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和田北京援疆干部名单,2020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

2023-11-07 23:06 作者:岑岑 围观: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2日电题:八千里路跨越二十七年情缘——北京扎根新疆和田援建纪实

新华社记者王、、报道

天安门广场以西8000多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和田,都讲述着北京援建的故事,历时27年。

从1996年开始,北京就把和田的建设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面、准确、全面贯彻党在新时代的治疆方略,坚持“首善”标准,和田地区和兵团第十四师共投入援疆资金192.4亿元,选派干部人才3574名,在新疆实施各类援疆项目1630个。

如今,和田的工业基础越来越厚,稳定就业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民生基础得到有效巩固;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北京与两地的交流交往进一步加强。

八千里山河,隔京而情深。两座城市的“关照”在昆仑山脚下是无止境的。

实实在在的成绩和实际效果:“扎根”的产业带动就业和增加收入

在位于和田的景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缝纫机拉着线在布料上穿梭,制作工作服。土生土长的和田人,1995年后出生的努尔尼·萨汗,一直是这家北京援疆企业的服装车间主任,月收入8000多元。

图为10月16日拍摄的景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服装车间。新华社记者赵旭摄

7年前,这家公司在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如今已建成西北地区第一个全产业链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带动和田地区5000多人就业。努尔尼·萨汗清楚地记得,建厂之初,院子里停放的私家车只有两三辆,现在有上百辆。

工业繁荣导致快速发展。北京依托人才、技术、市场优势,结合和田实际,在疆内外设立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招商工作站,开展招商活动。截至目前,招商引资企业262家,投资额206亿元。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和田县稻香村,金黄的稻子被一片片连片的“阿依旺”特色民居映衬着。该村原名“阿雅顿”,意为“最后的土丘”。生态恶化一度导致“沙进人退”。2021年,在北京援疆的支持下,村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居住环境改善和灌溉系统改造,让他们可以“退入黄沙”。为了铭记北京援疆的真情,全体村民投票决定将村名改为“稻香村”。

如今,结合千年稻作文化,这里已成为民俗旅游村。35岁的阿米娜辞去了镇上服装店的工作,在家做起了餐饮生意。邻居帕蒂米不仅经营着一家民宿,家里还经营着一家刺绣作坊,取名“如意刺绣坊”。她说这个名字代表“幸福生活”。

建设种羊现代养殖基地,推动北京国企落地和田...在北京援疆的帮助下,和田的产业发展充满了新的活力。十年来,北京在新疆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96个,投资46.15亿元,就业8.8万人。

口袋鼓了,这里的人生活更有希望了,“一厢情愿的家庭”越来越多。

实实在在的帮助,实实在在的支持:带不走的团队,才能改善民生。

临近中午,来到和田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的患者和家属依然络绎不绝。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和田市民左日古力感叹说,过去开车去地区医院看病要花40多分钟。“现在不到10分钟就到了。北京有医生,我心里也踏实。”

今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超声科医生张远将诊室“搬”到了北京援建的和田县人民医院新校区。在诊室里,当地医生Guhairnisha站在张远身边,学习如何判断胎盘的成熟度。

10月17日,在和田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北京援疆医生张远(左一)带着和田当地医生为一名孕妇检查。新华社记者赵旭摄

专家援疆,留下的是带不走的医疗队。十年来,574名援疆医生和1083名受援医生结对成为“导师”,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和田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李平说,从2012年开始,随着一批北京援疆医生的接力,医院的临床科室从原来的10个发展到26个,2020年还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医院门诊量增加了两倍多,儿童和孕妇死亡率下降了近50%。

一茬接一茬,对新疆的医疗援助不断开花结果。“第一声婴儿啼哭”来自昆玉人民医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成立于和田市妇幼保健院...十年来,北京市共投入资金23.5亿元,还新建、改扩建了17所医院,改造了33所乡镇卫生院。

1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援建的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校园里的读书声很响。

三年级语文课上,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的援建老师吴静带领学生朗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室一进门,书架上摆满了关于航天史、经典文学、急救知识等课外书。

“老师不仅教课本知识,还让我们多读课外书。”学生麦尔泽耶径直跑到书架前,拿出一本《格林童话》,用流利的普通话说:“我现在已经学会自己写童话了...我写了玫瑰店和一个小女孩。”

北京援疆的老师为孩子们开设音乐、书法、绘画课程。学校专门配备了宽敞明亮的艺术教室,还建了5G全息投影教室,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到现场,让孩子们听讲座。

这所小学是北京教育援疆的缩影。十年来,北京帮助和田新建、改扩建了218所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新增学位20多万个。培训1.6万名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建设昆玉职业技术学院等。

诸多民生领域凸显北京责任: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惠及50万人;支持建设25万套以上安居富民住房和游牧民住房...

真情真意:“润物细无声”的交融凝聚民族团结

“五星出东方,李中国!”今年3月,北京与新疆联合制作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和田首演。在故事的结尾,观众要求演员签名和拍照。

3月19日,在新疆和田,观众在《五星出东方》演出结束后与演员合影。新华社记者赵旭摄

“五星出东方”的线索——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益中国”在和田出土。“我在博物馆看过这个护手,在家看这个剧很亲切。通过剧情,我感受到了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和田观众顾一萌说。

了解文化,绕不开博物馆。走进北京援建的和田博物馆、和田历史文化展、尼雅遗址特展,带观众领略和田作为“玉石之路”、“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积淀。

和田地区博物馆馆长张华杰说,一座博物馆凝聚着一座城市。“它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体验,对于文化点缀和文化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优势,持续推进新疆文化点缀建设。十年来,共投入28.86亿元实施263个项目,促进了当地文化阵地“强”起来、文化活动“火”起来,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同时,北京促进两地交流交往,继续举办“我在北京有个家”“爱祖国进北京”夏令营等各类活动,增进民心融合,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7月30日去了北京,看了天安门广场、天坛、圆明园和国家博物馆。北京真大!”今年夏天的京合恋情给和田县汉艾日克镇五年级学生阿克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北京的大学。”

一批批援疆干部和人才俯下身子,扎根基层,用责任书写了“何晶沈清”。今年刚到和田的援藏干部刘晓,一来就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眼里多了希望和信心,心里多了对国家统一的认同。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更有希望。”

在精河纺织工作多年的和田籍员工古日苏木汗感慨地说:“没有北京援建者,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看他们特别亲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用温润心和沟通,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新华说。

北京援疆暨和田指挥部党委书记李志绥表示,北京将继续坚持“首善”标准,紧紧围绕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务实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加大教育援疆力度,创新拓展智力援疆,深入实施文化援疆,切实改善民生,为和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不断贡献北京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