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马纪末后来怎么得救的,马纪奎简介

2023-11-07 23:06 作者:岑岑 围观: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10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上世纪中法关系破冰先锋》的报道。她的事业曾被巴金誉为“人民友谊的事业”——百岁樵夫马季和她的中国的故事。

今年三月,住在巴黎的埃琳娜·马尔基西奥庆祝了她的百岁生日。一家人都在同一张卡片上写下祝福,除了一个男生用了中文:“生日快乐,海伦。奥古斯丁。”男孩名叫奥古斯丁,今年14岁,在学校选修中文。生活在法国其他省份的他,很少去看望姑奶奶的时候,关于中国的故事总是不停地问。有一次他问:什么是人民公社?

“这个时候,我就讲土改,讲生产队,讲生产大队,讲人民公社……”近日,马继乔夫人在家对记者说。1959年至1965年,她和丈夫约瑟夫·马尔基西奥在中国外交学院任教。回到法国后,她是战后第一个法国对华友好团体“法中友好协会”的负责人。她也是农村经济学家。她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一本专著。

未上锁的教师宿舍门

马继乔夫人回忆说,中国招聘法语教师时,马尔基西奥先生正在写一篇关于中国铁路史的博士论文,他想去中国实地调研。当时中法尚未建交,夫妇俩要在中国驻伯尔尼大使馆办理申请手续。起初,马季樵夫夫人被任命为老师的配偶。“我到中国后不久,我的同事对我说,既然你也有高等学位,为什么不教书?”樵夫马季说:“能干活当然最好。我也不喜欢闲着。我是职业女性。”

1959年至1965年,马继乔夫妇在外交学院教了6年法语。在他们之前,学院的法语外教都是苏联专家,教材主要是官方文件的法语翻译,质量很一般。“这样,学生就不能走太远了。”两人从零开始写最基础的文字。“一个教现在时,一个教未完成的过去时...中国同事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

随着教学的深入,他们发现中国学生擅长背诵,但忽视练习,有些人甚至花大量时间背字典。"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自学法语。"于是马继乔夫妇安排了很多情景对话,由学生表演。他们还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利用好法语报刊。“这是未来的外交官。他们应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掌握法语。”

这些远道而来的法国朋友,总想离中国的学生和同事近一点。马季桥夫妇原本住在友谊宾馆,这是当初为苏联专家修建的。生活条件优越,门口有警卫。“学生不喜欢来,同事也不喜欢来。这不利于教学。”

两人提出要搬到外交学院教师宿舍的“灰楼”,让负责外国专家事务的工作人员困惑了一段时间。"没有暖气和地毯!"外交学院的同事后来告诉马季夫人,请示已发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认为“这对学院只有好处。如果他们后来改变主意,他们可以随时搬回来”。

因此,马继乔和他的妻子希望住在校园里。“楼上楼下,邻居,都是华的同事。那些年,我们宿舍门从来不锁,师生有问题随时来。”

马尔基西奥先生去年去世了。外交学院向他的夫人发去慰问电,评价他们是“上个世纪中法关系破冰的先驱”、“珍爱的良师益友”,“帮助外交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外交战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贡献的外交官”。

人民友谊的事业

1965年回到法国后,樵夫马季将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到法中友协的工作中。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文化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文化之家”。马季樵夫夫人经常应邀讲学,介绍中国,她在法国生活过,感情很深。知名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一年开了5万公里左右”。

势头良好,马继乔夫妇重振了当时几乎停止活动的法中友协。该协会成立于1952年,马尔基西奥先生是创始人之一,马季樵夫夫人后来担任秘书长和主席。为了最大程度地增进法国社会对中国的友好,“我们当时的想法是让重要人物参加友协的活动”。他们专门设立了名誉主席一职,法国前外长莫里斯·舒曼担任过这一职务。

1967年,马基雅维利夫人率法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访华。她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团一起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一张黑白照片中,她站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之间。马季夫人樵夫回忆,当时的情景“很有意思”:毛主席与各代表团只有短暂的交流时间。轮到她时,她注意到这位法国朋友穿的是中国平底鞋,于是友好地开了个玩笑。

在外交学院结束教学生涯后,马继乔夫人多次回国,长期深入山东、安徽、四川等地的生产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她的知识和思想被收录在1982年出版的《中国农村生活》一书中,为法国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季樵夫在法中友协工作的片段,在巴金的散文中也有记载。1979年,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他在《人民友谊的事业》一文中写道,在访问的18天里,樵夫马季“用她的车载着他去了很多地方”。“有时候路挺长的,车经常中途停下来,我们就有机会说话了”。巴金形容樵夫马季和“其他友协干部”是“得不到片刻休息”。

这篇短文收录在《随想》中,书中有很多文字记录了这次法国之行。用巴金的话概括就是:“我们掉进了友谊的海洋。”巴金年轻时曾留学法国,再次访问法国时已是75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季夫人说,当时有人担心她的“法国民用车”对巴金来说“不够气派”,但巴金留给她的印象是“很朴素”。临走时,巴金向樵夫马季赠送了《家》的法文译本,并在扉页上留言:“衷心感谢亲爱的朋友们为我们的来访所做的一切。”

希望中法关系越来越好。

这本署名巴金的《家》珍藏在巴黎马季樵夫夫人的公寓里。这位老人曾经和巴金讨论过小说的情节,但现在由于视力不好,他不能自己看了。在老人们心目中,100岁“算不了什么,我想跑,想听,想看,最想看的就是读书”。

《追忆似水年华》一般人很难通读,樵夫马季反复读过。目前,我的女儿弗朗索瓦丝(francoise小时照看她,她“非常幸运有这么好的女儿”。每天早上护工上门把老人从床上抬到躺椅上,晚上再上门把他抱回床上。

公寓的窗外全是盆花,老人无法完全了解窗外的时事。从收音机里听到今年夏天中国一些地方发洪水的消息,老人想起自己在中国的六年里,也是“年年有省灾”。那时候,生活很艰难。在外交学院,每一张纸都是珍贵的。

如果有机会回国,老人最想去北京。“我有太多关于北京的记忆。”当年在外交学院,京外学生假期一般都留在学校,樵夫马季夫人就和学生们一起出去,“终于和中国有了更深的接触”。

几个节日,她应邀出席招待会,“干练可亲”的周恩来总理“围着桌子举杯,用法语对我们说甜言蜜语”。在工作日,几乎每个星期,她都去看京剧。我第一次在音乐会上听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在北京。正是在1959年,中国交响乐团的前身中央乐团首次演奏了《杯酒》,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给祖国的礼物。老人也想再去一次天坛。"在我看来,这是建筑的完美形式."对于1964年中法建交,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实至名归”。

老人祝愿中法关系越来越好,但又有点担心,因为在当今“越来越个人主义的世界里,合作团结的精神比我年轻时少了。”老人是家里的大姐,现在还有三个弟弟健在。老人弟弟的孙子奥古斯丁有一次听老人讲他在北京的“颐和园”的故事,马上问是圆明园还是颐和园。老人对这个男孩对中国的了解感到惊讶。

老人最初对中国的好感来自于另一个人的记忆,是一个记不清名字的作家写的《中国游记》。但她记得60多年前的一天,“我老公回家激动地说:中国招教师了!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年轻的埃琳娜回答道:“当然,为什么不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