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新民艺评丨全本55出《牡丹亭》:当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回归到社会坐标,至美便成至悲

2023-11-04 14:29 作者:岑岑 围观:

整个牡丹亭在完整性和可视性之间做了很好的妥协。

上海昆剧团在五班传承了三代,在整个牡丹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1月19日、20日,整部《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上、中、下三版全部呈现,容量55册。既有传统存折的精髓,也有第一次打磨的新存折,它包含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世代相传的美好爱情,南宋的社会风貌,更有可贵的对生命的奉献。在近8个小时的接力呈现中,观众对《牡丹亭》的故事有了更完整的理解,对汤显祖才华有了更丰富的诠释,堪称“全龙第一成就”。

在上座率有限的当下,能听到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喝彩,真的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观众对整个《牡丹亭》的热情远超想象。戴着《牡丹亭》的创意面具,提着柳枝合订本,买了同步发行的《戴敦邦画报昆曲<牡丹亭>》看一场戏也是传统文化生活难得的体验。都说大家很难调,但《牡丹亭》因为包罗万象,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喜好,真正在大家心中描绘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牡丹亭。

8小时的超长待机时间,在我看来,远远达不到《牡丹亭》的全演时间上限。出于对当代观众观看习惯的考虑,很多副线的剧情一闪而过,如果不缩小,恐怕要三天三夜。在戏剧舞台上,连续演出八小时的戏剧作品并不少见,比如国内的《如梦如幻》,国外的上海《静静的顿河》。《牡丹亭》两天三场的演出节奏能让观众松一口气,但也略微降低了演出的完整性。毕竟,都市人在周末抽出两个黄金时间也不容易。

整个牡丹亭在完整性和可视性之间做了很好的妥协。如果说看剧《静静的顿河》之前最好先看本书,那么整部昆曲《牡丹亭》本身就是对文本的绝佳诠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版《牡丹亭》不用死记硬背,是徐朔方先生注释的。导演郭晓楠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看这个版本的《牡丹亭》是理解《牡丹亭》原著最高效的方式,虽然效率不是该剧的初衷。

郭晓楠在王仁杰先生编的剧本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重新缩减,在原有35本书的基础上扩充了20本书的内容,没有重写一个字,没有多余的一章。比如《春香闹雪》里,让春香带文房四宝,她却带了画眉的螺钿戴、细笔、雪陶文具、鸳鸯砚。陈亮亮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要她带来蔡伦造的纸。这个情节加的很精彩,喜剧的冲突达到高潮。明明是春香,却是杜丽娘自己默许了。封建伦理和终身爱好之间有明显的裂痕。

在现代生活中,拒绝“爱情大脑”的理性言论比比皆是,纯粹的情感体验杜理科丽娘很难找到。汤显祖说:“生而不能生而死者,死而不能复活者,不多情。”既然我们不能死,也不能复活,我们为什么要钦佩杜丽娘的深情?我想,一方面是出于补偿性心理,一个勇敢的闺房女子为我们这样生活了很久,仿佛自己也体验到了心跳的滋味。另一方面是底层存在的意义。当我们审视杜丽娘的社会坐标时,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她是“花一样的颜色”,但“生活就像一片叶子”。

《下本》的推出,把杜丽娘完美的死而复生的爱情变成了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悲剧。全书前半部分仍在描绘两人的“婚姻”,后半部分负责完成“盛世”。转世之后,杜丽娘又陷入了巨大的忧虑之中。她的父亲杜宝不肯认这个女儿,皇权也需要借助一面可笑的镜子来认人。面对柳梦梅的求婚,杜丽娘说“鬼可以是虚幻的,但人必须是真诚的”,并要求柳梦梅获得功名。最后她强调自己还是女儿。各种让人觉得不应该出自她口中的行为,其实都源于她对这段感情合理性的诉求。柳梦梅在杜丽娘的启发下,完成了古代人的生命价值体系,完成了杜丽娘成为“人”后的身份认同,从而在美丽的故事内部,催生了最伟大的维护正义、毁灭人类欲望的斗争。

台湾所有的演员都很出色。由和胡饰演的这对情侣,有着各自的“CP感”,与角色有着天然的联系。罗晨雪二八十岁的少女感,站在舞台上有一种美好的氛围。虽然胡是一个庸俗的学者,但她显示了一个年轻女子的清新和优雅。尤其是她对不同笑声的拿捏非常精准。不同层次的笑、傻笑、笑点与剧情配合得很好,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可以说整个牡丹亭的内涵是古典主义,表现是表现主义。整个舞台延续了国剧写意的极简风格。占据整个舞台的巨大转盘分隔空。随着旋转,变换着闺房、厅堂、花园、地狱等各种场景。台阶像瀑布一样自然流淌,不需要传统的开合场景,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切换。整个舞台除了转盘什么都没有,在三维的维度上给演员的表演留下了一片空白。

当然,也有几个地方让我觉得有点不满意。后方巨大的多媒体屏幕没有加分,风格各异的现代化反而拖累了表演,尤其是大白光照在演员身上的时候。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拍摄剧照,背景几乎会变暗。除此之外,巡警查户口之类的现代词汇偶尔也会出现在石等配角的口中。这样的台词虽然会带来“笑声”,但不能称之为必要。因为全剧出现了很多“搞笑演员”,比如会说四川话的石,还有谭啸“一赶二”饰演大花神之外的女人,就连不苟言笑的在得知杜夫人没死的消息后也爆发出阵阵笑声,演员的表演生动有趣,足以抵御台词难懂带来的厌烦。如果他再为了娱乐而抖包袱,他会很轻松地跳进戏里。

卷首和卷尾介绍汤显祖是《牡丹亭》中的说书人,还原了古代人对这本书的遵从体验。尤其是下卷结尾,和胡在台上手拉手向汤显祖鞠躬,让人感动。所有的演员都站在转盘上,随着音乐消失在幕后。他们不禁期待着下一次会议。一个好的梦想值得做上千遍。就算有醒来的时候,又怎么能说不是下一个梦的开始呢?(赵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