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水浒传》:寄托着古代文人的快意恩仇

2023-11-05 07:52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刘勇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一百零八位将军,个个都是狰狞可恨的强盗。宋江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改聚义堂为忠义堂,扯出一面“为天行善”的大旗。于是,一队令人闻风丧胆的强盗转眼变成了华丽,强盗变成了英雄,变成了正义之师。从此梁山好汉名正言顺,人人欢欣鼓舞,士气高昂。如此高超的点画和包装技术,只有头脑聪明的人才会想到。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流氓不可怕,只是怕被教育。”

因此,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灵魂人物。宋江原本是山东郓城县衙门里的一个镖师,一个混迹官场的落魄书生。《水浒传》描写了一个强盗抢劫民宅,横行霸道的世界。各路英雄BLACKPINK登场,武侠剧全部上演拳脚相加,刀光剑影。那些整天摇头晃脑的文人,诗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很少,非常不起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水浒传》中文人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白衣秀士”王伦

水泊梁山建立之初,第一个带领农民起义的寨主是一位学者。他姓王明伦,绰号“白衣秀士”,是个学者。这个王伦本来是个农村的穷儒,大概是因为多年致力于科举,长期考试失败,恼羞成怒,渐渐产生了仇视社会的逆反心理。俗话说“秀才造反,用了三年。”但这个王伦一定要落草,做土匪头子。他率领杜迁、宋万、朱贵兄弟,身后跟着七八百喽啰,在梁山泊称王。他非常高兴。

王伦的好日子,伴随着“豹子头”林冲的到来,岌岌可危。策划叛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暴乱也需要资金支持。王伦背后的大金融家是柴达官。王伦在困境中,得到了柴大官的资金支持,才得以在梁山泊称王。现在,柴大官又推荐了犯下滔天大罪的英雄林冲前来投敌。他有理由拒绝吗?王伦当即答应,安排林冲坐在山寨第四把交椅上。

然而,文人也逃脱不了被自卑支配的命运。敏感的神经让王伦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个末流书生,没有一技之长。林冲是八十万元京师帝国皇军的教头。他必然武功高强,在他身边永远是个威胁。还不如找个借口把他送下山,免得后患无穷。生性多疑,嫉贤妒能,这是文人的死穴。心胸狭窄,懦弱,犹豫不决,王伦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王伦想刁难林冲。借口怀疑他是政府派来的间谍,他不得不在三天内拿出一个“投名状”。也就是说,请他下山取个头。这样,如果他有命案,就有资格上贼船了。当然,林冲没能想出一个“投名状”。即使王伦用路费打发他走,他还是苟延残喘。那个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那你要他去哪里?林冲只能靠别人忍气吞声。在晁盖、吴用、刘唐等七人偷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泊后,他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这一次,王伦又做到了。表面上欢迎晁盖、吴用等人前来投敌。第二天,我立即在水寨亭摆了酒席,为苻坚送行。都说水浒弱,浅水难养真龙。请找另一份工作。他话音一落,惹怒了“豹子头”林冲。他大骂:“你是个嫉妒人才的贼。你不杀他,有什么用!你天赋不多,也当不了山寨主!”晁盖和吴虚伪地互相劝说。杜潜、、朱贵急欲救王伦,被阮小二、阮小五、阮拦住。林冲一把抓住王伦,又骂了他一顿,捅到了他的心口。可怜的王伦立刻倒在血泊中,被刀剑打成了鬼。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要给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学者起名叫“王伦”?王伦的“死”也是不道德的败类。这些落魄文人,平时如丧家之犬,一旦得势得意忘形,就露出了真面目。他们充满了道德,充满了小偷和妓女。不仅是帮别人虐,是心胸狭隘,是缺乏仁义慈悲。可以用无耻来形容。王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施耐庵对这种没有文风的人十分鄙视,并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鞭挞和讽刺。

二、“智多星”吴用

王伦被杀,不过是“智者”吴使用的一两个诡计。王伦死在吴用手里,而不是林冲手里。文人最懂文人。当晁盖等人还沉浸在王伦热情接待的表面现象时,吴用一眼就看穿了王伦的虚伪,看到了林冲的愤怒。吴勇想让这股怒火烧得更猛烈。他想出了一个毒计:“我们等那个年轻的学生说点什么,告诉他那间小屋着火了。”。但林没有被激怒,成功地实施了杀死王伦的行动计划。从此,水泊梁山真正成为了一个英雄的世界。

在梁山的108位将军中,吴用是文人的独特代表,是积极向上的文人典型形象。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梁山伯的军事家之所以叫“吴用”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字。朗朗乾坤,世态炎凉,小人当道,真正有才华的文人没有才华,得不到重用。他们只能和强盗交往,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想看,这是一个多么可怕而荒谬的世界。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诸葛亮,《水浒传》里有一个吴用,都是知识分子和文人的正面代表。

