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大年是什么电视剧的人物,大年什么电视剧

2023-11-24 23:53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 | 沈拂衣 编辑 | 楚青舟

发布 | 深瞳商业(ID:DEEP-FOCUS)

今年对悬疑剧而言,真可谓正儿八经的“大年”。

《繁城之下》收官,豆瓣8.6分,作为腾讯“X剧场”继《漫长的季节》《欢颜》之后的第三部作品,收获不错反馈。

这部氤氲着迷雾的古装悬疑,以万历三十七年小县城“蠹县”接连凶案为表,以官场种种权力纠葛、人性幽暗为里,透视江南小镇阴云下的世情诡谲。

多元复杂的剧情、细节,浓郁纯正的中式审美,这些用心之处更引起观众探究“繁学”的乐趣。

酷的《他是谁》《立功·东北旧事》《光·渊》,桃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对我而言危险的他》《尘封十三载》《平原上的摩西》《刑侦笔记》《回响》《消失的痕迹》《消失的十一层》《闻香探案录》,鹅的《漫长的季节》《君子盟》《九义人》《繁城之下》,豆瓣均分6.8分,7分以上剧有7部之多,其中不乏高分作品:《漫长的季节》9.4分,《繁城之下》8.6分,《尘封十三载》8.1分。

骨朵热度在70-80区间的作品赶超去年全年水平,猫眼热度9000以上的有8部。

悬疑剧的品质、热度都受到认可。

一、有口碑无收益?悬疑剧努力变“重”养活自己

悬疑,作为一种强类型剧,在古偶、现偶等“IP+大流量”模式之外,成为剧集市场的一个另类突破口。

这些年,还真产生了不少全民级别的口碑爆款悬疑剧作,像2020年爱奇艺“迷雾剧场”《隐秘的角落》爆火,2022年的《开端》占据腾讯热播总榜NO.1,2023年的《漫长的季节》获得8年以来国产剧豆瓣最高分9.4,都说明悬疑剧在受众层面是很受认可的。

但口碑再好,它在剧集收益上却是差强人意的,招商方面更是短板。受制于体量和集数的精炼短小,悬疑短剧的商业效益大打折扣。

早年的悬疑剧,走的是中等体量剧情片的路子,大多在20-40集。陈道明、陶红的《黑洞》31集,刑侦向的《深瞳》24集,《重案六组》32集。

即便是2017年的悬疑神作《白夜追凶》也有32集,但《无证之罪》之后的悬疑剧就更多地采用了欧美日本等国常用的短剧体量——

12集,却已足够用来讲好一个善恶明暗交错、人性刻画入微的好故事,也开启了网络短剧的光辉时代。

而如今,12集的短剧体量,似乎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标配。

桃的“迷雾剧场”2020-2022的悬疑剧基本都是12集左右,例如《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八角亭迷雾》《回来的女儿》,《平原上的摩西》更是只有6集的微短剧。

鹅的《开端》也只有15集,“X剧场”开篇之作《漫长的季节》也是12集。

短剧在“降本增效”的时代固然是受到平台欢迎的,但对于片方却不太友好,大部分悬疑剧的成本在5000万左右。

按照“单集价格×集数”的售卖模式,算出来的总收益本就不多(单集价格约600万),还要再乘以10%的承制费,即便拍摄时间短(12集在2-3个月左右),但耐不住利润薄啊。

悬疑剧又不似那些动辄可以注水几十集的长剧,原著体量也不超过二三十万字,改编成剧原本也就在十几集这样的长短。

大概是想突破收益上的不足,今年悬疑剧也有集数增长的趋势。

《尘封十三载》《闻香探案录》和《消失的十一层》都有24集,《九义人》原著仅2万余字却改编出了25集,《消失的痕迹》更长达32集,桃待播剧中的古装悬疑《大理寺少卿游》也达到36集。

