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长沙某楼盘开裂,长沙强拆致人死亡事件

2023-11-23 18:12 作者:岑岑 围观:

法制网讯记者阮占江帅标通讯员谢伟利用新出台的限购规定,伪造税务部门开具的完税证明,以“交税”的名义卖给没有购房资格的外地户籍人员,牟取暴利。2018年10月,由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以杨某某、周某为首的9人团伙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破坏楼市调控。

2017年7月,长沙市公安机关接到税务部门举报,反映有群众举报一伙不法分子在长沙市住房限购新政后高价出售完税证明,散发传单、递名片招揽客户,扬言“专业解决限购问题”“1至3天搞定就可以直接买房,不用担心”;并通过技术手段入侵税收征管系统,导致系统数据异常,活动猖獗。事关楼市调控和国家经济安全。公安机关迅速侦查,一个以杨某某为首的非法团伙落入法网。

据介绍,杨某某,男,湖南娄底人,系该部门无业人员。经其表弟周介绍,其于2017年6月后在长沙从事伪造、出售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违法犯罪活动。根据长沙市政府出台的“5.20房屋限购”政策,在限购区域内无房的非本地户籍家庭,可凭在长沙连续缴纳12个月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购买一套商品住房。杨某某、周某等人利用这一规定,伪造税务机关连续12个月的完税证明,以“缴税”的名义卖给无资格的外地户籍人员牟取暴利。

为扩大销售范围,杨某发展同学吴某某、周某某为下线,由吴某某、周某某联系在长沙从事房产代理工作的石某某、唐某、肖某某、易某、等5人,招揽客户,收集客户信息用于购买完税证明。

如何伪造足以蒙混过关的完税证明,是杨等人能否获利的关键。为配合楼市调控,长沙税务机关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纳税“存储时间”信息项。杨某某、周某等人伪造的部分完税证明因突击缴纳而无法通过审核。为了躲避监管,两人铤而走险。杨某联系在湖南省娄底市从事中介业务的周某,让她带他去税务机关用内部电脑修改一些“小数据”,并承诺事成之后感谢她。

原来,周的丈夫何某在税务局工作,两人经不起诱惑。杨答应只操作“几个人”、“会很快”、“不会惹事”后,答应帮忙。为了不被发现,他耍了一个聪明的花招,选择在中午同事走后或下班后,为杨、周打开办公室门和工作电脑。妻子周当场照顾,出门“散步”“避嫌”。结果杨某某和周某多次混进税务部门办公室,杨某某协调把风。周某具体操作,通过盗取税务维护电脑和账号进入系统,直接修改大量“客户”税务“入库时间”数据,使其通过购房资格审核。事后,杨分两次通过微信支付给周某2万元。事发后,他和周二还因涉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天心区检察院起诉书,杨某某、周某某伪造并倒卖《完税证明》490份,以每份4000至6000元的价格分发给吴某某、周某某。获利后,他们买了一辆价值26.8万元的大众CC轿车。吴、周二人以4500元至9000元的价格转卖给石等人;石某某等人以6000元至10000元的价格卖给无资质的购房者。倒卖的数量从几份到两百多份不等,利润从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9人非法获利共计150余万元,形成黑色利益产业链。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该犯罪团伙猖獗的犯罪活动,导致5月20日新政生效后,长沙市税务管理系统有超过465人申报异常信息,230人打印过完税证明记录,117人申请购房,84人登记过房产,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监管政策,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公诉机关指控,杨某某等9名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应当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杨某某、周某系主犯,情节严重。

2018年10月,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杨某某、周某犯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根据其犯罪情节轻重,分别判处四年至十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案车辆等非法所得财物依法予以追缴。至此,一条制售国家机关公文的黑色利益链被连根拔起,一个破坏楼市调控的非法团伙宣告“群绝”。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持权属证书联系本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