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在殡仪馆上班是什么感受,在殡仪馆工作可怕吗

2023-12-02 23:57 作者:岑岑 围观:

一个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在殡仪馆做殡仪员。10多年后,她送走了上万具尸体。而她自己,从最初的迷茫和犹豫,变得更加坚定和执着,这一切都源于她内心和周围人态度的改变。

女孩叫辛莎莎,是一个乖巧文静的90后女孩。据她自己回忆,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看了电影《尴尬的老师》后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不顾家人的阻挠选择了这个专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周围的朋友亲戚看到她就像躲瘟疫一样,连亲戚的孩子结婚都没有给她发请帖。

家人的不理解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一度让她想转行,但有一件事很快让她突然明白了工作的意义。那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唯一的女儿在车祸中丧生。伤心欲绝的夫妻俩找到辛莎莎,手里拿着女儿生前的照片,再三请求她让自己好看一点,因为女儿生前非常爱美。

看着我手里的这张照片,上面的女孩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大,灿烂的笑容里有着不可否认的青春和活力。然而,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却在花甲之年逝去了。辛莎莎决定,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夫妻俩看到女儿最美的样子。

她在这具尸体上花了六个小时,当家人终于来看的时候,这对夫妇甚至跪在地上感谢她把女儿还给他们!“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工作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体面和倾听。从工作中体会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帮助,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辛莎莎说。

从此她开始转变观念,人们问起她的工作也不再回避。自信和淡定的态度也让她更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荣誉,也获得了家人的认可和好评。

一提到殡仪馆,人们马上会想到悲痛欲绝的家属的哭喊声,冰冷的尸体,包裹在熊熊烈火中的尸体,以至于在我们的脑海中,殡仪馆就是一个充满厄运,阴气太重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也有很多偏见。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还有哪些隐藏的因素让人对殡仪馆工作人员产生偏见?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传统观念中的死亡禁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琢磨和理解。为了不太招摇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会选择其他更隐晦的词语来表达。

比如一个人去世后,我们很少用“死”来直接表达。一般人通常会说“归山百年”“逝去”。对于古代国王的死亡,人们会用“死”来代替。这几个字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人已经去世了。只是“死”这个词在传统观念中是禁忌,所以人们对与死人打交道的工作人员也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隔阂和偏见。

第二,殡仪馆庄严的室内陈设和外部环境容易让人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感觉。毕竟是为逝者服务的,所以殡仪馆的整体陈设和氛围都是肃穆的,尤其是高大的大厅里除了黑、白、灰没有其他颜色,心理上难免产生悲伤和沉重的情绪。

秉承尊重逝者的理念,这里几乎没有欢声笑语,更多的是亲人面对逝者哭泣的哭声。尤其是晚上,地面安静到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无疑会加剧人的紧张和恐惧。

三、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可能会遇到异常情况,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他人误解。尸体火化的时候会突然抬起手臂,或者上半身突然坐起来,甚至发出呼救声。如果普通人听到这些描述,估计已经被吓死了。这些场景比恐怖片恐怖多了!

网上曾报道过一个案例,一个刚在医院“去世”的人被送到殡仪馆冷藏,工作人员放入冰柜重新确认后关门离开。过了一夜,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冰柜的门,开始一天的工作。没想到,里面传来清晰的撞击声,声音肯定是从冰柜里传出来的。

如果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早就吓得逃跑了。出于职业道德,这名工作人员鼓足勇气来到冰柜前,打开了柜门。里面的人冻了一夜居然醒了!工作人员赶紧向领导汇报,并联系救护车送他去医院。

“死而复生”的案例在殡仪馆并不少见,但工作人员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死者”的一种“假死”现象,因为人们是误判送到殡仪馆的。

第四,影视剧中对殡仪馆的一些夸张描述,加重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很多电影电视剧中,为了剧情的需要,会刻意夸大殡仪馆的恐怖气氛。比如,人们会认为真正的殡仪馆是这样的,这会加剧他们的心理恐惧。

从以上四点分析,不难看出人们对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偏见,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传统观念中对死亡的忌讳以及殡仪馆的工作环境给人一种紧张肃穆的感觉,这不禁导致心理上的恐惧。另外,我们对工作人员具体工作流程的异常情况的处理也没有特别的了解,只能靠主观臆测,容易误导。另外,影视剧中对殡仪馆的一些夸张描述,更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进而对工作人员产生偏见。

其实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能摆脱一些偏见,重新审视这份工作,就会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这份职业。想去殡仪馆工作,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第一,端正自己的心态,真诚的认可和敬畏这个行业,这样才不会因为外界的偏见而自卑于自己的工作。做一份工作,首先需要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和认可。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给别人带来的帮助时,我们才能投入到工作中去。

殡仪馆是为逝者服务的,但也是连接生者和逝者的桥梁,让逝者走得安详体面,生者才能平复悲痛,有勇气继续面对未来的生活。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抛弃偏见和误解,在岗位上默默付出。

二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对工作环境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同时能够从容应对高强度的工作。面对死亡,不害怕是假的,克服内心的恐惧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是面对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异常情况,我们更不应该迷茫,冷静处理才是对死者和家属负责。

比如火化尸体的时候,火化师可能会遇到尸体突然坐起的恐怖场景。如果我们了解相关知识,知道这是尸体进入火化炉后水分迅速蒸发,导致肌肉萎缩,骨骼移动的正常现象,就不会害怕了。也能更加从容淡定的继续工作。

第三,有细腻丰富的情感,能理解和包容情绪化的家人。殡仪馆虽然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但并不代表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冷酷无情的“机器人”。相反,在殡仪馆工作,需要非常细腻丰富的情感。

比如,为了保证逝者能以最美最安详的面容与家人告别,殡仪员需要根据逝者生前的爱好和性格习惯为其沐浴、化妆,需要从家人的口述中勾勒出逝者的容貌,这离不开一颗体贴、感性的心。

四、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概念的心态,我们不仅要善于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还要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任何一种行业都需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学习新的技能、新的理念,然后运用到工作中,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摘要

在殡仪馆工作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们对工作的偏见和误解。各行各业都需要默默付出的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有序,我们的回忆才不会苍白无力。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反思和思考,抛弃偏见,尊重和敬畏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