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想念书怎么写,书中表达想念的句子

2023-11-15 15:38 作者:岑岑 围观:

我的读书故事|我怀念一本书,但我怕遇见你还不如怀念。

文|易云隋唐

周末,我带女儿去了我家南边的新区图书馆。在书库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我喜欢的,很想看的那种书。

新区的图书馆很大,有儿童阅览室、成人阅览室、电教室。书库里,书柜排列整齐、密集,不乏装帧精美、封面设计花哨的新书。大多数作者的名字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随便拿了一本书,先浏览了作者、简介、目录,再一点点翻看,就失去了读下去的欲望。于是我把书放回原处,然后我又去看了其他书架。读着读着,不禁怀念起小时候读过的书。

我从小就住在农村。除了学校发的教材,我看过的课外书屈指可数。故事大王,青春文艺,小学生作文等等可以在学生中长期流传。我喜欢和年长的人聚在一起,我周围的邻居和成年人可以得到一些旧书,如杨家将,隋唐演义,水浒传等等。说了无数好话之后借的。我一口气看完,生吞活剥,只追求故事的曲折。至于人物的着装描写和文中的诗词歌赋,全部一扫而光。在规定期限前归还并不困难,这样可以借还。现在回想起来,我看到的第一本书应该是《行唐传》。关于剧情还有印象: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卖马,贾家楼聚义,瓦岗寨,混世魔王程等。那时候我十几岁,单词都认不出来,句子也分不清。我把“洛阳王”念成了“襄阳王”,被父亲狠狠地骂了一顿。

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是大哥和二哥都上了高中。从他们读书买书来看,我小时候读过很多书,有几本经典的书至今印象深刻。

大哥高考生病,脖子上挂着吊瓶进考场,发挥不好,没能考上大学。1983年,赶上中国农业银行招聘,大哥去登记,考上了,在村储蓄所工作。我记得我大哥床下有个纸箱子,里面全是他买的书。我经常偷偷从里面找书看。有一次我翻出一本很大的书,很重,拿在手里像砖头一样。它被称为“义和团风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常宝先生写的,装帧很简单朴素。

起初,我以为《义和团风波》是一部神话小说。我接过来翻了翻。我有点失望,把它放下了。很想看书,但是没有别的课外书可以看。过了一会儿,我拿出来继续看。

那时候我上小学,作业负担不重。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割草喂牛或者放羊,偷空看课外书。刚开始看《义和团风波》的时候,只是追求剧情,尽量热闹。这本书的写作是多线速写,从大街小巷到寺庙,从军事官场到洋人,几条线索齐头并进。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就跟随着李大海一家的脚步,追寻他们的喜怒哀乐,省略了其他角色和景物描写的章节。比如李大海不喜欢父亲订下的小婚,在茶馆找工作,拉光纤时遇到林黑儿,受伤后被救,和救命恩人的女儿发生了初级的感情等等。看了第二、第三、第四、第n遍,我重读了之前不想看的情节,比如对外国教会和神父尼姑的描写,对晚清官场和买办的长篇描写,对北京历史和风景的整章描写。我越读越觉得有趣。

当时村里经常有露天电影,比如《神鞭》,描写义和团从“清灭外族”到“助清灭外族”,再到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的过程。记忆犹新的是那句“洋鬼子,你出来。”鲍克瑟,献殷勤”的台词,非常激昂,痛快淋漓。现在回过头来看,常宝先生的文字功底和历史素养确实很深厚。他深入了解民风民情和共同语言,把李大海一家的喜怒哀乐放在义和团和红灯笼的大背景下,慢慢地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晚清的画卷,可谓史诗巨作。

家里只有《义和团风波》的第一本书,经常看已经破烂不堪。可能别人把它拿走了或者用来生火了。后来,这本书再也找不到了。我一直后悔没有看到全部。1997年,我去济南读大学,有一次去小说图书馆借书。我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找到了宝藏,十多年后,我找到了义和团风波的第二部。估计很久没人借了,封面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书页已经发黄发黑,有水痕,有很重的霉味。如果发现了宝藏,就赶紧借出去看几遍。总觉得书还没写完,可惜至今没看到第三本。

《义和团风暴》大概是绝版了。网上搜的话,只能在二手书上一窥端倪。想找出来重读,又不敢看。就像很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宁可错过也不要相见,宁可心里有一丝思念也不要破坏我那种说不出的感觉。

年轻的时候看书没有选择性,没有引导,没有体系,对食物如饥似渴。我能找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实在没书看的时候,我就如饥似渴地看我姐的语文、历史、地理书。

现在条件好了,书的种类也多了,女儿读书的选择面也广了。她不喜欢我向她推荐的历史和地理书籍。

于是我安慰自己,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强求。多年后回想起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真好。

一点易浩云隋棠香槐山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