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想当年丨《大腕》: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2023-11-19 16:48 作者:岑岑 围观:

阿舒舒

编者按:这是一个怀旧剧场。

20年前的《大人物》于12月21日上映,以4000万左右的总票房收入取得国产片第一。这个在当今市场上的票房成绩,还达不到一部小成本电影的票房预期;当年贺岁档是冯小刚导演刚刚培养出来的,只涨了几年。一切都还不成熟,但市场和口碑都还不错。

大人物海报

导演冯小刚正面临着艺术创作的转型。他刚从三部类似的爱情喜剧《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中走出来,创作了一部小预算的现实主义电影,比如《叹息》(2000),这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相当严肃和自我批判。作为一部黑色喜剧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大腕》延续了冯导擅长写京味小品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却有着大尺度的气象和国际化的野心。它不仅继续用票房保证葛优老师,还争取到了港产关之琳的合作,甚至还有好莱坞的好演员唐纳德·萨瑟兰(donald sutherland)做配角。2018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可见是美国同行眼中当之无愧的老戏骨。

除了三位来自不同地域的主演,演员英达也是影片中非常出彩的一部分,始终占据着海报的一角。

对了,影片还邀请了此时半退役歌手的超巨星王菲,与三宝等人共同创作《白痴》作为影片的宣传歌曲。无论是这些广告营销策略,还是实力创作的产业保障,电影《大人物》都聚集了很多真正的“大人物”,共同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质。

而该片也从上映时豆瓣6点多的评分,在20年后上升到7.9,成为冯小刚导演作品中排名靠前的代表作。也许当时的观众还不习惯如此犀利讽刺的电影,但今天看来,事实证明,不光是电影本身离奇,就连我们周围的生活也充斥着各种黑色喜剧,有的甚至比电影的想象还要夸张。当这个世界变得比艺术作品还要离谱的时候,观众也对电影略显前卫的喜剧风格有了更多的改编和好评。

相对于过于直观粗糙的海报设计,蓝光版后期设计的封面看起来要好得多,也展现了电影可能与现在结合的一种艺术风格——漫画拼贴风格。

《大腕》那天的创作环境主要在于讽刺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商业因素和过度营销侵入了不该涉及的文化领域,最终让一个“国际大腕导演”的葬礼变成了广告招标会。在“广告植入”的商业环境不再主流的今天,观众依然可以从无处不在的网络直播中看到各种商业因素和带货逻辑。不管是正常的还是意外的秀,吸引眼球的方式真的可以像20年前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离谱,在明星婚礼或者普通人葬礼上的表演已经司空见惯。究其原因,无非是背后经济利益的支撑。

所有这些不可理解的社会现象背后,是金钱至上的逻辑在人们心中的蔓延,甚至到了连最基本的“道德”和“面子”都可以省掉的程度。一件好的艺术品是可以超越时代的。20年后,《大人物》更像是一部提前预言的电影。剧中夸张的环境,其实已经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这似乎是电影之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又一次辛辣讽刺。

在作秀的年代,似乎什么都可以是“秀”。

影片的主题呼应了时代的变迁,最集中的部分是疯人院里“关于房价”的台词。这个一气呵成的长镜头是演员李成儒的作品,这个跑龙套的甚至成了李老师最熟悉的“银幕形象”。在这段话中,甚至有一位刚刚被导演冯小刚提拔的青年演员张涵予。至于台词内容,我就不赘述了。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最好把它们当成“疯人院”的笑话来看。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有时候我们只能微笑着过去。因为即使你是认真的,也是无解的。

这出“疯人院”的戏真的是过目不忘,越琢磨越笑不出来。

电影《大人物》的可爱之处在于,如此丰富多彩的篇章看似毫不费力,仿佛导演们触手可及。比如已经去世16年的傅彪先生在电影《还没来得及给你们美国演员集体补钙》中的表演,让人落泪。得到葛优老师的反手就是一种褒奖。“好演员,亲爱的爸爸死了。”这是一个极好的讽刺,但由于两位演员特别投入到角色的表演中,这就成了一种纯粹的演技噱头,让观众既觉得新奇,又有点震撼——原来好演员真的可以把菜谱当悼词来读。

