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北京与上海两大电影节对比,有哪些电影是在重庆拍的

2023-11-10 13:28 作者:岑岑 围观:

2000年,还是DVD时代。记得有一个周末,一台小电视和一张DVD搬到教室,几个密友借了唐季礼导演、郭富城和藤原纪香主演的电影《中国反恐精英》,一群人围着看。

影片拍摄于上海,当时浦东最高的建筑是金茂大厦。还记得郭富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第一次在祖国拍电影,希望能为祖国做点事。”那时,“祖国”这个词对香港电影明星来说是一个相当不同的词。当郭富城说到“祖国”时,他尴尬地笑了。

当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大潮开始,很多中国人希望一些大型电影能来中国(大陆)拍电影。在政府眼里,这是宣传国内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普通老百姓也很荣幸。但在政府眼里,电影一般都是希望拍摄更多“高楼林立”的现代风光而呈现的,就像《中国打击力量》里的拍摄,就选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金茂大厦。各种武器手枪四处扫射,大楼被枪击爆破,让人心疼又神奇。然而,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需要这种场景。

现在,人们对电影在哪里拍摄不那么感冒了。虽然他们还是会开心,但是没有人会那么看重“你在哪里拍的风景”。相比这些担忧,人们更关心的是“这部电影有没有好故事”。这是大众审美和电影工业的共同进步。

现在中国的国产电影在我个人的感觉中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重庆三个拍摄基地(这里缺乏严谨性,要算这三个地方拍了多少部,太懒了)。三个城市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适合的电影类型。今天就来看看吧。

北京:梦想为接地气而努力

说实话,以前我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二化,现在不知不觉就习惯了。江南的同事来北京,都说我刻意模仿,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最近北京有很多电影。印象比较深的几乎是一部喜剧,最近刚上线,还有告别前任3,中国合伙人,失恋33天等等,这几年都很喜欢看。

我们姑且称这些电影为“北京电影”。它们的共同特征不仅是北京地标的外观(如胡同、三里屯、国茂等。),而且男主角的口音也是满满的“华二”(其实就算是以上海为舞台的《欢乐颂》,里面的主角很多也是北京口音的普通话,而不是上海口音的普通人,这和现在的演员大多以北京为基地开展活动有关)。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很多讲的都是北漂年轻人的梦想。比如,在一部近乎喜剧的作品中,讲述了一个本地小镇的年轻人来到北京,旁边是一个本地土著同学,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公司,于是这位同学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并给他介绍了户口。这位同学的家庭有钱有势,而且她也是一个完全热爱渣男的人。带着对镇上年轻人的关心,原住民口口声声说是兄弟,其实很傲慢,不看重镇上的年轻学生。最后,小镇的年轻人选择做自己,抛开一切,想做一个精神上可以过得很好的“人”,最终拥有自己的爱情。

《告别前任3》也是一样。主演韩庚也是企业家。他和女朋友相依为命,每天吃泡面,一起奋斗。好不容易实现了一点财务自由,却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开始了一场分分合合的纠结。

北京电影的“电影色彩”是北漂奋斗中的辛酸与苦涩:它让这个城市的每个北漂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后可以随着主角的命运沉浮。北京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无论是布满小广告的筒子楼(发财前),还是发财后的国贸写字楼——都能让每一个在北京打拼的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亲近,进而在灵魂深处激起情感共鸣。通过电影,北京电影向中国的每一个人展示了北京的风貌:包容多元。在这里,屌丝有机会成为老板,麻雀也可以成为凤凰。无论你是谁,都可以来这里施展才华(虽然来自上层社会的人口限制越来越严厉),但这不排除有数百万年轻人愿意在这里封锁自己的青春,尝试自己的人生可能性。

上海:现代时尚略显虚无

与北京对屌丝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同,上海似乎与屌丝天然绝缘。就像两个城市的程序员,在北京他们是可以穿着拖鞋头发飞扬上班的码农,但在上海他们是穿上格子衬衫下楼到陆家嘴走进大楼的年轻小资。上海的城市性格使得在上海拍摄的电影呈现出时尚现代的外在性格,但内在与北京相比却显得实用虚无。

我们姑且称这类电影为“上海电影”。这一领域的代表作品有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和、妮妮的《新娘大作战》。里面的主角永远是豪车和花里胡哨的衣服,年轻人的登顶之路。相对于北京年轻人吃泡面,勇于做产品,上海更多的是一个在电梯里遇到高富帅二代的麻雀美人,然后踏上爱情之路,生活就变成了一切。即使闺蜜被撕,兄弟吵架,北京电影更多的是自己的选择,向着同龄人的人生方向飞去,但在上海上演的是女人暗恋男友,哥哥背叛哥哥等更现实的“小格局震惊狗血故事”。

上海电影折射出的上海都市气质,是醉生梦死背后的现实生活困境。不像更接近中国的北京那么简单,只是顶级的华丽和现代,但精神内核却很“狗血”,也逃不过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感觉这几年上海的片子越来越少,似乎电影圈的资源更集中在北京。毕竟北京的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比较多。北京的文化气质也更具本土性、多元性,充满内生张力。

重庆:性感又迷惑的犯罪之都

上一次去重庆是1997年。那时候重庆的解放碑还是一堆破旧的平房。现在没有人能否认它独特的城市风格和气质是多么迷人。

在重庆定居的同学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重庆的夏天,因为他姐姐很漂亮,他腿长,头发黑。

重庆雾霾一年多了。有时候看天气预报可以发现重庆可以两个月不晒太阳。雾蒙蒙的,汗水顺着脸往下淌,淌到下巴、胸口、石板上。这样浓重的氛围,让重庆变得迷离,性感,狂野。这赋予了重庆电影独特的个性。比如最近比较好的日子和陈坤主演的暴力电影火锅英雄,嫌疑人X的牺牲,或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每一部电影都巧妙地利用了重庆的白天秩序,穿过大楼的轻轨,嘉陵江的混乱景色和重庆多雾多雨的季节,从中塞满了雨后纯白的爱情,或颓废的孤独,或血腥的暴力。

重庆很性感。北京上海找不到这种令人困惑的性感,因为这两个城市是“爱少性多”,就算有性也无能。只有重庆的性感是灵与肉的结合,温暖,原始,充满欲望张力。与此同时,重庆也是一片灰暗。香港的城市钢筋水泥没有阴郁和压抑,因为香港的阴郁是外来的,是内化的,而重庆的阴郁是土生土长的野性,是对未知的原始追求和渴望。我觉得重庆以后一定能拍出更多好的作品,但是因为重庆的个性太有特色,任何其他风格的尝试都可能注定失败,就像只有王菲能唱好王菲的歌,东北妹子那英却不行。不知道这三个建筑在你眼里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单纯的追求,一个浮华的虚无,一个阴郁冰冷的风暴,三座城市,各具特色,互不相让。其实最近流行的武汉也很有个性,只是电影里的祝福太少了。娄烨曾经在武汉拍过《浮城之谜》。可惜没在武汉生活过的人可能认不出这个城市就是武汉。电影很重要的是勾勒出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核,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期待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够发掘出更多城市的精神内核,呈现给世界观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