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现状

2023-11-20 00:11 作者:岑岑 围观:

1905电影网专题195.11亿。在11月前两天举行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这个数字出现在《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创纪录的642.66亿,占比30%,代表了全年科幻电影的总票房。

在占据中国影史第二的《流浪地球》的带领下,2019年国产科幻电影总票房达到71.405亿,较2018年实现2.12倍的超级增长。

2020年,当中国电影人受到疫情重创,却始终挣扎着回去工作的时候,《流浪地球》的创作团队火速制作了《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将以公益放映的形式回馈影院;但2020中国科幻大会所反映出的科幻电影发展趋势,与《流浪地球》开启的格局大相径庭。

跳到2020年,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将集中在“软科幻”低成本作品上。

1.中国科幻,不再做孤独的浮冰。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回顾201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做客《今日影评》节目的微影文化CEO、影评人张译文用以上八个字总结了当时业界对科幻电影的基本看法。“我就是不相信这个题材能在中国落地。”

张译文(右图)和《今日影评》主持人陈敏合影。

当然,汇聚中国影业力量的《流浪地球》不仅在2019年爆款春节档,更是用其扎实的高票房和高口碑,让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在行业内外都不敢再被小觑。

这一年,同样改编自刘科幻小说的《疯狂的外星人》,以本土喜剧的形式大胆解构科幻体裁,同样取得了极高的票房回报;从剧情到表演都饱受诟病的《上海堡垒》,用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失败探索,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做了一次悲剧性的“试错”;以及“这是科幻片吗?”年底的《被光抓住的人》引起的轰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电影市场对科幻类型的定义维度...

在后疫情时期电影业全面复工的第一时间,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意见》,甚至从政策层面提出要把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并要采取被称为“科幻十条”的十项措施,加强对科幻片创作、制作、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引导。

作为“科幻十条”提出后举办的首个全国性科幻主题活动,2020中国科幻大会在短短两天内有效落实了包括5000万元科幻产业专项资金、16万平方米科幻产业特色园区在内的补贴和基建意向,并以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的成立,架起了科学界与影视行业的创意交流桥梁。

去年的这个时候,获得首届科幻影视创投大会最佳原创剧本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与刘的《第二大杰作》《球状闪电》改编的同名电影,以及汇聚了中、日、美顶级创作者的动画电影《物哀》一同亮相本届大会开幕式。签约仪式的背后,可能是未来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巨大的科幻惊喜。

作为风险投资部门的经理,张译文非常了解这些即将推出的作品。据她介绍,去年获奖后,《宇宙探索》编辑部在一年内迅速找到了所有的合作伙伴,可见来势之迅猛。

面对如此辉煌的场面,经历了中国科幻电影长期“无人问津”时期的张译文,对于曾经是孤独先锋的《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来说,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以前说中国科幻是一块孤独的浮冰。”流浪地球横版空的诞生,让曾经孤独且承受着所有压力的郭帆,在一瞬间上升到了一个火热而忙碌的位置。显然,这两种极端状态对创作者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这些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科幻“初学者”,正以多元的色彩,引领中国科幻电影进入充满可能性的深处。

2.一千万美金,还在拍科幻。

去年获得创投协会最高奖的《当星星闪耀》被张译文形容为一个没有上亿投资就无法完成的too 空探索性科幻项目。而今年以家庭、青春、悬疑、喜剧类型吸引人们眼球的十大项目,则彻底“打破”了大制作的流浪地球式导向。

在今日影评主持人陈敏看来,这与去年《被光抓住的男人》的出现不无关系。在润年东自编自导的电影中,光带走亲人的前提是一个不争的科幻命题,但整部电影中最“科幻”的一幕,只是灯光瞬间模糊的闪光。“现在,有很多过去没有明显科幻标签的创作者进入(科幻)创作领域。我认为他们带来了这种趋势。”对于本次创投会的“中小成本”标签,张译文并不意外。

去年《上海堡垒》上映后,有人戏称“流浪地球第一年就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半年后就被《上海堡垒》关上了”。从创意风向来看,紧闭的大门仿佛被一束名景和流量明星的光束重新打开。

在科幻大会上,接受今日影评采访的科幻作家陈秋帆直言,除了《流浪地球》这种大尺度、大尺度的工业大片,我们还需要少一些硬核的、有人文关怀和情感的科幻电影。

“他们当然不能以更大的体量开始做流浪地球的周期性资本运作,风险太大。我觉得有些‘软’科幻作品是市场急需的,所以我希望这样的电影越多越好。”

在张译文眼里,一部像样的科幻电影,即使是1000万元的低成本也能拍出来。

“首先要结合强体裁。”她以讲述AI时代少女成长故事的《茉莉》和以热血青春形式呈现的《二十三秒之外》为例,指出科幻结合类似的强体裁一定要省钱,“因为你自然不需要从其他地方找噱头。”

此外,在分析了科幻电影最“烧钱”的场景搭建和设计制作环节后,张译文表示,像《隐形的她》这种完全暴露在社交媒体、垃圾邮件等真实可用环境中的项目,会更多考虑利用真实环境营造科幻感,显然会节省更多。

不过这样的硬件省略也是对内容深度的“极限”考验。《被光抓住的人》巧妙地从多个人物的角度构建了“末日问题”,但仍未能充分利用文本最深处的科幻设定和异国情调的装饰。

而这,或许,将是继“软科幻”蓬勃发展之后,中国科幻电影将要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