这段话不仅仅是讽刺,更是示范了什么是演技。

其实相对于超前的主题和几个段落的亮点,《大人物》作为一部电影,似乎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喜剧性的段落,还有一些导演的过度表达,比如坚持“打击盗版”的那一段,把电影分成了综艺节目的片段,缺乏故事的连贯性。同时,影片主角游游也并非完全黑心的葬礼策划者,这也降低了整体的讽刺印象,也暴露了人物逻辑中“试图既对又错,却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根据后来对导演冯小刚的采访,这些设定很多都是为了保护“葛优,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演员”的形象,以及“新年喜剧”等品牌,不能用黑色风格淋漓尽致。

几年后,我们意识到冯小刚导演是一位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导演。他在做讽刺作品的时候可以很辣,但是他自己创作的方向会不自觉的陷入商业陷阱。这些都是巧妙的风格,导致他的电影有时也会涉猎一些创作点,很难说最终形成了划时代的艺术领先。

这就是“大人物”的明显不足。

冯导在片中表达了对盗版的痛恨,并在片尾点了很多赞助商的名。这些都是私货。想多了就是艺术不纯粹。

另一方面,冯小刚是一个容易被公众低估的电影导演。就像《大人物》中容易被观众忽略的一面一样,作为一部商业喜剧,影片中所有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夸张与现实的恰到好处的极限平衡非常准确,展现了一个导演娴熟的讽刺喜剧功力和对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深刻理解。

作为讽刺喜剧,夸张是容易的,比如近几年创作的《麻花FunAge》;但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来说,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坦诚并不容易。《大腕》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和美洲的不同演员。表现体系和方式都不一样。如何呈现每个真实的角色并不像最终的结果看起来那么容易。

从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自吹自擂的“北京奸商”形象,香港人在传播文化时苦苦维系的尴尬,以及看似慷慨的美国人,实则背后充满了黑幕的商业算计。看来,这些人物也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真实现实的写照。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文化和商业的碰撞。就像电影里一样,我们有时能找到跨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互信,更多的时候,我们充满了无法理解和怀疑的交流障碍。

活灵活现、有现实基础的人,任何时候都是电影打动观众的基础。

这些人物极其生动。你细看那些不是喜剧的文艺剧,就能看到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这一切都说明冯小刚导演是一个懂得表演的好导演,不会刻意打压演员,能让演员呈现出自然的表演。

而大部分喜剧片就是做不到这种真诚的角色和喜剧夸张的共存,缺乏合适的适当限制。即使在今天的市场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演员,如黄波和徐哲明,能够做到这一点。同时也要有一个合适的导演,比如宁浩,让他们更顺利的塑造这种风格的角色。因此,导演和演员葛优的共同创作,包括与其他优秀演员的合作,是冯式喜剧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使在《大腕》的创作时代,也能看出冯导喜欢用力过猛,但到了《非诚勿扰》的时候,他对喜剧的理解已经越来越细腻和熟悉。当然,这种艺术风格的成熟还是需要结合主题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但冯导后来的私人定制,或者说近年来艺术处理的细节日益精致,但主题和人物视角似乎站在了普罗大众的对立面,因此批评声不如早年。这是后话。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大人物》都是一部特殊的电影。其极其犀利的讽刺,风格上对夸张和扭曲的追求,人物形象对各种社会情境的扭曲现实主义,包括当时电影市场上取得的商业成功,似乎都是无法复制的。在影视剧市场和我们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越来越成熟的今天,这样的作品已经没有了。

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损失。

责任编辑:夏怡宁

校对:刘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