但剧集变长的同时,要特别小心悬疑注水和推理节奏,尤其现在悬疑剧流行“单案件”模式,不像单元推理剧那样有一个接一个的案件发生,足以调动观众的探案兴趣。

去年《消失的孩子》就因为太多重复镜头而备受诟病,今年的《尘封十三载》其实是很精彩的社会派推理,但还是被网友说“剧情中间的一堆错误方向的刑侦都可以不看”。

目前,各平台主要是通过广告或超前点播等,来实现悬疑剧的营收。

但悬疑剧在前期的广告招商方面也不敌古偶、现偶,后者既有流量明星加持,且有更丰富的生活场景便于植入。

像《白夜追凶》这种口碑爆剧前期招商也不太行,热度大涨后才被追加投放,总广告数达到15。

2023年最火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总合作品牌广告数也仅有10个,其中5集广告还是收官月余追加的。

而古偶类的《长风渡》广告品牌数高达40、《长月烬明》26、《长相思》23,甚至连现偶类的《偷偷藏不住》这种糊剧也有18个广告。

悬疑剧只能强化剧场概念,如桃厂的“迷雾剧场”,不能再依靠“单兵作战”,加强剧与剧的互动联结,用口碑剧效应来带动其他剧的广告营收。

再或者就是打响口碑之后再做续集,延长剧集营收的生命线。

问题则在于剧本是否能延续第一季的辉煌、原班底演员能否再齐聚一堂、推出时间是否在第一季的热度延续期之内,像“古装+悬疑”的《大宋少年志2》即便集齐原班底也不及第一部关注度高口碑好。

“奇幻+悬疑”的《河神2》换了男主后也无法再现第一部的热度,这都是打造悬疑连续“季”剧需要考虑的。

能赚口碑却不赚钱,所以目前在悬疑剧制作方面颇有经验的小型影视公司,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多少都有向其他类型剧试水的表现。

例如五元文化尝试主旋律类型剧《扫黑风暴》,万年影业和鹅厂合作女性群像剧《今天的她们》。

但让人欣喜的是,财力更雄厚的大影视公司为了拓展自身影视门类,也为制造口碑巩固江湖地位,也乐意尝试悬疑剧或是“悬疑+”的制作。

如柠萌影业跑出的双男主探案黑马《猎罪图鉴》,头部影视公司的加入,也为悬疑剧的生存开辟出一条新路。

二、悬疑剧的出路:社会派之外,还有什么新玩法?

众所周知,推理一般分本格推理和社会派推理,这也是由日本传过来的概念。

本格推理,聚焦推理解谜本身,也是诸多推理迷心中更为“正宗”的推理。

社会派推理中,解谜退居其次,洞察凶手作案动机产生的时代、社会、家庭诱因才是目的,其中市场化最成功的莫过于“推理小说打字机”东野圭吾。

国产悬疑剧在21世纪初主打“社会罪案纪实”,代表作有《红蜘蛛》《征服》等,而近几年则整体呈现由“本格”向“社会派”过渡的趋势,《暗黑者》(2014)、《白夜追凶》(2017)的本格味道都比较浓郁,重在分析作案手法、犯罪心理。

而与《白夜追凶》同年的网剧《无证之罪》则是社会派推理的路子,当时播放量4亿,获得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及《白夜追凶》(24亿播放量),说明社会派推理还没能在受众心中加冕王座,它还在等待。

等待什么呢?等一个叫做紫金陈的男人继续发力。

这倒也不是玩笑话,剧集市场对于IP的依赖在大多数类型片中都有所体现,《暗黑者》系列IP改编的背后,离不开周浩晖原著中丰富的罪案,而紫金陈则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扛起了社会派推理的大旗。

《无证之罪》只是个开端,2020年由《长夜难明》改编的《沉默的真相》,《坏小孩》改编的《隐秘的角落》,不仅开启了桃厂“迷雾剧场”的光辉时代,也让社会派推理开始占据上风,甚至让悬疑剧场景从警队、凶案现场移开,更多聚焦在家庭这种生活流的场景上。

