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红楼梦的两个章节,红楼梦前几回是序幕

2023-11-05 01:54 作者:岑岑 围观:

不能放弃的部分

《红楼梦》第一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解释了为什么《红楼梦》的创作相当于一篇序言。第二部分讲述灵石入世的故事和入世后经历的传承。第三部分开始讲述灵石在人间的经历。

说起梳理第一个故事的顺序,很多人不假思索就从第三部分开始,直接抛弃了前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序言,确实不属于小说的情节范畴,可以忽略不计,但第二部分是小说情节的正式开始,不能舍弃。灵石被广大大师降格为通灵宝玉,入世。它在小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抛玉、见玉等一大堆情节都是围绕这块玉展开的。甚至神仙的两个化身,和尚和瘸腿道士,都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仙界和凡间有着很强的联系。这部分怎么能舍弃在小说故事分析范围之外呢?

从第二部开始,梳理小说的脉络带来了新的问题。小说以女神补天开始。女娲什么时候开始补天的?修了多久了?这些内容都找不到具体的时间起止。另外,不仅是女神补天,还有一些内容查不出来。比如空 空道士什么时候路过大荒山荒崖上的耿青峰?服务员申英什么时候开始灌溉绛珠草的?灌溉了多久?等一下。

时间和地点、人物、事件一样,是小说、童话、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戏曲等故事型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故事文学不是编年体史书,不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标记。可以用“某一天”、“很久以前”、“一年又一年”、“不知过了多少年”等模糊的时间标记来表达,也能促进剧情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红楼梦》中只有明确时间标记的情节纳入时间序列研究的范畴,而把时间标记模糊的情节遗漏掉,模糊的时间事件也应该纳入时间序列排序的范畴。不管有没有具体的时间戳,都不影响我们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二部分由两组故事组成。第一组是灵石入世的故事,这是整个故事的开始。在这个故事中,广大士子和神秘真人答应灵石入世,“被劫之日”使其“还原本质”,有始有终。《待劫之日》中的“劫”与下文中的“数次、数次劫”的含义不同。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必然的灾难。

第二组其实是整个故事的结尾,也就是灵石入世后的经历是如何代代相传的故事。作者对这个结局的设计非常巧妙。灵石回到耿青峰时,把自己入世后的经历刻在身上,从道士空 空过客那里抄下来,代代相传,再由本书真正的作者曹雪芹进一步加工,编成《红楼梦》。这个故事也是小说的情节内容。如果按时间顺序梳理的话,应该是放在真正的《红楼梦》全书故事的最后一段。

通过这次梳理,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思路是完整的。他原本想把整本《红楼梦》呈现给世人,连灵石如何入世,如何回国都完全构思好了。然而世事难料,真实版《红楼梦》在世界上只流传了80次。这种情况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第三部分从甄的家世开始,提到他的女儿甄今年三岁,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时间。我们在整理带有具体时间标记的内容时,可以把甄的年代作为时间顺序标记。

甄的梦想

第三部的第一个情节是姑苏名门甄午休做梦。作者通过他的梦,讲述了一个无法确定确切时间的故事:申英的侍者每天用花蜜灌溉绛珠草,绛珠草变成了绛珠仙子。此外,为了报答侍者申英的恩情,绛珠仙子也将在侍者申英下凡后下凡,她将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他的灌溉。广大士子和空灵真人决定把通灵宝玉放在侍者申英的躯壳里,让它和侍者申英一起重生。甄也在梦中见到了通灵的宝玉。

甄的梦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第一,所有要下凡的神仙,都要先在幻境中的警幻仙案前登记,包括广大书生和迷雾真人。第二,服务员申英和绛珠仙子转世成为书中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三,通灵宝玉,也就是青脊峰下的灵石,被夹带在侍者申英的尸体里,随他下到人间,也就是贾宝玉生来就有一块玉。第四,灵石入世后,广大士子和空灵真人打算自己下凡,除掉少数凡人。从下面的文章中我们知道,他们来到人间后,是以和尚和瘸腿道士的化身出现在人间的。

这个梦为梳理时间序列提供的重要信息是,贾宝玉和通灵宝玉在这一年同时降临人间。通灵宝玉入世的时间,就是贾宝玉出生的时间。贾宝玉三岁时出生在镇连赢。古代人的年龄是按虚岁计算的,出生年份算一岁。所以,贾宝玉今年一岁。他比甄小两岁。甄就是香菱,后来被薛家抢走了。第六十三回写到,香菱和花袭人、薛宝钗同年。第六次,提到花袭人比贾宝玉大两岁。这并不是说她比贾宝玉大,而是说她比贾宝玉大两岁。然后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

