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新红楼梦:演技不够,旁白来凑,音乐恐怖如聊斋,台词呆板低水平

2023-11-12 19:14 作者:岑岑 围观:

有人说,李导演的2010版《红楼梦》其实是一部可以反复欣赏和品味的杰作。

第一次可以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练胆量。第二次可以在中午太阳最盛的时候欣赏绝世武功“凌波微步”。第三遍,观众也是又累又懒。你不妨闭上眼睛,听听充满磁性质感的男声旁白,仿佛在听一本有声读物《舌尖上的红楼梦》。

“施主留步,你带着那个有命无福且涉及父母的诅咒做什么?”只见那头不好的和尚现出了架势,顿时飘了过来。

风格决定品味,2010年红楼梦的正确打开方式!镜头转向我们的女主角林黛玉小姐。只见她傲然站在船头,不畏大运河上来来往往的乘客诧异的目光——告诉我们,这一版红楼梦从来没有把封建时代的繁文缛节放在心上,我们只想塑造一个封建时代的新女性——先锋战士林黛玉!

这时只听得耳轮“砰”的一声巨响,黛玉的船嗖地向前飞去,远达两里。哇,核能!其实读者不知道这版红楼梦是80后90后00后拍的!现在年轻一代的观众喜欢《奥特曼》,也是为了拉近和年轻观众的距离!

来说说《第一英雄》里我们的小伙伴贾宝玉吧。观众怎么觉得这个发型这么眼熟?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

啊哈,在这里!NBA著名球星艾弗森:

原来这一版红楼梦的造型师获得了美国奥斯卡奖。也许有一天他看了一场NBA比赛,灵感突破了他的大脑。唉,艺术是相通的!正如唐代书法家张旭,依然可以从《争道》和公孙大娘的《剑舞》中体会到书法的真谛。

说到造型,这个版本的红楼梦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吐槽。但导演李却一直固执己见,说要向中国伟大的昆曲艺术学习优美的造型美!我们来看看昆曲舞台上的红楼梦剧照:

啊,真好看!但又有些不真实,不够生活。但这到底是舞台艺术吗?观众和舞台演员达成了一定的默契,夸张的造型表演是舞台艺术的特点,我们来看看《红楼梦》第十版中的演员造型:

哦哦,有点昆曲的味道。但是不化妆而化妆不会很丢人吗?也许是平装本的昆曲《红楼梦》。况且中国人的面部起伏没有白人黑人那么明显,而10版演员的眉毛都很淡,脸就更扁了!本来造型师的原则就是帮助演员扬长避短,太棒了!做相反的事。

至于10版红楼梦的演员,选择真的很差,比如剧中核心人物宝钗的选择。

原著中,脸如中秋月、色如春晓花的宝哥变成了鼠头鼠嘴猴脸的小乞丐,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则变成了满脸礼物的胖大妈!剧中未成年少年追着成年女子对着姐姐大吼大叫的时候,就是一个瞬间戏!再说,我们的宝贝妹妹,像费阳一样有钱,不仅不漂亮,而且身材,唉,简直就是饥荒年吃不饱饭的童工的宝钗!看那张瘦脸。另外,饰演港台口音的王夫人,年龄比大,和贾宝玉站在一起,不像娘俩,倒像祖孙俩。

说到10版红楼梦的音乐,总有人说鬼片吓人什么的。其实说到恐怖感的音乐,1986版的主题曲《聊斋志异》不是很受欢迎吗?!说到底,10乐最大的弊端就是丑!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更让观众不满的是,10版音乐是古今中外文化的混合体。什么西洋,电子音乐,日本古典音乐,西洋歌剧风格!

比如戴宇埋花的时候,浓浓的日式风情,高潮处纯正的意大利美声唱法,还有像西方歌剧《蝴蝶夫人》中展现日本风情的咏叹调一样的“花葬”,真是让观众摸不着头脑!昆曲呢?不是说10版借用了昆曲吗?唉!

除了表演,这版红楼梦的表演真的让观众无法吐槽。就像读郎在不同角色有些观众觉得林黛玉的台词不好,太平淡,但我一听薛宝钗的台词,哈哈,就跟小学生背课文一样,顶多二年级语文水平!

不信可以看《宝钗借扇双叩》这一集。原著是展现宝钗丰富个性的重要篇章。第10版,宝钗一般都是面无表情的一直背台词。也许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如果观众没有看过原著,他们根本不知道她要展示什么。

旁白也是这个10版的争议点。有人说,用旁白来表达剧情的电视剧,注定是精品!用旁白来表达剧情,是导演的懒惰,是镜头语言的缺失,是演员演技的拙劣!

呵呵,演技不够,叙述者可以补!好

剧情。秦可卿是怎么死的?电视剧不清晰!捡灰?你好大的胆子,贾珍!尤其是当秦可卿亮出他的黑指甲,被称为“九阴真经”的十层美技时。柯青的死绝对是个谜。但是青死了,她的贴身女仆也死了。

这绝对令人恐惧!鉴定完毕。

服装。刚才看到了秦可卿的黑指甲,镭边袖口,雕花空镶钻工艺,再看看我们林黛玉的时髦洋装,上面镶着镭边水钻!

10版争议最大、批评最多的是《贾琏之火》和《黛玉裸死》。先说“火”。原著里说贾琏一离开冯就会惹事,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就会找那个帅哥的“火”。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指同性,你们都知道。但是到了第十版,贾琏找了一页给他拔火罐。

呵呵,10版原导演就是这么理解“火”的!演员的表演确实很辛苦,但是你的火灭了,观众的火是可以被戳的!“火”的新解释!恐怕在康熙字典里连“火”的意思都找不到。

再来说说10版的《万年老梗》和《黛玉裸死》。很多观众看到第十版《黛玉裸死》都会忍不住生气。在所有的文化中,侮辱尸体被认为是极其不雅和可耻的。更何况是被国人奉为美的化身的林黛玉的身体!而且黛玉死时的姿势很像世界名画《马拉之死》!有图为证:

这是用我的生命向名画《马拉之死》致敬!不过你也不用取笑我们玉洁冰清的林黛玉。曹公的棺材板撑不住了!

李导开始解释你们这些网络暴民懂什么?不觉得很现代很震撼吗?后来连《人民日报》都发表了批评,李道才改口说,其实他只露了一只胳膊!但原文里李纨说:“不能让林姑娘好好来,光着身子就走。”。这应该是指打扮林黛玉,而不是说林黛玉真的全裸。

按说《红楼梦》里的情节是没有起伏的,也没有在床上接吻暴露的场景。或许导演是想吸引更多更广的观众,迎合一些低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加话题度!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想法应该是一样的,绝对不会是猪的气质。同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红楼梦,但审美应该是一样的,绝不应该是李的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