从2021年开始,国产悬疑剧或多或少都带点社会派的味道。

比如2021年赵丽颖的《谁是凶手》,虽改编自“白银案”却更多意图剖析行凶情绪和动机;失败的《八角亭迷雾》网友戏称是一出“玄家的儿女”,家庭剧盖过悬疑剧风采。

2022年《回来的女儿》《消失的孩子》、2023年《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都是主打家庭悬疑,以至于一些要求更高的观众,一时竟不知自己在看家庭生活剧、年代剧还是悬疑剧。

这其实还是爆款诞生后剧集市场的IP跟风倾向,社会派、严肃文学的比重都在上浮。

紫金陈的“推理之王”三部曲走红后,“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双雪涛、郑执、班宇的作品便成为悬疑热门IP,如郑执知名小说《生吞》改编的《胆小鬼》,双雪涛同名小说改编的《平原上的摩西》。

而冯小刚执导的《回响》则改编自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同名小说。

这类剧作普遍都展现出更加厚重的社会生活底色,再加上年代感十足的时代背景,就可以咏唱出一首首时代洪流下普通人的哀歌,引爆观众的回忆共鸣与情感书写,形成“爆剧”的土壤。

但一遍遍地从陈旧的历史与回忆中去取材,走“伤痕文学”的路子,再加上模式化的“双时空”叙事,加上诸多细碎的生活细节、无刑侦意义的线索场景,人物、情节、环境这故事三要素都有些许相似之处,喜欢文艺风和生活流的倒是乐得很,普通观众难免有些审美疲劳。

《漫长的季节》从1997到2016年回忆叙事的这条爆火之路,《他是谁》《尘封十三载》和《平原上的摩西》就走不通了,和撞衫同理,谁更磕碜谁尴尬。

剧集市场的规律一向如此,一种模式火了,模仿者就多如过江之鲫,随之同质化的问题浮出水面,再次呼唤创新的到来。

而悬疑剧的下一个创新风口,又藏在哪里呢?

在剧集市场整体同质化的现在,“悬疑”本身是一种如同狗皮膏药的存在。不少其他类型剧在寻求突破时,会考虑采用”悬疑+“的模式,叠加搭配更出彩。

例如,“武侠+悬疑”的《莲花楼》站内热度值破万,且长尾效应明显,网友们高呼“走不出来”;

“爱情+悬疑”的《想见你》不仅将原本平平无奇的青春爱情物语玩到烧脑至极,也让许光汉和伍佰老师火出圈。

“奇幻+悬疑”的《西出玉门》《司藤》构建起瑰丽奇伟的“尾鱼宇宙”,甚至“悬疑”和‘科幻’、“女性”、“古装”、“职业”等其他元素也可以融合。

多元素融合在现今分众趋势下,可以突破垂类受众的限制,而“悬疑”这一要素又尤其有效,在创作者手里犹如一颗足以让棋局“起死回生”的妙手。

可以说,“悬疑+”模式在聚焦受众、突破圈层方面,宛如天赋型选手一般。

但,多元素的搭配也意味着要把握好各自的类型特点,处理不当就可能成为一块难以下咽的“五仁月饼”。

悬疑,场景画面必要的悬念感、剧情的严谨逻辑、刑侦内容等等都是“强元素”,在融合时不能顾此失彼。

比如试图将“科幻”和“悬疑”缝合的《致命愿望》,科幻虚假、故事故弄玄虚,两处不讨好;《八角亭迷雾》《回来的女儿》和《平原上的摩西》把悬疑片当文艺片、家庭片拍,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受众圈层。

除了和其他类型剧“拼多多”之外,悬疑剧自身是不是也应该寻求一些突破口?

例如叙事结构上除了单线、双线、强情节、反情节之外,还可以多些别的尝试,人物设定上除了警察、社会边缘人、原生家庭不幸者等等之外,还应关注更多社会人群,案件悬念也可以有所突破。

悬疑剧的创新之路,首先要把控好自身作为一种强类型片的核心要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才行。

至于爆剧、现象级作品,则需要突破固有思维,采取全新类型的叠加搭配,拥有不同以往的深刻剧本与主题内核,或许才可能做到。

像《漫长的季节》尝试“喜剧+悬疑”的全新搭配,讲述东北这块土地上“下岗潮”引起的种种人物的乱离命运,并且一反悬疑剧灰暗冷硬的色调,反而营造出一个漫长绵延灿烂的东北秋日,正是这些创作上的新意助推这部剧走上了封神之路。

三、2024,爱优腾还能出悬疑爆款吗?

