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起跑线》观后感

2022-02-24 21:40 作者:爱好美by 围观:

起跑线——赛跑时起点的标志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名词开始外延为竞争的初始起点。

看印度电影《起跑线》,有些感触。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了让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采取各种办法,挤破脑袋让小孩进一等私立学校念书,不惜假扮穷人,从富人区搬进贫民窟,受人排挤和冷眼,好不容易拿到贫困人家的一个入学名额。意外发现,就连名额也都在作秀,原因是一个学期学费两万四卢币,贫困家庭支撑不了,最后都会自动退学,真是讽刺。

联想到一女性朋友被男朋友打动的原因:男孩说以后要给小孩最好的教育。以及自己,紧绷奋斗的神经,现在是单身无孩状态,却在提前做准备,希望给未来小孩一个更好地教育环境。可,这一切都是教育之故么?

起跑线起跑线,它已经不再是起跑线了,它默默地在衡量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生存能力。影片中男主角的贫民邻居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会教你,因为我经验丰富。我来自贫困家族,我爸爸很穷、爷爷很穷、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这位邻居的“生存智慧”可以出一个《贫困生存宝典》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确实他们整个家族在贫困这个位置深深地扎下了根。家族氛围和位置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人格、性格以及生存方式。像影片中的一等学校,它挑选的不再是人群,而是生存方式和状态。用额外、硬性的标准进行筛选,看起来很冷漠,不近人情,但又有合理之处。我们不甘心地接受的同时,心里难免会失落、焦虑。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与大自然的丛林法则,是否别无差别?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呆在一起,食草动物和食草动物群聚在一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真没错。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接着,二八定律、马太效应又告诉你,这世界的差距正在拉大。焦虑、躁动的情绪四处充斥着。印度的教育问题,拿到中国也一样。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是世界的必然趋势?

起跑线问题恒久存在,也不可消失。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试着想想这问题的背后,什么是重要的?思想观念重要。什么又是最重要的?认知高度和深度。那是不是意思说,只要认知高了、深了就一定可以解决自己小孩的起跑线问题呢?一定的概率上是这样的,最后还得用结果说话——你的能力水平、所处的位置。

成长——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步,就像老年人不可能回到少年的懵懵懂懂一样。发展是必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限的人实现了阶级跨越,真正实现了起跑线的升级,大部分人的成长始终停留在自己以往的路径,周而复始。虽说都是成长,但差别很大。不要说巴菲特大部分的财富都是在40岁之后积累的。在成长过程的状态中,可以瞥见端倪,可以预见未来。适当地被已经实现“跃迁”的人指点,指出方向和不足,很有必要。如果自己的智慧足够,一定要进行日常反思和调整。成长的过程切不可“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结果你会发现走了很多路,也做了很多无效动作。“做对事情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做对事情是方向正确,把事情做好是就事论事。方向比执行重要。还记得“南辕北辙”的故事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坚韧——“你可以消灭它,但不可以把他打败”。一长者说,你现在的人生路径是u型:先是起点看起来很高,接着不断受挫,人生不断地向下走,遇到的挫折足够时,才逐渐向上走。当你站在另一端的最高点,回望过去,你会一身冷汗,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我听完,吓了一跳。回望自己的过去,确实如此。不断地受挫,走磨炼心性的下坡路。终究是年轻人,弯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人的这个弯路时间更短,为未来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也是之间的差距。更有甚者,在这个过程丢失了自我,变得行尸走肉、浑浑噩噩。 这时,你需要坚韧,更需要从心底而出的坚定感,挫折是暂时的。人生该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 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总结、吸收经验和教训,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元认知能力——时刻监视自己在做什么、所处的位置、为什么这么做,其结果会如何,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很多人说:“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挺荒唐的。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既然知道了,还做不好,那就是没真的没想明白,没有把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现自己只是肤浅地了解到。人类这复杂的动物,非常微妙。有些人想明白了,就去做了;有些人想明白了,不一定会去做。之间的差别在于“监察部门”,也就是元认知。需要监控:目前的情况,了解自己的状态,之后怎么去做。发现自己说了没执行,就让自己去把这件事做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