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书,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结婚照片

2023-12-04 18:44 作者:岑岑 围观:

#以书的名义#

多年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和二哥的书》,说是让我看《一个叫三三的女人》用大作家沈从文的灵魂在歌唱。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张兆和,一个美丽的女人。得知她是沈先生的夫人,我惊讶地看到一个民国女子,她的文笔和胸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书很快还给了朋友,我去书店却一次次找不到。这次去湘西凤凰,却是在沈从文故居的书房里偶然看到的。我赶紧拿在手里,发现是个宝。

回家后,我又读了一遍,和很多年前不一样了。

多年前读完,我几乎沉迷于张兆和和沈从文的情书中那种缠绵悱恻、娓娓道来的白话文叙事风格——空字里行间的书香和湘西船夫的生活,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篇朴实而温暖的文学散文。

然而,这一次不同。翻看这本书,从封面看特别女性化,更接近这个叫三三的女人的内心。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是从任何男性的角度来看,而是因为张兆和的文学才华及其背后的纯洁和精致的心灵。很难想象,这么好的一个家庭,在这样一个礼教森严的时代,会写出她自己温柔自由的心,用这样干净随意的白话写出一个个有趣的生活细节——而正是这些看似细微的细节,让我尊重了陌生女孩的生活态度。

说到三三的好文笔,就摘录两段。1934年初,沈从文得知母亲患病,只身离开北平前往凤凰。

“亲爱的二哥:

你走了两天,好像过了好多天。天气不好...夜里十点,听着树枝间奇怪的声响,我以为你可能在下车,可能在过河,也可能跟在一个提着行李的搬运工后面,默默地走着必经的三里路。长沙的风会这么无情地咆哮,把我二哥的身体吹成冰吗?对于这种风,我很担心..."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你一定很早就到家了。也许我和我哥在屋檐下晒太阳,也许我和我妈坐在房间里,大部分是和我妈。房间里点着红色的炭火,和往常一样,一罐桂圆红枣正在老人的火堆旁煨着,散发着温馨甜蜜的香味。你用白话文和妈妈说话,有时候还会伸手去摸摸妈妈的衣服是不是太薄了。突然,你的三哥走进房间,给了你这封信。毫无疑问,你收到信的时候会很开心,但是你打开信的时候,不是和你的语气完全不搭调吗?我很想写:‘二哥,我好开心,我和九个姑娘跳了好久的舞,因为你今天肯定能到家,晚上我们每人吃了三碗饭’。让你开心。但是把那封信留到十天后吧”...

这样一个无视空的时态和时态,流畅自如的白话句子,不是吗?但是你可以从中读到更多。说起三三的人生态度,其实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主编这本书的中国妇女出版社范郭斌有一段话:

“张兆和作品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如何以孩童般的心态,面对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历史,同时转而面对枯燥、平庸、庸俗的日常生活的缺失?余汉璞的纯真背后有一种洁癖和坚韧,让我们窥见了如何简单地描述“活着”甚至如何“活着”的哲学。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整天抱怨社会的昏暗,命运的不公,或者生活的无意义。在当代文坛,确实有很多作家和诗人,把堕落和绝望当成了美若天仙的药膏。而呢,三三,她独特的作品透露着童真的干净与执着,她纯净的眼睛总是带着满满的爱聚焦在身边每一个细微的地方:费的老二,赵的弟弟和她的马,玲玲和小欢...还有《月下小景》中可爱的小牧人和湖边善良的普通人...

不管命运如何,不管你身边的人如何,独立地、简单地、纯粹地把爱奉献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坚持不懈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求“正果”,但求喜欢。这是我所推崇和模仿的生活态度。

张兆和生于1910年,死于2003年。1934年,24岁的她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费家第二小学》。战争期间,她随丈夫游历中国大陆,在多所中学担任教师和班主任。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晚年致力于编辑整理沈从文文集,后担任《沈从文全集》主编。她的生活似乎更多的是为别人付出和付出。也许,客观上,沈从文的光芒太耀眼了,赵贺的文采被隐藏了,但在她心里,这有关系吗?她看重的是内心那份纯净安详的感觉:她的教师和文学编辑生涯,谁能真正知道她带来了什么欢乐和安慰?张兆和去世,享年93岁。这不就是对平静生活的力量的诠释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