有人认为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一岁,也有人认为她大三岁,这可能是受小说后面部分一些描写的影响,或者出于读者自己的直觉。要知道,作为一个小说家,小说第一遍出错的概率极低。这就像画一个直角坐标系。你必须先画两个直角坐标轴,标出原点,然后在轴上画刻度。轴上的刻度可能不准确,但是原点不会出错。第一部小说中甄的年龄和贾宝玉的出生是设定小说中人物年龄的坐标系的原点。我们应以此为坐标原点计算人物年龄,不应以下文作者个别笔误为年龄依据。而且第一部小说中人物的年龄设定在其他回复中有可以相互呼应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推断,灵石的第二部分遇到了和尚道士,魔玉入世的时间也是在这一年。这个不难,只要把灵石入世的情节和甄印石的梦想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来。当佛教和道教的两位神仙讨论如何将这块玉带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甄的梦想就开始了。他们的谈话与那位大和尚的承诺紧密相连,那就是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两个故事是连贯的,但第一个故事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呈现的,第二个故事是通过甄的梦境视角呈现的。

甄从梦中醒来后,带着女儿上街,遇到了一个跛脚和尚和一个跛脚道士。这说明,广大的大士和空灵的真人把灵石夹带到了侍者申英所铸的尸身中,他们也降了下来。甄当然不知道他梦里的是和尚和道士。

我听一个道士说:“你我不必同行。让我们分手去做我们的事吧。三劫之后,我在北莽山等你,我们一起去太虚幻境销号。”和尚说:“最好的!最好的!”之后,他们走的时候,又消失了。(第一次)

和尚和瘸腿道士约定三劫后重返幻境,回归浩渺书生和神秘真人的神仙身份。这个时间应该早于空 空道士在灵石上记录文字并代代相传的时间。因为三次抢劫的时间都很明确,而且空 空道士路过灵石“不知道用了多少次”,明显超过了三次抢劫。

年前,明岁,一两年前。

在甄设宴支持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发生在元宵节。在元宵节的晚上,连赢走失了,被绑架了。第二年连赢四岁的时候好像丢了,但实际上她五岁的时候就丢了。第四次,我写了贾雨村拆散冯雪两个家庭争夺一个女人的故事。当得知被买的女人是甄时,大吃一惊。

“就是他!”雨村冷冷地说。听说五岁就被拐卖了,现在在卖?"

这就是小说中明确指出的甄被拐卖的年代。贾雨村怎么知道的?显然是苏峰告诉他的。苏峰怎么知道的?很自然地,他的女儿和女婿告诉了他。失去女儿是甄氏夫妇心中难以忘怀、无法弥补的痛。他们怎么会弄错女儿失踪的年份呢?此外,尽管苏峰对他的女儿和女婿很坏,但当被地方法官贾雨村询问时,他不能也没有必要撒谎。他也是甄的祖父。虽然贾雨村是一个坏官员,但他此时刚刚进入官场,他并没有因为第二天上任而变得忘恩负义。他还说,如果要发服务,一定要拿回来。考虑到这一点,他当时一定问过连赢的年龄,这样他就能在过去找到它。

于是,甄连赢的失落就发生在她五岁那年的宵夜。小说第一次从连赢三岁的中秋节写到她五岁的元宵节。只取了一句“闲来无事真好打发时间,转眼到了元宵节”,写得平静从容。

这样一来,有些读者可能会产生很多联想。自从那句“闲来无事真好打发时间,转眼到了元宵节”,时间可以过渡将近一年半。那么,在连赢三岁的时候,中秋宴的故事是否可以认为没有发生呢?你不能。贾雨村出现时,书上说他“进京求名”,“前年来过,又淹死了”。换句话说,连赢出生的时候,进京赶考,去了姑苏,钱用光了,只好住在葫芦庙。中秋宴上,资助甄赴京参加考试,并鼓励他:

“我也希望明天是大年,哥哥快些进京。春一战,必不辜负哥哥所学。”(第一次)

春伟是考试的别称。取得省考后,一般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别在当年秋季和春季举行。“达比”是乡试的别称。“大赛之年”是指省考和考会举行的年份。显然,当甄指的是“明”的时候,连赢已经四岁了,也就是大毕之年。这与连赢出生时贾雨村在京参加高考的时间相吻合,即连赢一岁。两年前,贾雨村因为路费用尽没去北京,错过了考试。这次他不能再错过了,所以他一得到真的资助,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通过对时间序列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因此,甄家的中秋宴是在三岁时举行的。这再次体现了第一篇文字在时间定位上的严谨和准确。

三月十五日,连赢五岁的时候,一场大火把甄家烧成了一片瓦砾场,甄印石只好带领全家住进了田庄。庄里的日子不好过,真只得把田庄折价卖掉,带着妻妾来到代汝州,投奔岳父。岳父对他们很刻薄,甄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住了一两年,饱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他实在混不下去,出家了。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苏峰告诉官员,真印石已经出家一两年了。商务旅行是由贾雨村派出的,他是一个新上任的大法官。贾雨村上任不到一年就被解职了。然后,贾雨村把他的家人送回他的家乡湖州,并自己四处旅行。后来游历未央,成为林黛玉的老师。

在这些事件中,最不清楚的时间节点是,甄印石一家在去苏峰之前在田庄住了多久?

此外,甄在居住一两年后出家为僧。“一两年”是指至少一年以上,可能一年以上,也可能两年以上。由此可见,真出家并非发生在他投奔家人的那一年。甄出家一两年后,来到晋文公国工作。由此可见,在真出家的那一年并没有走马上任。如果读者不关注这两个“一二年”,很容易联想到甄家闭关,甄出家,而在甄家失火的那一年走马上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