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援越抗美工程兵,援越抗美部队

2023-12-04 16:36 作者:岑岑 围观:

特别声明:本文由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网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的立场和观点。新华网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题记:铁路运输线被称为战争状态下的“生命线”。军队的供给,人民的生存,经济建设的发展,不能断了“生命线”。保卫北越千里铁路运输线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钢铁师傅。

文/陈建中,七支队通信连话务员。

1965年4月初,总参发布命令:铁道兵成立专门的铁路工程部队,开赴越南援越抗美。单位代号为“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后统一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中国铁路工程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新建和改建越南北部的铁路干线;修复和维护被敌人轰炸损坏的线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立即派出部队。由铁道兵、一师、二团(编为一个旅,后扩编为44个旅);铁道兵第2师第6、7、9团(第2、3、4营);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三团(五个营);隶属于高炮628团(六旅)和掩护施工的高空飞机分队;配合中国铁道部勘测设计队、桥梁队、机车安装队、信号安装队及专业技术人员一队(工长、领班、起重工、铆工、焊工、机械师、潜水员586人);包括野战医院在内的37300多人组成了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

从5月份开始,各行各业的人们聚集在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奉命起航前往越南。

时任铁道兵司令部参谋长龙桂林任支队主任,肖春贤接任;郭任政治委员(后由、于潭接任);肖春贤、吴、张通达、为副主任,为副政委。一支队伍受铁道兵司令部和广州军区双重领导。

这支“钢铁战士”的主教练龙桂林今年47岁,正值壮年,有着丰富的铁路兵种工作经验。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曾任北平军事转移执行部全军师团长叶剑英元帅的随行参谋,东北野战军铁道兵纵队师长,1949年铁道兵第三师师长,1950年志愿军铁道兵副师长,组织指挥朝鲜前线铁路运输。1954年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长,后任铁道兵石家庄铁道学院副院长。为战时铁路运输保障和我军铁道兵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荣获独立自由三级勋章和解放二级勋章。

1965年4月14日,昆明军区副司令员韦杰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越南,考察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越南后的具体任务。龙桂林率领由总政治部一名干部、高炮六十三师一名副师长、铁道兵政治部一名部长、铁道兵二师三名著名干部和铁道部三名技术人员组成的“铁路视察团”随团抵达越南。铁路团队与越南北方军区参谋长边山、越南交通部铁路运输总局局长何登银进行了详细会谈。历时40天,考察越南铁路运输情况,研究如何提高运输能力,抗击敌人轰炸和抢修,提出铁路部队援越作战方案。

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委吕正操代表中国政府与越南交通部长潘忠辉签署了《中国援助越南新建、改建和维修铁路协议》,共107个项目。

部队出国前,副总参谋长李天佑特别叮嘱龙桂林:去越南第一步是站稳脚跟,站稳脚跟了才谈完成任务。

5月7日,副师长万军(铁道第二师副师长)率280人入越“打前站”。1965年5月23日,支队先遣队进入越南;

从6月26日开始,支队主力进入越南(以这一天为一队,帮助越南抗美进入日本),前四队进入越南;6月28日,三营进入越南;6月29日,第二旅进入越南;6月30日,支队部、直支队、第六大队进入越南;9月24日,5个营进入越南。到1965年10月30日,一支由各部组成的队伍从中国经广西友谊关、云南河口秘密进入越南,到达预定任务区。

当部队进入越南时,他们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越南人看到这支队伍肩上扛的不是枪,而是镐,操作的是机械而不是大炮。有人不解地问:“是为了抗击美帝国主义,还是为了搞建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这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特殊铁道兵部队,其中第一铁道师就是1948年在东北成立的“四野”铁道兵部队——我第一支铁道兵部队;铁二师的前身是在华北抗日战场赫赫有名的“惠民支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作战,保障了中国援朝的志愿军供应和物资运输。一批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老红军、老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志愿军担任各级指挥员。今天,在越南战场上,这支队伍再次与美国人交手。激昂的口号震撼了越南北部的群山:“反轰炸抢修,挫败敌人的阴谋!”“用鲜血和生命捍卫铁路运输线!”越南人民后来才知道,这支“蓝军”是中国主席派来帮助越南修铁路的。

越南北部有五条铁路干线:东线河内至海防102公里;河内至荣成南线362.5公里;西线河内至老街(河老线)285公里;河内至友谊关(和友线)北线169公里;中线从东营到太原55公里。西、北线与中国云南、广西铁路相连,是中越交通的大动脉,也是越南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接受外援的主要通道。南线的轰炸中断了交通,其他线路也遭到严重破坏。越南希望尽快修复它们。

龙桂林局长分头部署兵力:一支部队紧急抢修被轰炸损坏的铁路;投资建设一段新铁路的力量;某部队开展了“米道”到“准道”的工程;投入修桥的力量。

铁路被抗美救国的越南人视为“生命线”。美军不惜一切手段报复北越的首要目标是切断来自北方(中国和苏联)的援助和通往南方的交通。对炸弹毫不吝啬的美国飞机在“生命线”上倾倒了数百吨炸弹,轨道多处被毁,让地球千疮百孔。

1965年7月,敌机在支队司令部所在地谅山轰炸了同一型号。童模原是一个小火车站,为了适应抗美救国战争的需要,这里扩建了机务段。敌人在同一个模范区发现了军情和工地,而这个地区又是铁路河游线的咽喉,成为敌人轰炸的重点目标。后来,支队司令部转移到了河北玉龙县的王安日朗山。

