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僵尸片不能只看林正英!没看过这5部电影,你不算真正了解僵尸片

2023-10-30 16:34 作者:岑岑 围观: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业出现了一股热潮,人们聚集在一起拍摄奇幻功夫片。尤其是林正英、一眉道人、驱魔警察主演的僵尸先生系列最为出色,从而开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僵尸电影时代”。出身于粉菊花门下的林正英,当时才三十多岁,却能很好地诠释这位长眉“九叔”的幽默与威严。此外,他还经常手持铜剑,以驱邪为己任。他和丧尸打过几次仗,正直让人既崇拜又恐惧。

很多人以为僵尸先生是香港僵尸电影的开创者,其实不然。早在1974年,邵氏就与英国合拍了一部电影《七个金身》,这部电影也被认为是香港最早的僵尸电影原型。后来,经过洪金宝、刘观伟、刘镇伟、黄百鸣和叶伟信的加工和改进,香港僵尸电影经历了许多变化。如果你想真正了解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你不能只看林正英的电影。以下五部电影也是不可或缺的。

1.七个金身

事实上,肖和一家英国公司合作制作的《七个金身》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影片将西方吸血鬼和湘西赶尸的民间传说进行了简单粗暴的融合。当中国巫师和金发吸血鬼僵尸站在一起献技时,generate产生的火花相当诡异,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再加上剧本打磨不够,剧情极其混乱,导致票房惨败。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香港几乎没有人敢碰僵尸电影。但就今天而言,这部电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幽灵》系列

1980年,洪金宝得到嘉禾公司的支持,创办了卫星公司“保和影业”后,立即开始拍摄他的开山之作《人鬼情未了》。这部电影由洪金宝执导并表演,由黄盈编剧。灵感来源于他和吴妈闲暇时的一次聊天。影片中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搞笑场面,也有扣人心弦的打斗场面。与僵尸、邪恶道士的战斗让矫健敏捷的洪金宝再次展现实力,富有易经文化的减魔片段更能让观众大开眼界。

随后几年,包河趁热打铁上映了吓人、吓鬼等类似题材的电影,“玄幻功夫片”这一流派正式确立。

3.《鬼屋》系列

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还在邓光荣创办的《影子英雄》手下打拼的刘镇伟,受到刘观伟的启发,和好友王家卫合拍了《灵异堂》。这部电影以低成本、高密度段子的制作风格,轻松取得了1000万元以上的票房。影片既有传统港式僵尸片的元素,又将反派的身份设定为抗战时期在香港自杀的日军上校。无论外貌、衣着还是动作都模仿西方吸血鬼形象,可谓中西合璧。

后来他们的续作《幽灵派》不仅延续了上一部的西方吸血鬼元素,还注入了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了打败僵尸,大家竟然都是靠“放水”来完成的。通过这两部电影,刘镇伟和王家卫完全走出了一条与洪金宝和刘观伟民间僵尸电影完全不同的道路。后来,这一创作理念被刘镇伟采纳到《死者之家》和《机器侠》中。

4、《开心鬼》系列

虽然从表面上看,黄百鸣的《喜鬼》系列和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完全脱节,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穿清朝官服的开心鬼的设计,是僵尸电影的参考,但他的脸不再狰狞可怖。相反,他还乐于助人,热心肠,完全颠覆了人们记忆中“恐怖僵尸”的印象。

5、《生化守尸》

随着越来越多僵尸片的出现,以及游戏《生化危机》的影响,香港僵尸片也逐渐开始向“尸体片”方向靠拢和转变,最明显的就是1998年的生化守尸。影片不仅借鉴了杀僵尸的游戏化设计,还融入了“乔治·A·罗梅罗三定律”、生化药水等元素,完美融合了港式特有的黑色幽默。虽然谈不上深刻,但娱乐效果还不错。

进入新世纪后,香港僵尸片虽然以“千机变”系列为代表,但僵尸、吸血鬼、僵尸元素只是点缀,对其复苏帮助不大。2013年由麦浚龙执导的《僵尸》是最具传承性的电影,它成功地唤起了许多影迷的怀旧之情。不过最大的败笔还是日本恐怖片元素的加入,《僵尸已死》的结局也为僵尸电影画上了暂时的休止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