吴用在梁山好汉榜中排名第三,是山东省和县东石村人。他学识渊博,足智多谋,经常拿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他被称为“贾良先生”,被称为“智者”。

吴永生眉清目秀,留着长长的白胡子,举止优雅。平时在有钱人家做私塾老师,是个失意的老师。第十四回吴用首次亮相水浒传。衙门头雷横和“红发鬼”刘唐正在路上苦战。经过50多回合的战争,他们仍然不分胜负。惊心动魄的决一死战,吴勇突然上前一步,冲过去制止了这场打斗。他拿着一条铜链,猛地一拉,把他们分开。两位英雄拦住了鞠,坚定地站在那里。他们被这个文弱书生的气势震惊了。没想到他是个神枪手,还是个武术高手。

刘唐给晁盖和吴用带来一个秘密消息,京官要送一批金珠给蔡公公祝寿。于是他们一起决定大干一场,智取“生育计划”。经过吴用的精心策划,七勇士不流血,巧妙地偷了“生辰纲”,直奔梁山泊。

在古代,拥有陶文、吴略、王佐那样的人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疑是每个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吴足智多谋,广交天下豪杰。正是到了水浒,他才找到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最佳舞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军事家吴用排兵布阵,接连出谋划策:智取生辰纲,用了一系列招数,智取玉麒麟,智取名府,智取文安郡。他不遗余力,为《水浒传》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勇在哪里?什么没用?他文武双全,无所不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就是智慧的体现。可惜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完全把聪明智慧用在了谋略上,用在了人与人的斗争上。全是勾心斗角和恶毒的阴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战争谋略的生动案例,简直就是军事斗争的精彩学习资料。

吴用从一个穷书生变成了梁山湖中第三个山大王,享受着财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感激晁盖和欣赏自己的宋江。就像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一样,吴用也是为梁山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水浒故事的结尾,可以说是英雄穷途末路,一片荒凉。宋江最后被朝廷毒酒处死。临死时还不忘给武圆梦,希望他“忠义为先,为天主持公道,不辜负天子。”不要想着报仇,乱了对朝廷的忠诚。吴用得知噩耗后,决心追随宋江,于是与华容道在滁州南门外的宋江墓前自缢,尸体葬在宋江墓旁。“士为知己者死”,吴用视死如归,可以说达到了江湖儿女忠义的最高境界。吴用的艺术形象应该是作者施耐庵塑造的一个积极向上的文人理想典范。

第三,梁山泊被宋江之所灭。

《水浒传》是一部军人写的书,但这本书的作者施耐庵一定是个低级文人。书中灵魂人物宋江,体现了底层文人的正能量思维。宋江有一套绝妙的理论:“宁可朝廷辜负我,也绝不辜负朝廷。”虽然朝廷对我不公,但我绝不会改变痴心,誓为国尽忠。就算是强盗,也要替天行道,只针对贪官,不针对朝廷。宋江一心投降招安,即使后来被朝廷毒死,也心甘情愿。“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真的没有遗憾。

《水浒传》后半段描写了宋江率领叛军投降招安,征辽打方腊,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过程,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毛泽东总统晚年评论说:“水浒传是投降的好书。做一个反面教材,让人民认识投降派。”宋江无疑成了投降派的代表,水浒的罪人,人们唾骂的对象。这一结论违背了作者施耐庵树立和维护宋江正面形象的初衷。

一向遵纪守法的“及时雨”宋江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第一,对女性不好。在愤怒的冲动下,他们拔出剑,杀死了阎婆惜。二是酒后写歪诗,被指谋反,犯斩首之罪。宋江的所作所为,正是文人的通病:风流成性,不拘小节,祸从口出。被众多英雄救下梁山的宋江,从此自然不甘做强盗。他的理想是忠诚地为国家服务,为宫廷服务。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水浒传才会被他带向不归路。

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虽然痛恨宋江一个人,但并不认同他的“忠义”说教,也不喜欢小说背后的悲剧结局。金圣叹干脆将《水浒传》斩首,只保留前70回并加以评点,被称为“第五才子书”,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当然最后金圣叹也是出自他口的灾难。他因言获罪,被朝廷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并斩首。

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散曲《一朵花》中宣称:“我是一颗不能蒸、不能煮、不能舂、不能炸、不能炒的铜豌豆”,表达了他绝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古代那些特立独行的中坚文人的群像。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随时面临着封建专制的严厉迫害和镇压,根本没有言论自由可言。如果他们不小心,文字狱的灾难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他们对刀愤怒,沉默隐忍,只把理想寄托在《水浒传》中那些身在人间,乐于互相仇恨的英雄身上。

【作者简介】刘勇,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写文史,出版过《文同故事》等书籍。

边肖提示: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并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