北越军区司令员谭光忠专程到某支队司令部视察,对龙桂林主任说:“你要注意敌人穿蓝衣服轰炸。”

“我跟北方佬是老对手了!1951年,我的队伍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人战斗了三年,最后我们胜利了。”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铁道兵副司令员,今天帮助越南抗美援朝的中国后勤部队龙桂林主任,轻松回答了谭司令员。

1965年10月5日,支队无线电台收到空情报警告:70架敌机有攻击王安日朗山的倾向。值班参谋单保平下达“Up空phone”,下达“战防空”命令:高射炮、高空飞机在战斗中是“一流”的,支队机关和直属分队人员按计划进入战斗岗位。

敌机俯冲下来,发出可怕的叫声。地面高射炮向空中轰鸣、炸弹落地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正在架设通信网的通信连长黄拿起冲锋枪向敌机射击,连射200多发子弹。支队通信连操作手胡泽良在防卫空战壕架起半自动步枪,向敌机射击。

敌机俯冲投弹,几枚炸弹在支队政治部驻地周围爆炸。空中翻腾,谁掀了天,掀翻了科长丁从反空洞到洞;工作人员余承宽耳朵被震聋出血;抢修通信线路的通信兵蒋牺牲;清理战场时,发现宋宏生、姚海波、任已死亡,夏头部重伤,主谋徐培元右腿重伤。

高空飞机支队直属分队一起奋勇作战,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一架。

11月初,支队指挥机关转移到玉龙安昌朱官山洞。

1966年5月和6月,美国飞机轰炸松花40多次,投下746枚炸弹。松华位于合友线中段。松花站虽小且重,却是交通咽喉。

8月11日,美国飞机出动了96架次。9时至18时,多处铁路被炸毁,杜梅、龙变、安源、北江等地铁路桥及车站受损严重。龙组长接报,紧急调兵抢修。

在雨季,敌人试图利用汛期洪水频发的机会,加强空中的轰炸破坏,企图使北越铁路瘫痪。重点还是几大铁路桥,雨季和汛期修桥难度更大。

8月的越南,气温又高又热,白天室外达到60多度。很多人脱下厚厚的工作服,赤膊上阵。枕木上涂着沥青,有人被沥青烫伤。从东北运过来的枕木,泡过沥青后很重。烈日高温下,枕木渗出沥青,肩膀、脖子、手上都是污渍,用毛巾一擦马上变红。如果用力擦或多次出汗,会使皮肤破皮,再加上汗水,伤口会发烫。有些人不得不穿上工作服,天气更热了。中部很多人被救出后继续工作,受了轻伤拒绝下火线。

一支队伍进入越南一年后,北越所有铁路恢复运营。各部驻守在合友、合劳铁路干线上,全力以赴抗炸抢修。

1966年8月21日,龙桂林带着支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高蓉、翻译沈世坤、警卫邓德海、司机刘福正等5人乘吉普车前往石桥铁路施工现场。颠簸的吉普车里,龙将军一路沉思着:战争会杀人,革命会有牺牲。是我们钢铁战士的血肉,保障了北越不断爆仓的运输线。

当吉普车行至1号高速公路时,路上的人们纷纷向路两边的树林跑去。几个越南人跑到吉普车上,指着天空说越南语。同车翻译向龙主任报告:“首长,敌机空攻击。”龙主任给司机打电话:“停车预防空!”话音刚落,一声如雷的轰鸣从天而降。车上的人打开前后左右车门跳了下来。

这时,敌机投下的一枚炸弹在吉普车左侧爆炸,弹片飞出,空中翻腾而来,从左侧跳下的驾驶员兼作战科长高蓉当即死亡。沈世坤和翻译邓德海受伤。一块弹片击中了龙导演的臀部尾骨,气浪将他倒扣在翻起的泥土中。邓德海不顾自己伤势严重,迅速扒开泥土把龙主任扶了起来,两人昏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龙局长醒了。他看到躺在身边的邓德海的伤口还在流血。他抱起邓德海,放在一个平坦的地方。他用手帕包扎了邓德海的伤口。龙主任想坐在地上休息一下,突然感觉臀部和尾骨剧痛。路过的人民军卡车把龙主任、邓德海、沈世坤送到越南玉龙的医院抢救,然后送到一支队司令部。

【上图2:邓德海(上)与龙桂林(下)谈往事(凤凰卫视《中国军人助越抗美》节目截图)2006年的一天,回到湖北老家的邓德海给从北京退伍的龙桂林打电话问好。86岁的龙桂林在电话里说:“我们是患难之交!40年前在越南,你把我从黄土里拉了出来。现在我还活着,但我时常怀念那些永远埋葬在越南铁路旁的山丘上的士兵。”】

作者1967年5月出生于越南和平省。

作者简介:陈建中,男,1948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5年9月入伍,广州军区通信总队战士。1966年10月至1968年3月参加援越抗美,任中国后勤部队第七支队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在部队工作期间,历任电台台长、团政治部干事、营副教导员,1982年退伍。在武汉市公安局工作,三级警监警衔,08年退休。曾写过以援越抗美为题材的作品,出版过《红河的回忆》、《秘藏南门》。

编辑:女兵是陌生人。

校对:沈子友,2020年6月1日。

来源:新华社、新华铁道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