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被誉为游击之母的双枪老太婆为何会在70岁时被枪决?格局不够而已

2023-11-21 21:27 作者:岑岑 围观: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本名洪文国,因为夫家姓赵,冠上夫姓后被称为赵洪文国。生于1881年,辽宁省岫岩县的满族旗人,民间传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又称“赵老太太”。家境殷实的她,目睹过外来入侵中国者在中国领土上的践踏,因此充满了对侵略者嫉恶如仇的侠心义胆。

曾经只是普通农村妇女的她,因为那份拳拳的爱国心,走上了一条与原本生活轨道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她被称为中国的“游击队之母”,带领队伍打响了民众抗战第一枪,击落了一架日机,轰动了全国。

然而,这样一个本该受到人们爱戴和拥护的老太太,却在命运的安排之下,不经意间转向,最终变成了一个与国家和人民为敌,并走向绝路的人,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九 .一八”事件唤醒了无数的中国人,也唤醒了“知天命”的赵洪文国

双枪老太婆枪法神准

赵洪文国生逢乱世,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国领土一片苍夷,民不聊生,入侵者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滔天暴行,让她自幼就对外国侵略者恨之入骨,发誓终身与敌寇作斗争。

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1929年,经过半生拼搏,家境殷实的赵洪文国自掏腰包在家乡办起了学校,因为她坚信只有教育兴国才能一雪前耻,彻底把入侵列强赶出国门。

1931年日本人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打响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枪。此时的赵洪文国年逾51岁,已是人生“知天命”的年龄,又是女流之辈,似乎除了哀叹时运不济之外也无能为力。但赵洪文国并不甘心受到日本的屈辱,当儿子赵侗从北平回到红旗沟,告诉她自己决定组织抗日义勇军时,赵洪文国决定大力支持儿子。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全家参加了抗日义勇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名勇士。

赵侗

同时为了抵制日寇的奴化教育,在她兴办的学校里,赵洪文国坚持国语教学,坚持给孩子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一同举起抗日大旗。

在赵洪文国的倡导与努力下,1933年,她和儿子们组建了一只以学生为主的“少年铁血军”。组建军队之后,赵洪文国不仅自费买了枪支弹药,还亲自参与日伪情报收集工作。

赵洪文国虽然长相貌不惊人,做起事情却极有耐心和责任感。为了发展壮大“少年铁血军”,她一个村接着一个村地去发动村民,跟村民说日本侵略中国之后,国破家亡对老百姓生活造成的可怕后果,并义愤填膺地告诉村民:“要是不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中国永远没有和平的日子!”

她刚开始上门动员村民的时候,许多村民根本看不起她这个年近半百的老太婆。有一次,在晋北的一个村庄里,她耐心地劝导村民不要做亡国奴,要勇敢地揭竿而起去抵抗日军,把日军赶出中国的领土。

在场的村民冷漠地看着她,认为她不过是一个瞎吹牛皮的老太婆,他们嘲讽般地冲她说:“你懂得什么打仗?”

影视剧照:双枪老太婆

那时候已傍晚,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赵洪文国叫农民跟着她来到村外,正好看到三个骑马巡逻的日本哨兵,赵洪文国二话不说,立刻从腰下抽出两支盒子炮,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军应声倒地,剩下的那个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跑了。

这个场景把跟在后面看热闹的农民惊得目瞪口呆。就这样,村里的200多个农民一下子全部加入到她的队伍里去了。在赵洪文国和儿子赵侗的大力宣传下,队伍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

随着军队日益壮大,军队对武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让军队有充足的枪支弹药,赵洪文国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到城外蹲点,看见散兵抛弃的枪支弹药就悄悄地捡起来给军队送去。

赵洪文国的行为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于逸凡先生曾在《民族的母亲》里这样描述:“……离北平45里路,老太太常背着许多的枪支弹药,走40多里路,亲自送去……”文中还提到因为赵老太的感人精神,所以村里的另外三个老太太也同她一起背着子弹,走40余里路给军队送军火。

老剧照:双枪老太婆

赵洪文国的军队除了直接跟日军对抗,还到处派发抗日宣言传单,呼吁全国百姓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日寇,将他们赶出中国。赵洪文国巾帼不让须眉,将抗日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名声大噪。

1934年2月,将赵洪文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日军,一把火烧毁了抗日铁血军的枢纽,也就是赵家的十六间祖宅。

奋斗半生积攒下的家产顷刻间毁于一旦,赵家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赵侗问母亲:“我们还干不干呢?”赵洪文国毫不犹豫地回答:“干呀!”望着被烧得残垣断壁、面目全非的祖宅,赵洪文国没有退却,日军的暴行反而使她的抗日决心更加坚定了。

同年8月,赵洪文国一家6口被日军逮捕,同村300多位抗日志士也受到株连,全部被捕入狱。

在监狱里,日军的威逼利诱并没有使赵洪文国屈服,气急败坏的日军首脑下令将她判处死刑。这时,铁血军同胞伸出了救援之手,机智地将赵洪文国救出了监狱。之后,他们又把受株连的乡亲们一同救了出来。

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双枪老太婆

越挫越勇的赵洪文国,即使被日军抓捕入狱也毫无畏惧,出狱后继续投身抗日大业,儿子赵侗则被推举为抗日铁血军总司令。在赵洪文国的带动之下,赵家儿子儿媳全部都加入到了抗日的阵营中来!

