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英国版《色戒》,让人每秒都脸红心跳

2023-12-02 21:19 作者:岑岑 围观:

“女间谍”是个自带香艳体质的词。

提及它,就想到了口红和枪、连绵不断的爱欲和暗流涌动的情愫。

也因此,关于女间谍的电影总是很好看,不仅跌宕起伏,而且香艳无比。

保罗·范霍文的《黑皮书》,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波三折、峰回路转”。

它以女主角的遭遇为主线,把沉重的反战题材处理得更通俗、以曲折剧情取胜。

而李安的《色·戒》则更加文艺,虽背景是兵荒马乱,但探讨的是情爱博弈。

比起传统女间谍,王佳芝少了点镇定与信念,多了些身不由己和抉择挣扎。

最近,小万挖到一部BBC的新剧,拍的也是女间谍的故事,号称“英国版色戒”《女鼓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鼓手》的导演居然是朴赞郁!

没错,就是当年以“复仇三部曲”(《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我要复仇》)惊艳四座的韩国导演朴赞郁。

朴赞郁早期在韩国本土拍片时,风格偏向于邪典电影。

唯美化处理的情欲纠葛、尽情宣泄的暴力美学,都成为了他个人的标签。

但在华丽的视听风格之下,他探讨的始终是洞幽察微的人性。

《亲切的金子》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满头问号:一个韩国人,居然在英国拍了一部BBC版《色·戒》?

其实,《女鼓手》并不是他第一次和西方的合拍片,早在2013年,他就在好莱坞拍摄了《斯托克》。

《斯托克》以叔侄之间的不伦之情,带出了继承关系的杀戮血脉。

虽剧情构架脱胎于希区柯克的《辣手摧花》,但情感内核上完全是东方式的绵长幽深。

朴赞郁最近的一部长片《小姐》,也能看出东西合璧的文化交融。

这部以日据时期为背景的电影,改编自英国小说《荆棘之城》。之前一版的影视化作品是BBC的百合神剧《指匠情挑》。

所以,见惯了大场面的朴赞郁,为BBC坐镇拍片,还不是小case?

这一次的《女鼓手》,也充分体现了朴式个人美学与英剧套路之间的碰撞。

《女鼓手》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的白热化阶段。

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不断活动,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防不胜防、人人自危。

按常理说,倘若剧集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那么入戏是很困难的。但是《女鼓手》第1集的开场戏,就把观众带入到了紧张情绪中。

故事开始于一个外表平凡无奇的手提箱,它被几次转交,最后递给了一个金发女郎。

金发女郎敲开了某以色列外交官的家门,自称是保姆的朋友,甜美得体地拜托他把这个箱子转交给保姆。

外交官把箱子带回家,随即下楼出门,站在校车旁替病中儿子请假。

这时,他又看到了金发女郎,坐在另一辆车里向他微笑致意。

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爆炸。一场爆炸案,拉开了《女鼓手》的帷幕。

凶手是谁?为什么要袭击外交官?这么训练有素,背后是不是有大Boss?

别慌,和小万一起接着看。

接下来,有两条故事线,一条线十万火急,另一条线花前月下。

先看“十万火急线”:这场爆炸案的背后是一个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当天投弹的正是组织里的小弟萨利姆和他女朋友。

他俩很快被马蒂带头的以色列反恐小组锁定,确定过眼神,就是要抓的人。

马蒂等人抓住萨利姆以后,软硬兼施,套出了下一个投弹地点。

再看画风完全不同的“花前月下线”:某英国伦敦的剧团在希腊度假,日光浴、篝火party,别提多开心了。

剧团台柱子女演员查理,却邂逅了一个神秘男人。

两人情投意合、发展得比偶像剧还快。查理应邀,同他一起去雅典旅行。

两人夜游神庙后,罗曼蒂克的情节却刹住了车。男人带着查理去见了马蒂,两条线索就此交汇。

原来,这个神秘男人贝克,也是以色列反恐小组的一员。

他们的意图是:招入演技精湛的查理,让她扮作萨利姆的金发女友,打入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的内部,接近头目。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说它是“英国版《色·戒》”了吧。

扮演金发女友的查理相当于扮作麦太太的王佳芝,和她关系暧昧的贝克相当于邝裕民,而头目则近似于易先生。

《女鼓手》改变自约翰·勒卡雷的同名畅销小说,作者曾任职于英国军情五处,所以写了大量的间谍小说。

热门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都在近几年,被改编成电影。

从畅销小说的角度,《女鼓手》是一个优秀案例:让置身事外的小人物卷入风起云涌的时局中,有跌宕起伏的际遇变化、有火花四溅的夹缝爱情。

1984年,曾有过一版的《女鼓手》,即便请来了当红明星戴安·基顿,也并未激起什么水花。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照搬了文本。

然而,朴赞郁版《女鼓手》却是锦上添花。因为他坚持的个人美学,为这部剧增色不少。

朴赞郁

朴赞郁最擅长拍什么?

情欲和悬疑。

《老男孩》中“男主角为什么被囚禁多年”的悬疑是贯穿全片的,抱着这个疑问,观众自觉接受了片中种种诡异的遭遇。

当悬疑揭开时,爱恨纠葛的往事也被重新掀起。片中的情欲镜头不少,但朴赞郁却把两段不伦之恋拍得旖旎唯美。

所以,朴赞郁很适合《女鼓手》的style。

作为谍战剧,第一要务就是制造悬念。

《女鼓手》的花前月下线是一层烟雾弹,贝克的身份是第1集的悬念。查理的任务则是第1集的悬念。

小万的思路始终被导演抓得死死的,屏住呼吸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层层高潮迭起,想必会在后续剧情中放大招。

而情欲戏,嘿嘿嘿……既然男主角是演过《真爱如血》的E大,还会少了香艳福利吗?

前几集《女鼓手》还没有开车,但是查理和贝克之间想触摸又收回的手、真情假意的吻已经非常撩人了。

小万看外国间谍片很容易脸盲,看了一会儿就不知道谁是谁了。

追《女鼓手》时却丝毫无压力,因为它采用了最清晰可辨的多线叙事。

还记得朴赞郁在《小姐》里展现的三线并行的叙事能力吗?每一条线索的主人公都不相同,层层递进拼出故事的原本模样。

《女鼓手》亦然:第1集过后,“十万火急线”还是很十万火急,“花前月下线”变成了假戏真做线。两条线索的核心分别是马蒂和查理。

马蒂线以强硬手腕,对恐怖组织严防死守、部署组员的工作;查理线以怀柔手段,打入恐怖组织内部,凭借美色与智慧套取情报。

一刚一柔,双线并行,清晰明了。

很多网友认为《女鼓手》有一种电影的质感。

其实电影感,有赖于朴赞郁对视听语言强迫症一般的把控——考究的构图、配色使画面变得高级。

对角线构图,俯拍高大的建筑物,让空间对人物形成绝对性的压迫力。凸显战争时局下,人物的渺小。

让普通上楼梯画面充满美感的黄金螺旋构图,视觉重心会落在行动的马蒂身上。

还有把镜子道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镜面构图,神秘的贝克被映射出三重分身,探寻着他的内心世界。

还有逼死强迫症的色彩运用,一改谍战剧中性冷淡的风格。

在海滩时是风轻云淡的马卡龙色,梦幻甜蜜的色调反映出查理度假的愉悦心情。

画面转到马蒂的反恐小组时,是灰调的莫兰迪色,表现谨慎严肃的氛围。

由于朴赞郁是极具个人美学风格的大银幕导演,所以走向小荧屏时,也为通俗剧打上了强烈的个人烙印。

喜欢谍战剧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这一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