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冷湖星空图,冷湖在哪儿

2023-11-08 09:21 作者:岑岑 围观:

/图片-4月12日拍摄的冷湖黑独山。本报记者陈杰摄

夜幕降临,群星闪耀在冰冷的湖空空,银河仿佛在眼前流淌。半个多世纪前,一群石油人飞过戴岳,冷湖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西北的地图上。现在,又有一批奋斗者来到冷湖,在冷湖与荒野之星空探索中国科幻的未来。

冷湖是奎屯诺尔的蒙古语翻译,意思是“湖水异常寒冷”。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曾经常住人口不足300人,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城镇之一”。

冷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禀赋,成为科幻创作中的想象之源。冷湖科幻文学征文自2018年成立以来,孕育了一大批优质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初步形成了“冷湖效应”。

以冷湖的名义

“眼睛里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草一木,越野车在一望无际的路上颠簸,你甚至可以闭着眼睛开车。”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对冷湖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实地看到“火星”时的感官震撼,是查资料、看照片无法获得的。

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常年寒冷多风,少雨少旱,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里有大规模多样的丫蛋地貌,“像一个外星表面”。

从冷湖镇出发,我们沿着215国道驶入“火星一号”公路,窗外狂风呼啸,雕刻出无数的丫蛋群,形似宫殿、城堡、飞禽走兽。驶出土石山丘,一座由白色集装箱组装而成的营地矗立在戈壁中,让人有置身外星基地的错觉。

如今在冷湖,从火星小镇到科幻之城,废墟、沙漠、天文台、火箭基地,时间的各种元素空在这里交汇,为人们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空。

2018年首届冷湖科幻文学征文,来自五湖四海的投稿络绎不绝。

2019年,土生土长的海西青年科幻作家于坤辞职后投身科幻写作。在查阅国内科幻奖项信息时,于坤偶然看到了冷湖科幻文学征文启事,于是投稿了一篇8万字的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冷湖科幻文学征文二等奖。

“在我完成工作后,我意识到竞争非常激烈。我要经过三轮双盲试验,中国科幻界的‘四大天王’坐上了最后的位子。”于坤说,拿到第一个科幻奖杯让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于坤以“分形橙”为笔名,先后获得科幻银河奖、星云奖、晨星奖。

今年第六届冷湖科幻征文共收到1042篇稿件,总字数超过2300万。《科幻世界》副主编、冷湖科幻文学征文评审团主席姚海军表示,许多青年创作者从冷湖这个奇幻的地方获得了灵感和动力,成长为中国科幻的新生力量。冷湖科幻文学征文也成为国内原创科幻作家的重要创作平台。

自带科幻感的火星小镇

“通过打造科幻IP,冷湖实现了从地下石油到陆地之星空的华丽蜕变,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冷湖科幻文学随笔》创始人之一、著名科幻作家刘这样评价冷湖的发展。

为什么第一篇以地名命名的科幻散文诞生在冷湖?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地质勘探队在冷湖地区发现了油田。各族儿女收拾行囊告别家乡,奔赴戈壁深处,把冷湖油田建成当时中国四大油田之一。据记载,冷湖的人口在最高峰时达到10万之多。

随着油井枯竭,大量石油工人及其家属搬走,冷湖变成了空无人区城市。如今,在冷湖石油基地的废墟中,一排排废墟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段无声的历史。

2015年,时任海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的田彩让来到冷湖工作。“当时冷湖枯竭,人口不断外流,交通通达性极差。”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彩让说,看到冷湖大规模的丫蛋地貌后,他们萌生了发展旅游业的想法。

没有机场,远离大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让投资者望而却步。“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些公司宁愿毁约也不投资,人们缺少一个来冷湖的理由。”田彩让说。

几经挫折,田彩让没有放弃。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曲向东。曲向东,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从事深度文化体验产品设计。看到冷湖的景观照片和视频,曲向东惊叹不已。

“荒凉的土地和多样的丫蛋地貌,这不是‘火星’吗?”结合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正在兴起的“火星热”,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冷湖打造“火星”旅行品牌,用科幻赋予冷湖第二次“生命”。

中国科幻西部高地

“这就是冷湖火星营,中国第一个火星模拟着陆基地。”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振民表示,“冷湖火星小镇”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以科技、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基地,因此火星营地更加注重科普教育。

作为一个深度科幻迷,从事旅游策划行业的袁振民选择从北京来到冷湖。在冷湖,袁振民被称为“火星移民局局长”。她和她的团队参考火星环境,在营地中建造了睡眠舱和指挥舱,并设置了专家设计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教育课程和火星主题任务。

距离冷湖镇不远的黑独山,因其独特的酷似月球表面的黑丫蛋地貌,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打卡。

告别孤独空城市,冷湖迎来新生。

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冷湖赛什腾山光学天文台的选址结果:基于连续三年的观测数据,确认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一个优良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场地。

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后,在全球天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站在冷湖石油基地的旧址上,遥望远处的赛石腾山,一个拥有世界一流观测条件的天文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总投资27亿元的望远镜项目已在冷湖落地,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

“发展科幻产业,冷湖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核心是技术。”田采让表示,为了保护天文观测环境,冷湖已经将17800平方公里纳入了夜星空保护区。

今年1月1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对冷湖夜保核心区的光源种类和亮度以及所有室外固定夜间照明设施的照射方向进行了严格划分和管理。

近年来,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等科幻作品让科幻文学IP再次“出圈”。国内的“科幻热”反映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

“冷湖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浪漫的气质。这里奇幻的地貌非常适合科幻影视创作,是一座宝藏之城。”说起我的家乡冷湖,电视剧《三体》总导演杨磊表示,中国式科幻要反映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要用国人的价值观表达对未来的看法,希望把冷湖科幻文学的作品搬上银幕,让更多人走进冷湖,爱上中国科幻。

博纳影业集团制作总监曲吉晓江表示,冷湖已经成为极具科幻想象的空房间,大量天文望远镜落户。以这片土地为题材,创作出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记者:陈杰、顾玲)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