此前,爱优腾已公布2024年新片单,围绕头部化、垂类化、精品化来安排来年剧集体系,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悬疑赛道的着力。

其中,桃厂的“迷雾剧场”将强势回归,推出《乌云之上》《二十一天》《交错的场景》《不可告人》《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三大队》这6部作品。新片整体的刑侦属性更强,兼顾社会派悬疑,均衡搭配,力求稳中突破。

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李一桐欧豪的《不可告人》、张译的《三大队》走的是偏传统刑侦剧的路线;

张颂文、荣梓杉主演的《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看来社会派味道较浓,或许想重现《隐秘的角落》的辉煌;

马伊琍佟大为的《交错的场景》改编自松本清张同名小说,凶案场景和作家笔下场景不谋而合,显然也是社会派刑侦探案的路子,故事背景依然是悬疑热土——东北。

鹅厂的“X”剧场,今年还有《黑土无言》《繁城之下》两部未开播。

明年上新《风过留痕》《黑白密码》《黑白森林》这几部剧,主打硬核刑侦,与桃厂正面交锋。

姜武龚俊的《风过留痕》有早年刑侦剧“档案实录”的风格,取材自“公安部门刑事技术室绝密凶杀档案”,让网友担心原著许多细节情节能否过审。

《黑白密码》也是刑侦路线,《黑白森林》故事类似于《寻枪》,值得留意的是流量小生丁禹兮与悬疑剧老演员宁理的搭配,看看能否一改流量明星在悬疑剧中的尴尬位置。

优酷的“悬疑罪案”明年上新《旷野之境》《暗恋者的救赎》《隐瞒之事》。

这几部倒是有些新意,看得出“剑走偏锋”的用心,毕竟正面短兵相接大概率打不过桃厂、鹅厂。

罗晋肖央主演的《旷野之境》融入“电信诈骗”元素,时代性鲜明;《暗恋者的救赎》由樊树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有些类似于《嫌疑人X的献身》。

陈晓杨子姗主演《隐瞒之事》,陈晓在《尘封十三载》《梦华录》中干练沉稳的形象和悬疑剧相当吻合,这部由万年影业出品,导演连奕琦执导过台剧《华灯初上》,即便存在港台导演执导内陆剧的水土不服问题,这套班底却将网友的期待值拉满。

总的看来,各大厂牌在悬疑这块的统治力度,还是受到各自剧场化运作入场顺序的影响,桃厂坚守阵地,鹅厂乘胜追击,优酷侧面突破。

明年的悬疑剧有些复古风潮,硬核刑侦的元素更浓厚,社会派有所着力但剧本创新度稍有不足,剧作能否出彩还未可知。

但在深瞳商业看来,各大厂牌在悬疑剧的布局上还是缺乏更加清晰的规划——主打哪种类型?是否建立在对当下受众喜好分析的基础上来排播?在尝试各种复合类型的悬疑剧的路上,似乎偶然性更高。

演员方面,来年的悬疑剧配置以中生代演技派演员为主,孙俪、陈晓、罗晋、张译等具备国民度的演员也加入赛道。

另外还有李一桐这类商业价值较高的明星,以及丁禹兮这类始终未能靠古偶剧出头的一线流量小生,他们能否为悬疑剧获取更多受众关注和讨论,能否带来更大的商业营收,还需拭目以待。

悬疑,永远有谜团笼罩的魅力,是人心的千回百转,是暗黑底色中的人性徘徊,也是穿过层层谎言迷雾去探寻真相的勇气。

时代在变,但对人心探寻的欲望长存。

悬疑剧并不仅仅满足垂直受众的观看需求,更能在广阔人海里卷起探讨人性的波澜,它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漫长的季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