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故人泪原唱,故人叹戏腔

2023-11-08 17:13 作者:岑岑 围观:

冬天的寒冷天气越来越厉害。绵绵细雨中,我们迎来了2019年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歌剧展演暨第五届“歌剧呼吸”上海小剧场歌剧节。虽然天空空阴沉沉的,但并没有影响到来长江剧院看近年来新创作或改编的高质量戏曲作品的戏迷们。除了期待中的中青年和老一辈,也有一些青少年来探索这个戏曲发展中的“实验”。还包括11月30日上演的各种话剧《老心》。

由“桂”表演的越剧部分改编自著名越剧《爱情侦探》。阐述了每个女人的内心都渴望一种被呵护、被珍惜、被忠贞的爱情。当她遇到一个自认为可以托付一生的人时,她会全心全意的投入,直到被孤独,空空虚和冷漠熄灭。素色的长袖和白色的头饰象征着桂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用衣袖的一挥、一抖、一叠、一抛来表达人物的挣扎、痛苦、迷茫、绝望。人生若初次,秋风悲画扇是什么?闲了就知心,心却变了。是名妓桂与负心弃乱的王魁之间的爱恨情仇。古往今来,有才华的人都配了美女,但还是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合适监狱里。一个沦落花柳之地的女人,怎么能和丞相的女儿相比呢?王魁在海王庙许下的海誓山盟早已被人遗忘,一心追求名利。演员运用跪姿、跪转、翻弦等重体术,配合剧场灯光的明暗,从一开始就出色地诠释了桂爱恨交织、不堪杀戮、爱情破碎等复杂的内心变化。这个故事的寓意也说明了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报应,即使烟花少女也值得同情和真诚对待。

杜丽娘的《牡丹亭》部分改编自汤显祖原著,分为“鬼判”和“游魂”两部分。藏青色的花朵刺在长长的白色斗篷上,深蓝色的光线飘过,染红了巍峨雄伟的山屏。这一形象完美地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年轻、端庄、美丽的官宦家庭女孩的形象。经过“灵魂之旅”的妥协,杜丽娘回到了那天她遇见柳梦梅的花园,没有回忆《牡丹亭》和《牡丹兰》,他们就发生了关系。两情相悦,万种珍惜,万种温暖的画面。在整个故事描述中,大部分演员都是一个人唱歌来叙述性爱场面。他们不时掩面,低头微笑,眼神朦胧。通过使用曲笛的长,委婉和抑扬顿挫的长笛,他们生动地描绘了女孩的害羞的样子,使性场景诗意。《鬼判》的一个妥协,是两个丑男以反传统的戏剧模式,对恋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的幽默解读。尽管杜丽娘从小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但他的内心燃烧着挣脱封建牢笼、打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她为爱而死,为爱而生。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为这个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杨表演的豫剧部分改编自剧作家徐卓的川剧《阴阳河》。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能改过来,那就太好了。”这部剧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剧中塑造的杨,既不是复仇的幽灵,也不是苦闷的灵魂。通过三个人的情感纠葛,人性与爱情的冲突,展现了人鬼故事的另一种风格。剧中挑桶的动作和技巧,不是双手转移扁担,保持平衡,而是靠演员自己的肩膀来改变扁担的位置。这种“杠活”是剧中特定的舞蹈动作。改变《马戏》中的各种步骤,表现人物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缓缓来去,如行云流水,将阴阳之河与人物的唱、念、舞、技合理融合,将舞台变成流动的空房间,展现杨的动态美和流畅美。

“一抓三”的表演形式不仅考验剧中演员的基本功,更考验剧中人物的处理,如何快速转换角色,掌握不同剧种唱腔的变化。我觉得这是这部剧的一大特色。此外,《老心》主题曲的编曲跳出了传统民乐配器的框架,更多融合了中西乐器的风格。在三个故事的演绎中,恰好烘托了故事氛围,加深了观众对“老心”二字的体验。系列故事用法官和遍体鳞伤的小丑的对话来说明剧情,推动故事发展。时而严肃,时而诡秘,时而滑稽搞笑,让观众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这个黑匣子中,与主角同甘共苦。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新兴文化不断涌现的今天,经过几千年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这层层汹涌的波涛中传承下去,我觉得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这个各种剧种的小实验,也可以看到年轻戏曲演员的野心,以及制作单位传播民族文化的热血。这一切只是开始。我们一直在路上,对于这种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我们将永远保持一颗炽热的心。

作者:陈文静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晓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