他们的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多的时候达到11000多人,活动范围也扩张到东北全境以及热河等地。在多年的抗日斗争中,铁血军先后歼敌4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赵洪文国的壮举,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与反响。

打响华北民众抗战第一枪,引领家族继续闹革命。

照片:抗战初期,北方民间抗日武装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7月20日,赵洪文国和赵侗在北平城郊西南北羊城起义,她们的“华北国民抗日军”不仅攻破了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了里面包括著名共产党领导人在内的千余名抗日义士,还用自己手中的轻武器,击落了一架日机,这在国内可是第一次,这个壮举一下子就轰动了全国。

这次起义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战的第一枪,这一枪不仅打得及时,也打得相当漂亮,大大地摇撼了日军。

赵洪文国平时打仗时喜欢把手枪插在腰间,所以有人给她起了个名号叫“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的抗战事迹和她这个响亮的名号一起很快就蜚声国内外,“华北国民抗日军”也因为“双枪老太婆”的出名引来了无数优秀的华北青年们。

这支抗日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9个支队,在外围还有6个游击队,人数竟达25000多人。“华北国民抗日军”在华北平原上英勇抗战,奋勇杀敌,一时间让日军闻风丧胆。

八路军朱德老总和彭德怀老总

本着同胞一家亲,共同抗敌保家卫国的宗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写书信邀请赵家加入八路军。不久,国民抗日军就被收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任司令。

1937年9月后,赵老太太一面率领东北青年和两个女儿在太行山筹建抗日光复军,一边继续宣传抗战,争取各方的军火支援。

1938年9月间,赵洪文国奔赴广州、香港、南洋各地,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在香港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女界名流组织火炬游行,声势浩大,为抗日募集了大批经费和物资。

1939年1月,蒋介石邀请赵洪文国和赵侗到重庆,一时间重庆市万人空巷。蒋介石与腰插双枪的赵洪文国合影留念,并且结拜为兄妹。赵氏母子与东北抗战的老战友决定再次招募选拔东北爱国青年,组织晋察冀游击纵队,赵侗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总司令,授少将军衔。

1939年9月,赵老太太又南下武汉,前往广州、香港、南洋等地,宣传抗战,寻找抗日援助,进行募捐活动,激发了海外华侨的抗日爱国热情。

八路军作战时的照片

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率领200人的“抗日挺进队”北上。由于沟通上的一些误会,队伍在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被贺龙和聂荣臻所部的八路军冀中部队一千多人伏击围歼,除了一人逃脱外,其余全部丧命,其中就包括了赵老太28岁的儿子赵侗以及20岁的女儿赵理智。这种误会让赵洪文国一时心理很难接受。

赵老太太痛失了一双儿女,内心极度悲伤,但很快就从失去儿女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为了向国府争取应征抗日青年的荣誉和待遇,她奔波于四川百余市县,希望国民政府能彻底杜绝强行征兵、强抓壮丁等恶习,并呼吁国府注重优抚抗日军烈属,此举推动全国掀起了自下而上的优抚军烈属爱国运动。

成为抗日名人,被蒋介石召见之后名誉加身,心思渐变

赵洪文国和何香凝、邓颖超等人合影

由于抗日战斗战绩斐然,赵洪文国名声大震,成为国内抗日名人,社会各界名流对她赞誉有加,宋氏三姐妹、何香凝等妇女界名流纷纷题词称赞她为“全国妇女之楷模”、“民族之母” 、“女中模范”、“孟母”、“岳母”等。

1940年赵洪文国前去重庆募捐时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此次召见蒋介石不仅与赵洪文国并肩留下了亲切合影,还赠送了亲笔书法“游击之母”给她。

冯玉祥将军也是赵洪文国的挚友,他把赵老太赞为“女中豪杰”。

原本一介农民出身的赵洪文国揭竿抗日的初衷只是保家卫国,坚决不做亡国奴的淳朴之心。如今面对社会与国民政府的各种赞赏,赵洪文国心里自然充满了骄傲,但当蒋介石提出赠送汽车洋房以及送她儿子出国深造等优厚的待遇时,仍被赵洪文国婉言谢绝了,她希望自己能继续抗日杀敌,坚持要回到抗日前线与敌军奋战。

双枪老太婆渐渐迷失

尽管赵洪文国心中依然装着抗日救国的大志,但蒋介石的召见,除了肩并肩照相之外,还跟她结拜为异性姐弟,被赵洪文国视为最高的礼遇;而“游击之母”的称号,她也视为自己一生最高的荣誉。

