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起源于哪个国家,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时间

2023-11-22 09:01 作者:岑岑 围观:

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因为技术革命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美国经济空预繁荣,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汽车工业的兴起。当时,美国注册汽车的数量从800万辆增加到2300万辆。收音机、电动缝纫机、电话和其他电器也离开了美国家庭。随着这一时期经济的繁荣,美国经历了房地产和股票投机的狂潮。赚钱的梦想不仅让大企业主和金融寡头搞股票投机,普通美国人也像着了魔的人一样涌向交易所。当时,每一次股票购买都意味着盈利,100多万新客户与大投资者和职业证券投机者一起进入股市,买卖各种证券。此时股票的票面价值已经超过了实际财富,这类没有实际财产担保的股票以其票面价值3-20倍的价格出售,有的股票甚至高达50倍以上。空之前猖獗的股票和金融投机为金融崩溃准备了条件。

1929年10月24日,位于曼哈顿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在空之前突然刮起一阵强劲的抛售风。股市自动记录仪的纸带运行速度赶不上股价的大幅下跌。许多股票持有者从指示器上显示的无情数字中意识到,他们在一瞬间变得一无所有。这一天,八个投机者用生命还清了突然从天而降的巨额债务。

10月29日(周二),上午10点,当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的锣声响起时,大量股票涌入市场,不计价格,全部卖出。开盘仅半小时就卖出300万股,到中午12点,成交量已经超过800万股。下午1点半突破1200万股,收盘时创下1641万股的纪录。价格暴跌。证券交易所自动记录仪记录打印的交割单往往比实际行情晚4个小时。为了清理这一天空之前的巨大交易量,华尔街仍然灯火通明,直到10月30日凌晨3点。这一天——“黑色星期二”被历史记载为1929年大危机的开端。

1929年的崩盘是史无前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片混乱,华尔街挤满了焦虑的人群,各大报纸的记者也挤在人群中。“市场怎么样?还在跌?”“太疯狂了!”于是乎,几乎各大报纸的头条都是——“华尔街股灾!!!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化为乌有。几天前,他们还沉浸在美国会永远繁荣的激情中。几天后,他们刚买了一辆新型汽车,以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被挂上了迫不及待要出售的牌子。”你可以用100美元买下这辆车,而你已经在股市上血本无归,急需现金。"

股票市场的崩溃给所有部门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银行纷纷倒闭,工业生产持续下滑,农产品滞销,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然后蔓延到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英国,再蔓延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最深刻、最持久的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有很多新特点:一是长期性。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1933年底,持续了4年。之后虽然有所好转,但终究没有达到繁荣的地步。过去,一些危机最多持续一两年。这场危机也摧毁了资本主义通常的循环法则。在资本主义正常发展时期,经济危机表现为恐慌、萧条、复苏、繁荣的往复循环。但是这次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生产只是稍微活跃了一点,稍微转了一点,然后就受到了1937-1938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第二是它的普遍性。这场经济危机打击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渗透到各个部门,包括工商业、信贷业、公债、货币和农业。当然,这场危机的发生对所有国家来说是不平衡的。一些国家危机较早,而另一些国家危机较晚。危机的强度因国家而异,但这种危机已经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危机。三是破坏性。在之前的一些危机中,产量的差异一般不到10%。如果相差超过15%,那就很严重了。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导向世界的工业生产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美国、德国等个别国家分别减少了差不多一半和40%以上。从生产水平来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出倒退到了1908-1909年的水平。尽管垄断资本家竭尽全力,但1931年的价格仍远低于1929年。如果1929年美国的物价指数是100,那就是67。1932年8个,德国70个。大量银行倒闭,仅美国银行总数就减少了1万家,信用基础动摇。1932年初,资本主义国家有2600多万失业人口,还不算每周只工作一两天的半失业人口。在职工人的工资也减少了。1932年,美国工人的平均周工资比1929年低三分之一左右。这次经济危机,根据生产下降的程度、失业人数、工资降低的程度、物价的低廉、股票市场价格的下跌(平均约75%)等基本统计,已经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所有矛盾,结束了资本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危机给各国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反资本主义情绪的高涨。资本主义国家的罢工、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又在抬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也掀起了反帝热潮。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迅速蔓延,法西斯组织相继出现,其中德国纳粹党和日本法西斯组织发展最快。各国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普遍加强了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干预和专断统治。日本开始武力扩张,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每个国家都在试图将危机的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异常激烈。每个国家都采取在国外市场倾销商品的政策,但同时又紧紧封锁自己的国内市场,以防止外国竞争者的入侵。1930年6月,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税率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打响了关税战的第一枪。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也颁布了新的关税法。1932年2月,一向奉行“自由贸易”的英国也公布了“紧急关税法”。从1930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税率。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各国展开了货币战。在英国于1931年秋放弃金本位制后,美国于1933年春放弃金本位制,使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在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中,英、美、法等国实力雄厚,也以自己的殖民地和影响区域形成了排他性的应急集团。1932年7月,英国召开渥太华会议,在大英帝国内部实行特惠制,形成“英镑集团”。1933年12月,美国召开泛美会议,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包括整个拉丁美洲的“美元集团”。在欧洲,法国拉拢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组成“金本位集团”。1933年6月,为了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67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伦敦召开“国际金融会议”,试图稳定本国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仅没有成功,还使得群体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随着资源战的加剧,资源自给率低、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的德日意逐渐靠拢,形成法西斯集团;而垄断国际市场、资源相对丰富的英美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竞争,逐渐搁置分歧。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组,为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1929年至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政治后果最严重的一次。这场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了超过2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各国工业倒退了二三十年甚至半个世纪。这场世界经济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严重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动摇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