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另类民兵葛二蛋》上映,周云鹏主演,对黄渤东施效颦,抗日神片

2023-11-20 00:32 作者:岑岑 围观:

7月17日,电影《另类民兵戈尔丹》腾讯视频上线。这部电影由周云鹏主演。此前,黄波和坦尼娅版的电视剧《民兵戈尔·丹》已经成为许多观众的记忆。在周云鹏的版本中,讲述了一个农村小混混如何从一个地痞成长为抗日英雄的故事。电影的剧本本身问题不大,但由于周云鹏过分“洒脱”的表演风格,整部电影充满了“抗日剧”的味道——当然,《另类民兵葛二丹》是网络电影,不是话剧。

曾经的一个村痞子,面对全村屠杀等场景,最终实现人生蜕变,成长为抗日英雄的故事,没有错。黄波版的《民兵戈尔·丹》也是这样的叙事路径。仅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来看,让人物在事件中成长,最终影响事件,成为英雄,这是一条相对固定的叙事路径,在很多作品中都有运用。基于这样的叙事路径,我们不能说《另类民兵葛尔丹》是抗日剧。

但电影《另类民兵葛尔丹》在桥段细节和周云鹏等人的表演上,过于“抗日剧化”。我们不妨从桥段细节和演员具体表演两个方面仔细分析一下,一部故事主线没有问题的电影,最终是如何被演绎成抗日神作的。

先说桥的细节。最大的问题是有些角色的战斗力太过压倒性。可能是为了电影的美观吧。在《另类民兵戈尔丹》中,出现了一些枪战,带着主角光环的信息传递人员,即使面对一群日寇的追击,依然不会被击中,但却能达到射杀鬼子的效果。而这样的战斗英雄居然被机关算尽的戈尔-丹,也是朵朵奇葩。

对于观众来说,有些角色在身体敏感部位藏了地雷,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撕鬼子,成了大家的笑柄。但这个“另类民兵戈尔丹”还是为了所谓的“好看”而创造了一个可以在鬼子的枪林弹雨中扮演的角色,实在是对抗日剧的“致敬”。对于粉丝来说,大家需要的是真实的战斗,而不是神化角色。

先说具体表现。虽然黄波在《民兵戈尔丹》中表演了一些喜剧性的表演,但是这个优秀的实力演员能够接受和释放,能够把自己的角色固定在一个“写实”的状态,不会因为一些喜剧场景而让自己的角色漂移。这才是一个优秀演员的真本事。类似的例子还有正在热播的《爱你很美》。宋丹丹老师的表演,虽然喜剧,但是很真实,让观众觉得这样的老太太确实存在。

黄波和宋丹丹都能在喜剧表演中呈现更高级的真实感。因为这些演员的“写实”,他们带来的作品不会“飘”。另一方面,周云鹏在喜剧或滑稽剧表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在自己的表演中不能更好地把握“真实感”,所以周云鹏的作品,在表演的时候,一直是飘着的,不像四位,不能对应真人。

正是基于这一方面,我说周云鹏的《另类民兵葛尔丹》是黄波演技的典范。周云鹏只有喜剧和闹剧的表演能力,却没有把握住角色的真实属性,没有自己“抓地”的一面。这样,在影片中,这个戈尔-丹纯粹是一个虚构的“戏剧角色”,却不具备真实的观感——它带来的可怕效果就是作品不真实,闹剧明显。

我们很多抗日影视剧,最终的约束,都落在了演员的闹剧表演上。这不仅降低了日寇人物的智商,也降低了男女主角的剧情智商。剧本阶段,人物智商在线,但一旦给了演员,就得向闹剧层面靠拢,最后就成了智商不在线的“抗日剧”。

在《另类民兵戈尔·丹》中,周云鹏演了一个小流氓,原来是各种各样的混蛋。这是典型的二重唱套路,不适合塑造影视的现实主义。两个人变身演员演影视剧很容易自带表演风格。对于他们来说,在舞台上谈论“过度的艺术表演”是不可避免的。影视剧,关于“合理表演”,不能给。这是周云鹏和其他二人转演员应该注意的。他们的师父赵本山先生能够不演戏,但效果更好。(文/马清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