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七夕话牛郎织女:神仙眷侣才是原版,“偷衣贼逼迫妇女”乃近世演绎

2023-11-11 19:23 作者:岑岑 围观:

每年七夕,对牛郎织女的批判会在网上疯传:“牛郎是偷窥狂,是偷衣服的”,“这个故事的本质是迫害女性”,“只有太后是清醒的,却被骂尽力保护女儿”...更有甚者,直接把批判的矛头举向了古代,声称“这么恶心的桥,千百年来还被称赞为感人至深的爱情,是文明的耻辱”。

但是,这些人恐怕都没有读过神话原著。他们对“牛郎织女”的认识,大概来自小学课文。从周朝到明朝,古籍中的“牛郎”就是牛郎神。至于“穷小子偷衣服”的版本,直到清末民国才出现,最终版本是1949年以后。

回顾历史,牛郎织女的神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牛郎星和织女星几乎总是隔着银河相对,早就被归为一对固定的观测对象。比如周朝的《诗经》中就有“去找织女,去找牛”的说法,而后来的秦简牍《睡虎地》中就有“去找织女”的字样,可见牛郎星和织女在当时被视为一对夫妻。到了汉代,七夕桥会址的设置就成型了。同时出现了乞求聪明的习俗,女性会在这一天向织女祈祷,希望被赐予聪明。

至于牛郎织女分居银河两岸的原因,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来自南朝任芳写的《说异故事》:“河东有美女,乃天帝之子。他们年复一年地辛勤劳动,织成了云和丝绸的衣服。他们的辛苦是极不快乐的,他们的样子忙得没时间收拾。天帝可怜他们孤苦伶仃,嫁给了河西的牵牛花。皇帝一怒,负责河东,每年开会一次。”

此时的牛郎还是银河系西边的星神,也是和东边的织女星“门当户对”。是天帝亲自挑选的好女婿。他们被迫分开的原因挺有意思的。其实他们是因为婚后太恩爱而忽略了工作。就这样,牛郎织女被奉为千百年来经典的爱情神话,真的没有错:毕竟现实中,经常听到有人以加班为借口推迟回家。谁见过沉迷于婚后爱情甚至拒绝工作的人?

从南北朝到宋明,牛郎织女在神职人员中因爱而迟迟不分离,一直是最主流的传说版本。但到了宋代,太平毓兰引用《荆楚纪年》时,还记载了另一个“非主流”版本:“牵牛娶了织女,拿了天帝两万元作为彩礼,长期在营中驱赶是对的”——原来牛郎欠天帝太多钱,被迫与织女分离。这也是“牛郎穷”这个设定最早的由来。但此时牛郎依然是星神,整个故事中没有太后。与此同时,在宋明时期,中国的情人节也发展成为以女性为核心的重大节日,并获得了女儿节的美誉:年轻女性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玩耍,并向织女献祭和祈祷。

清代中后期,京剧走向成熟,戏曲业进入繁荣时代。许多童话也被改编成歌剧,包括《牛郎织女》。不过,起初只是剧团七夕演出时的季节戏。情节相当简单,内容大体符合神话。

但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颇有影响的京剧《天河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部剧借鉴了《天与地的匹配》——也就是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把女儿搬到人间的故事。剧中的牛郎也彻底失去了他的明星地位,成了像董永一样的穷光蛋。

当时的国剧行业竞争激烈,一些戏班往往故意加入浪漫甚至低俗的场景来吸引眼球,还出现了“比基尼京剧”版的《封神榜》。新版《天河配》中还特别加入了仙女洗澡牛郎偷衣的故事。西方舞蹈也被改编成仙女浴舞作为开场绝技。于是,新版《天河配》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吸引了各大剧院和地方剧种纷纷效仿,就连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曾参与其中。

此后,原版的“天河配”被替换,“穷牛郎偷衣逼仙嫁人”的故事随着新版的广泛演出而越来越受欢迎。1949年后,教育家叶圣陶根据这些戏曲创作了《牛郎织女》,后被编入教科书。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声音指出教科书中记载的版本存在很大问题。但是出版社一直不肯修改,导致一代代人都是看着这个奇怪的版本长大的,现在终于被当成“传统文化”了,也是相当无语。

近几十年来,七夕“女儿节”的习俗和内涵,连同最初的神话,逐渐被人遗忘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了一个“中国情人节”的称谓。这往往会招致批评和反对,认为这不仅是商家的无知炒作,也是对西方情人节的拙劣模仿。

就史实而言,七夕并没有情人节的意义。相反,上元节更配称为“中国情人节”。而且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真挚,但并不适合用他们的故事际遇来祝福这对夫妻。不过,真的没必要为此大发雷霆,激烈反对:毕竟现在不管什么节日,不管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年轻情侣都可以给你过个情人节。这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各国都是如此,宽容对待就好。

如果真的想还原中国情人节的内涵,不妨试着把教科书上的千奇百怪的神话变回古代的正常版本,再加点巧妙的科普。那就去实践吧,家里有小女孩的,每年过一次女儿节——这样从小就读过正常神话,经历过传统习俗的新生代,长大后一定会发现中国情人节的古典内涵。

如果能再放假,七夕可能会恢复成和端午节、中秋节一样重要的传统节日——当然最好不放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油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