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汉献帝的老婆和曹丕,汉献帝比曹丕大几岁

2023-10-31 21:09 作者:岑岑 围观:

汉献帝剧照

有繁荣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繁荣。在改朝换代、政权交接的特殊时刻,总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曹魏政权取代东汉帝国时,却一反常态。它没有杀人,而是实现了权力的和平过渡。曹魏杀人政权为什么不杀汉献帝?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恢复1000多年前的权力交接闹剧。

195年后,东汉帝国有十四个皇帝。东汉末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王驾崩,曹丕继位。当时虽然南方有孙权,西方有刘备不断骚扰侵犯边境,但难以成气候,撼动大局。当时中原腹地政局稳定,人心坚定,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各种势力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在催促曹丕赶快行动起来,换掉汉献帝。那些曹氏下属也怀揣着权贵之梦,希望能在新朝分一杯羹。于是,不时有人进宫恐吓汉献帝刘勰效仿尧舜的老例,在王维退位称帝。曹丕更是不在话下,再三命心腹入宫。

但刘勰总是哼哼哈哈,既不点头也不摇头。见刘勰装傻不为所动,公元220年(此时东汉已被曹丕取代,刚刚接任丞相,年号延康元年)。12月10日,曹丕终于安下心来,逼迫刘勰直接退位。看到曹丕亲自出马,刘协明白,大势已去,再拖下去也没用。于是无奈的刘勰只好告到祠堂,然后派人去“举行祭典,奉诏”。禅位于曹丕。“(魏)上书辞行”,经过一番虚伪的表演,曹丕登上了范阳阁的禅定神坛,接受了玉玺,戴上了红丝带,也就是皇帝的宝座。后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元年,国号为魏。同时,他也不忘尊其父曹操为武帝,其庙号为毛。后来他封刘勰为山阳公,并允许他在自己的封地进行汉政,建庙祭祀。送刘勰上路时,曹丕还假惺惺客气地说:“你我可以共天下。”

从那以后,杨珊巩留协会和他的妻子曹洁一直在一起唱歌,他们过着善良和爱情的小生活。十四年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刘勰病逝,享年54岁。在当时,这是一个很长的生命,但他的继任者曹丕只活了40年。也就是说,刘勰比曹丕多活了14年。杨珊公爵去世时,魏明帝曹操“便服吊唁,并派使臣护丧”,并专门安排使臣按照仪式参加葬礼。八月,杨珊以汉武帝之礼葬于禅陵,谥号为孝帝。

刘勰死后,因太子早逝,孙继位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卒,之子刘瑾继位四年,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卒,刘秋继位二十年。金永嘉(公元306-311年)被贼杀,国家被排除。从公元220年到公元311年,杨珊公国持续了近百年。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新旧政权更替时,按照一般的惯例,新兴政权应该直接或间接地除掉前任或末代皇帝,斩草除根,以免后患。曹魏集团是一个杀人不眨眼,浑身是血的暴力组织。集团成立之初,就是从杀人开始的。先后平定“黄巾起义”,消灭政敌,央求异己,杀戮屠城,抹黑生命。一路打打杀杀,踩了无数个头登上权力巅峰。然而,这样一个崇尚暴力的血腥政权与以往不同。它不但没有废除汉献帝,其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汉献帝不是一个坏国王。换句话说,他们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而是做了很多当时看来利国利民的大事。比如194年(兴平元年),长安地区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导致土地龟裂,粮食歉收,粮价飞涨,饥荒。看到这种情况,刘勰命令御史侯文开一个仓库来帮助人民。然而,许多饥饿的人仍然因为“粥太多”而饿死。刘勰怀疑侯文贪污公款谋取私利,趁救灾之机侵占公粮,使国家难以赚钱,于是派人取米、豆五升,亲自煮成粥。有一次测试,刘勰发现他们可以做两锅粥。原来侯文作弊了。所以,当侯文要召来打五常的时候,他被排挤出朝鲜,然后重新安排有能力的官员担任救灾大使。很快,长安所有饥饿的人都得救了。再比如,除了董卓,他为“黄巾起义”挺身而出,推动教育,发挥好大臣作用,稳定边境等等。这一系列的“丰功伟绩”不用说,并不逊色于他们的前辈汉桓帝和汉灵帝,甚至比不上东汉的任何一个皇帝。面对一个如此忧国忧民的皇帝,如果杀了他,曹魏政权缺乏站得住脚的理由和现实基础,更难以服众,无论是在道义上、法理上还是民心上。