在重庆见到蒋介石之后,敏感的赵洪文国感受到当时国共关系的微妙,她心里不断地分析蒋介石跟自己的谈话内容,回到家后,也和儿子商议了抗日的出路问题。

就这样,原来奉行抗日杀敌救国,既不加入共产党也不加入国民党的赵洪文国,因为被蒋介石的刻意拉拢,内心的天平逐渐朝国民党阵营倾斜。

蒋介石收买了双枪老太婆

与国民党方面多次密切接触后,赵洪文国受到了各种拉拢,蒋介石更是授予她中将军衔,同时兼任冀辽边区第二路绥靖总指挥,面对蒋介石的一系列任命,赵洪文国认为蒋介石的知遇之恩肝脑涂地,无以回报,更加执着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无误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洪文国与共产党化友为敌,完全倒向了蒋介石政权。在解放战争中,赵洪文国顽冥不化,始终与我军作对。最终她的私人武装队伍被四野尽数消灭。而赵洪文国仍并不死心,带着残余势力,逃往了重庆。

人到晚年,丧心病狂杀人如麻,终招杀身之祸。

照片:渡江战役

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军心涣散的国民党军队接连溃败,节节败退,解放军陆续解放了各个省市。眼见着大势已去,蒋介石筹谋退守台湾的行程已迫在眉睫。

在离开大陆前,蒋介石想到了隐居北平的赵洪文国,于是把赵洪文国找来,跟她分析局势利弊,要求她以“双枪老太婆”的名号拉队伍跟共产党打游击战,为光复中华民国做贡献。

这时赵洪文国69岁,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了,本应该呆在家含饴弄孙,安度晚年。但看见蒋介石对她的器重,内心极度膨胀,立刻表态:“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党国了,请委员长放心,我这就下乡拉队伍,跟共产党打游击。”一头扎进了负隅反抗的无底深渊,成为了人民的公敌。

1949年4月,在蒋介石政府的授意下,赵洪文国由北平再次南下,开始着手组织西南反共救国军第二路绥靖纵队,亲自出任总司令,并自任为“总统府留守”,她的四儿子赵连中任总司令,纵队驻扎于重庆。

旧报纸:报道双枪老太婆的文章

在重庆驻扎下来以后,赵洪文国一刻也没闲着,带着四儿子赵连中频繁与当地土匪交好,后又勾结当地土匪,抵抗进川剿匪的解放军。

重新出山的赵洪文国早就由当年那个满腔热血舍命抗日的“双枪老太太”,变成了恶贯满盈的女匪首,她新拉的队伍也已经成为残害一方的土匪恶霸,残忍无比。赵洪文国把当年抗日的爱国情操与抗战血性,全部倒戈向自己的同胞。

重庆解放后,赵洪文国跑到四川什邡县乡下找到落脚点,开始以“双枪老太婆”名号召集了一些土匪,在她的威逼利诱之下,她的队伍迅速发展到5000人,其中很多是不明真相被欺骗来的农民。在他们秘密策划的“反征粮”暴动中,一次就杀害了征粮工作队伍和无辜百姓200多人。

双枪老太婆慢慢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1950年2月,赵洪文国纠集了4000多散兵游勇与土匪,企图攻占已经解放了的什邡县城,没曾想在半路就遭到了解放军部队的强力阻击,贪生怕死的土匪们纷纷逃跑,赵洪文国急了,拔出枪朝天开了一枪,气急败坏地大喊:“顶住,冲上去就是胜利。”但是哪里还有人听她的话?当然先保自己的小命要紧,个个猖狂逃命去了。

赵连中见势不妙,急忙背起老母亲逃命。逃跑途中,赵洪文国不解地对儿子说:“这世道是不是变了,当年抗日我手一挥,大家就往前冲,现在开枪都镇不住了。”

后来,赵洪文国被179师537团战士活捉,但她气焰极其嚣张,拒不投降。鉴于赵洪文国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表现,政府曾想过为她争取宽大处理,周总理得知她的情况后还特意出面,为她说情。但是赵洪文国丝毫不为所动,再加上当时被她害死的200多名群众家属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处死赵洪文国。

老照片:赵洪文国

1950年7月16日,年近七旬的赵洪文国被枪决,时年70岁。赵连中也同时被处决。赵连中的妻子被捕后,在军法处关押期间生了一个男孩。毛主席闻讯后亲自批示,释放遣回原籍,使其将赵连中之子抚育成人。

赵洪文国是抗日战争中民间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抗日战争中的人民群众抗战的楷模,她的拳拳爱国之心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跟着她保家卫国。而赵氏家族从1932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一家老少前赴后继,先后为国捐躯30多号人,此番壮举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这位曾经胸怀爱国情怀,扛起大旗招兵买马坚决抗日的女英雄,无论去到哪里都受到众人敬仰,本可以在家悠哉乐哉地享受天伦之乐,却因为将谗言奉为圣旨,执迷不悟,沦落为罪大恶极的女匪首。晚年的赵洪文国善恶不分,杀人如麻,而最终使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赵洪文国最后落得如此截然不同的下场,不禁令人痛惜与唏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