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曹操消灭二袁

2023-11-21 13:21 作者:岑岑 围观: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海河穿越天津城市中心

众多河流汇聚于此,东入渤海

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

这里就成为了中国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

众所周知“九河下梢天津卫”

可历史上的天津为何“九河下梢”漕运兴盛?

如今海河众流归一

真的与一代枭雄曹操有关?

这其中的缘由与历史

且听达达慢慢道来

九河入海下津门

为何这么多河流会在天津入海?

首先让我们翻开华北地区的地图看一看。

在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渤海有如一个十字形,北边有辽东湾,南面有莱州湾,最西边是渤海湾。

如果比较一下中国的沿海各地,不难发现,天津所在附近的渤海,是我国深入内陆最远的一个海域。海河上游的河流发源以后,首选当然是流入最近的海。可这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吗?

对此,有学者分析得出结论。天津之所以有九河入海的独特地理优势,要感谢一位乱世枭雄——曹操。

正是曹操以人工把海河打造成了 “众流归海下津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曹操要统一北方,首先要消灭袁绍。官渡一战,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但是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依旧在今天河北一带存在。

更重要的是辽宁有一个少数民族叫乌桓,趁着汉末的混乱,入侵冀北,最多的一次掠走上万人。袁熙和袁尚为了对抗曹操,竟然投奔了乌桓。

曹操要彻底统一北方,以当时的运输力,靠车马供给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曹操的一个谋臣张绍出了个主意:河北这一带纵河汇流,我们可以把它串起来。

曹操采纳了张绍的建议,于是开了平虏渠和泉州渠。现在天津武清还存有泉州遗址。

图源:武清万事通

平虏渠把卫河、子牙河连起来,开到泉州渠的时候,又把大清河、子牙河到永定河、白河连了起来。

此前曹操为了从河南运粮开凿白沟,还将卫河上游本流入黄河的那一段人为地改成往北流。

正因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的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这才初步形成了呈扇面型的海河水系。

所以海河成为“九河下梢”首先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曹孟德。

漕运中心“直沽寨”

公元486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后来贯穿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

从那时候起,便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金朝时期,将首都定都北京,史称“大都”。这时的中国,南方已经是经济中心,粮食储存充足。而北方作为政治中心人口稠密。在这样的情况下,南粮北运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粮食运输的过程中,漕运和海运都比陆上运输成本要低且快捷。于是,具备了地利优势的天津,作为京畿门户,便首选成为金王朝的漕运码头。

图源:天津美术网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经三岔河口运往中都的粮食达170万石。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每年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多达300多万石。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当时还是“直沽寨”的天津的发展。

直沽寨的发展除了靠漕运外,更重要的还有历史变迁的需要。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隋唐大运河没通到天津,而且天津这个地方金代以前并没有太多人定居。但到了元代以后天津就重要了。因为元代有元大都,也有了漕运。

在运的过程中,统治者发现,当时的运河“漕运浅塞”,船走不动了,因此“改凿之”,而需要注意的是,改凿并不等于疏浚。

所以,隋炀帝开的运河准确说并没开到天津,而是到了金、元之后“改凿之”才通到天津的,至此,才真正把南运河的水引到直沽。

漕运的粮船需要从天津往首都运粮食,这时候三岔河口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河槽还是海槽,都需要从三岔河口这个位置倒小船,才能到达北京。

金、元以后,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随着南粮北运的需求不断增大,作为天津前身的直沽寨地位也不断提高。

成“天子渡津之地”

在浩瀚的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偏左下方,有一个十颗星组成的大十字星座,被称为天鹅座,而其中最亮的第四颗,被称为“天津四”。

之所以被叫做“天津四”,是因为它就好像银河上沟通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相会的渡口。那么这天上的渡口又是从什么时候起下到了凡间成为“天津”的呢?

燕王扫北,明成祖朱棣在天津渡河北上,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明成祖朱棣画像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 “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天津城厢保甲全图

建卫筑城后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特别是粮、盐两个经济支柱更为显著。永乐帝建都北京后,南方的物资都需经天津转运,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明朝政府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当时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500万石,繁荣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图为盐院衙门

漕粮的转输带动了天津的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海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河交汇的三岔河口逐渐形成了许多商业区,货栈、钱庄、会馆等行业应运而生,集市贸易也随即兴旺,十集一市的轮转也使当时的天津人有天天赶大集的感慨,商业的繁荣昌盛使天津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

千百年来

这座城市因河而立、因河而兴

河流为天津留下太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漕运码头文化造就天津人热情似火的个性

还有那如河道般弯弯曲曲

扑朔迷离的街道

无不彰显着独特的天津之美

这座城市,你爱了吗?

(文章及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