两位汉献帝都很好的配合了退位的游戏,没有失败。曹丕撕破脸皮的时候,汉献帝虽然内心悲愤交加,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了君子风度。而不是滚来滚去,胡搅蛮缠,对别人丢脸,对别人指指点点,权力交接的游戏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完成。比如先祭祖,报祖,自查,然后,起草诏书,然后,递上玉玺、绶带、书籍、证照。每一步都是按照既定的剧本和剧情,有条不紊,有条不紊,有模有样,把一场悲剧变成了喜剧。

此时,狄咸已经成为过去,咸鱼翻身或者东山再起、反攻的可能性和机会都没有了——它已经成为曹魏政权的现实威胁。狄咸在位期间,三番五次地秘密动员一帮心腹大臣和东汉遗民,千方百计地想除掉曹魏的势力,除掉曹操等叛徒。然而,几次较量都以失败告终,耗尽了他微薄的周转资金和资源,甚至牺牲了第一任妻子黄府和两个儿子的生命。这时,虽然还有一个刘皇叔,一个分不清真假的刘备,他也是远水而渴。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和曹丕都把汉献帝当成了傀儡和玩物,而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真正的敌人和威胁。老虎既然是弱虎,牙齿都没了,连四肢都没了,为什么还要杀它?不如留着当吉祥物和标本。

收买人心的四个考虑。曹丕取代刘勰,说篡权也好,说退位也好,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曹魏政权继承的是一个更小的不完整政权。当时南有孙权,西有刘备。虽然当时还没有正式打出国家的旗帜,但是三分天下,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都虎视眈眈,想统一全国。曹丕作为一个有为或有为的政治家,当然不会甘心做一个二流皇帝,还想收编吴、蜀等地方政府做一个堂堂正正、名副其实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得不做一些表面文章来表现温暖的一面,以此向我们的对手吴蜀政权发出友好的信息,同时向全世界展示魏国的正统和气度。再者,曹丕虽然篡夺了汉室,但当时的东汉政权在世人眼中还是或多或少有些人气的,也就是说汉献帝还有一点剩余价值可以利用。如果此时杀了汉献帝,不仅对本来就不怎么受欢迎的曹魏政权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地主豪绅以及广大民众对曹魏政权的怨恨。不杀汉献帝,既能为新生的曹魏政权积攒一点人气,又能展现一些光彩,为其灰暗的形象增添几分光环。

曹节皇后剧照

最后一点,人性是家庭的约束。当曹操还活着的时候,他有先见之明,把他的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嫁给狄咸做卧底。几经波折,中国女子曹洁终于成为狄咸的第二任王后。令曹操惊讶的是,曹节不仅没有成为他的卧底,反而成了狄咸的宠臣,爱情的俘虏,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爱情戏。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继承王维爵位后,打算取代韩,派使者到宫中索要玉玺。面对面目狰狞、咄咄逼人的曹丕密使,刘协束手无策,自然不敢拒绝,但没想到,此时身为皇后、深陷其中的曹节却非常生气,站出来拒绝交出玉玺。当然,曹丕不会就此罢休。他一次又一次地派使者去索要。曹节知道大势已去,就把使者叫到面前,大声训斥。然后他把玉玺扔在地上,悲伤地说:“上帝不会保佑你的。”

据说,曹节和刘勰来到封地杨珊后,远离政治,投身公益事业。到了封地,曹节看到杨珊的百姓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就鼓励刘勰放下架子,脱下官服,背着药箱,做一名赤脚医生。从此,刘勰终日衣冠草鞋,下乡逐村,用他在宫中所学的医术,救死扶伤,拯救了无数人。遇灾荒,夫妻二人下令减免赋税,与杨珊人民一起,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共度时艰。眼见刘勰甘愿“堕落”,如此平庸懂事,又如此爱着曹节,氏父子又是如何加害刘勰,眼睁睁看着姐姐和姑姑曹节成为寡妇的呢?

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是,曹丕在这之后也来了一次神操作,把刘勰的三个女儿都带着浓重的味道放进后宫,变成了自己的寝宫——妃子。换句话说,此时身兼二职的刘协是曹丕的妹夫,也是曹丕的岳父。如此亲疏,断其筋骨,因此,曹丕或曹操怎敢杀自己的亲人或亲戚?

作者:我们的特邀作者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