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日本经典动画《起风了》,透过动画艺术,探寻日本动画的起源发展

2023-11-05 23:16 作者:岑岑 围观: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蕴藏冬夏

日本动画的源起与发展

日本动画是在 20 世纪才兴起的,从起步到辉煌用时很短,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世界动画大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日本动画无论是在画面制作,还是艺术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以宫崎骏为首的动画艺术家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日本动画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萌芽期

日本最早的动画片是 1917 年下川凹夫的《芋川棕三玄关》(芋川シュロの三玄関)。

在美国和法国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动画大师北山清太郎和幸内纯一纷纷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先后创作出《猿蟹合战》(猿カニ合戦)和《埚凹内名刁》(埚へこんで名ずるい),他们三人也被合称为“日本的动画之父”。

但是相对而言,早期的日本动画制作粗糙,直到 1923 年金井喜一郎制作出第一部布偶片《姥舍山》(姥舍て山),才使日本动画进入默片年代的黄金时期。

再到 1933 年政冈宪三和他的弟子濑尾光世创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力与世间女子》(力と世の中の女子),日本才开始进入有声动画的时代。

它的产生,使得动画的制作成本幅度提高,而日本当时处于昭和时代,萧条的经济制约和限制了动画的发展,再加上侵华战争的影响,致使最后逐渐衰落。

探索期

战争期间几次的复苏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反战题材的出现才使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这一时期出现了日本首部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动画片,即大藤信郎的《鲸鱼》,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是日本动画界的最高荣誉奖之一。

1956 年大川博组建的“东映动画株式会社”正式成立,日本动画才开始崛起。

在他的带领下,东映动画终于制作出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白蛇传》,并且十分畅销,获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特别奖。

这一时期,由于制作技术与经济条件的限制,其他小公司几乎不能独自支撑起整部电影,这也使东映动画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日本动画市场。

成熟期

1963 年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鉄腕アトム)在日本的上映,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他开发出一套全新的制作流程,即重复使用特定的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成本,也成为日本动画的标准模式;再有他还主张让动画形象融入生活,这就为动画的市场化、商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动画的飞速发展。

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将动画的商业化弱化,而是通过动画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受众,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

他以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想象、唯美的音乐、精良的制作,将日本动画推上世界的舞台。

他让动画的受众不再局限于儿童,而是全年龄段的人,还让每个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观影感受,儿童会被奇妙的构思所吸引,女生会被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所打动,男生则会对其中各类飞行器感兴趣,每个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鸣。

细化期

到了 90 年代,日本动画产业无论是形式还是题材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商业化运作使其产生动画产业链,动画周边的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动画音乐、动画产品也会随电影的播放产生很高的销量,如今,动画产业已经以年收入 230 万亿日元的辉煌业绩成为了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日本动画音乐的源起与发展日本动画音乐的源起

1933 年政冈宪三《力与世间女子》的上映,标志着有声动画创作时代到来。

随后,他又制作了《森林的妖精》(The Faeries of Blackheath Woods),这部动画片被称为日本动画史上的空前杰作。

由于技术原因,动画的声音与画面还不能同步。

直到 1939 年《弁庆对牛若丸》(Benkei vs. Ushiwaka,1939)中完美的配乐使受众印象深刻,获得一致好评。

日本动画音乐的发展

1963 年手冢治虫创作的日本首部电视连续动画片《铁壁阿童木》在电视中首播,获得国内舆论好评。

随后,该片开始走向世界,在欧洲、亚洲许多地方播出。

这是日本动画走上电视的起步,也是动画音乐走上电视的标志,使其开始登上电视屏幕。

日本动画音乐的黄金阶段

在 80 年代,宫崎骏与久石让结成黄金搭档,使日本动画音乐创作进入黄金阶段。

从 1983 年的《风之谷》开始,到后面宫式大部分作品《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两人形影不离,练手创作了众多神话。

尤其是在《千与千寻》中,更是斩获了第 52 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项的动画电影。

久石让作为日本动画音乐的领军人物,在其创作的日本动画电影音乐中,“简约不简单”构成了他的艺术风格。

音乐清晰的主题性特征,使久石让的动画电影音乐与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并且起到了强化主题、深化情节、烘托氛围、丰满性格的总体艺术效果。

他的音乐使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深入人心,他的作品也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动画音乐的标杆。

日本动画音乐的群雄蜂起

到了 90 年代,日本动画音乐进入了群雄蜂起的时代,涌现出众多有创作特点的动画音乐家。

其中,主要人物有:

平泽进(《千年女优》)、喜多郎(《古事记》)、菅野洋子(《攻壳机动队》)、井川宪次(《乱马》)、和田熏(《犬夜叉》)等等。

这里,仅选择其中三位作曲家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是菅野洋子,她是当今日本最有知名度的女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之一。

她主要为日本广告、动画、游戏、电影、电视剧创作音乐。

菅野洋子的音乐风格比较欧美化,同时也不失个人特色,和久石让的音乐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菅野洋子的音乐造诣很深,不论何种类型、何种风格的影视作品,她都能根据剧情、画面所需要的风格创作出契合气氛的音乐佳作。

而且,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南美音乐还是北美音乐,她都能逼真地仿效、创作出来。

这种不受地域约束、天马行空的作风,也造就了她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再次是川井宪次,日本知名的动画片和纪录片作曲家,长期研究日本民间音乐,代表作是《红眼镜》。

早期的他曲风偏古典,直到遇到导演押井守,两人才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

后期,抑、扬、顿、挫、深、厚、雄、浑可概括为井川宪次的动画音乐风格。

最后是和田熏,日本动画音乐和游戏音乐作曲家,代表作有《犬夜叉》、《圣斗士星矢》等。

他的作品多是交响乐风格,并将传统乐器三弦、萨摩琵琶等融入其中,在作品中既能找到交响乐的厚重,又能找出传统乐器的身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和田熏式交响乐”。

日本动画音乐的艺术特征

日本动画与欧美、中国动画有较大的不同,无论是制作还是画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

动画音乐也是,以久石让的音乐为例,在动画电影音乐中,常运用一些特色乐器表现出自己简约的音乐风格;在配器手法上,崇尚使用简洁的音乐织体,钢琴透亮的音色,竖琴如水的琶音,简单的旋律,清澈明晰的和弦等等,都会在不经意间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日本动画是以制作精致而著称的,不论是动画音乐的创作,还是声音的制作,日本动画音乐思维基本形成了一个既定的模式。

首先在声音制作上,重视配音演员的选用;在音效以及主题音乐的制作上,也有自己的方法与特点。

例如,在《千与千寻》中,以一条主题旋律为主线,贯穿全片,开始故事的内容、展开故事的情节、再以此旋律作为故事的结尾。

同一个动画音乐的旋律,用不一样的乐器演奏,就会有不一样的演奏效果,也会达到不同的情景和情绪的表现,进而达到表达影片情感的效果。

其次音乐的运用恰到好处、有张有弛,总在无声处给受众以强烈的冲击。

在什么场景用什么音乐,在日本动画电影中已形成固定的模式。

主题音乐除了在点明主题、概括主题、深化主题时,还会在影片中的重要情节上做变奏、变形的处理,对主题进行变化,使其不断的推动剧情的发展。

例如:

影片《天空之城》第一次出现主题曲《天空之城》,是在少女掉下飞船之后,由交响乐团演奏,奠定情感基调;第二次,主人公掉下铁路桥飞行石突然显示力量时,此时的音乐只演奏了主旋律法的开头部分;第三次……一直到最后一次作为片尾曲再次出现。

这些音乐不追求完整的形式,而是根据影片画面的需要藏头去尾、隐入隐出,采取平静、悠远、超然的音乐风格,在恰当之处点题、暗示、补充、说明,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除音乐外,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做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