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今日头条

2022-03-20 08:00 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围观:

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今天《中国教育报》公布了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TOP10!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作者:楼宇烈

在《中国的人文信仰》一书中,楼宇烈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文信仰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价值关怀乃至现实意义,强调应该探求合乎东亚文化传统的宗教学理论,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体悟、反省、阐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人文通识读物。

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中,树立中国人的思想信仰

杜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面对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全球化的交流带来社会巨大变革,我们在享受更快、更新、更多样、更便捷的物质福利的同时,自我的失落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的最大困惑。“我们享受了物质,丢掉了精神”,“我们征服了自然,丢失了自信”!对此,我们不得不反思,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找寻自我,回归自我?如何抚慰内心,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如何应对生活日新月异下,道德原则的坚守?

在《中国的人文信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8月版)一书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先生,以通俗而平和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与特征;在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释中国思想和内涵的同时,全书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特点为出发点,以多元的视角,从为我们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细细品读,本书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中国的人文信仰》作者楼宇烈

第一,立足中国文化,运用中国方法,中国逻辑,循序渐进地从中国文化的根本上阐明中国人文信仰的核心要义。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以中国文化的基本要义为出发点,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鬼神”“宗教”等基础概念、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人文信仰的内涵、特征。其后四章,楼宇烈先生充分结合当下人们所面临的时代发展、文化碰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秉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的中国智慧。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第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寻找并提炼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理论论述和实践经验,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探索,为调解当代的困惑,给予思想的引领和方法的借鉴。

楼宇烈先生多年深耕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研究,全书贯穿始终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宝藏,为世人提供了丰富地可资借鉴的观念和思考。作为文明与文化高度发达的四大古国之一,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既有“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家国情怀,亦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风骨;既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与担当,亦有“克己复礼为仁”的自我约束。不外求、不跟风,和而不流、刚健有为,传统君子士大夫的精神品格,为我们今天明道正谊,完善自我,树立榜样和典范。

中国文化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万物唯人为贵”,就是说人作为天地之间可贵的存在,要自觉提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能动性。中国文化认为,人有礼、义、廉、耻,强调人的信在于内,在于己,要内求。佛教提出“依自不依他”,“自性自度”,就是告诉人们要自作主宰,要反躬自省,要自觉自律。常言道“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中国文化所重在己之“道义”,惟求自我的付出与问心无愧。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本为出世法,却有着积极入世的精神:佛陀深感众生之惑于爱欲,沈于苦海,因而起慈悲心,发愿誓欲“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度尽无边之众生。入世的“人间佛教”,亦是我们当下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共同责任。

《中国的人文信仰》读到此不难发现,楼宇烈先生所提出的“信仰”,非谓依靠外力、拜倒在神佛脚下的信仰。这里所提倡的人文信仰,是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要义基础上,提出地符合中国文化和精神特质的“人文的信仰”:“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以人为本,人文化成的人文信仰。这其中,既强调“为仁由已”,“崇礼明伦”的自我自觉地道德提升和精神追求,亦包含“自利利他”、“上学下达”的为众生服务、为社会奉献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第三,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直面科学与信仰的当代矛盾,直面中西文化、宗教的碰撞,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引导我们从根本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探索中国人的根本精神和价值追求。

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很多人把它看作深刻却又难懂的学问。然而,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资深教授,楼宇烈先生用亲切而生动的语言传递给我们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和思考。儒、释、道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的哲理、思想和思维,正可为当代的矛盾和困惑,当代的自我认识、群体发展和社会构建,提供多元的视角和思维方法。

例如在“人文信仰的价值关怀”中,面对人生的起伏跌宕,悲欢离合,曲折坎坷,运用佛教提出的“缘起论”,“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道家提倡的“天地合气,物偶自生”,这些观念和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面对世事的“无常”,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屹立于广大天地。

后疫情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道家提倡“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推自然之势”的思想观念,处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调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只有“执中和”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期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透过中国千百年来,儒、释、道在思想、文化、生活上的交流与融合,所体现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你又是你、我又是我的尊重中融合,融合中发展,正是中国文化“会通和合”的思想和思维,亦是对当代人面对多元文化、多元思维交汇下树立自我意识、自我立场的启示。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第四,在知行合一认识论和实践论思想的引导下,提倡以“诗书礼乐”作为实现“化成天下”、“移风易俗”的实践论方法和途径。倡导我们以艺术的践行作为方便法门,体悟人文信仰,践行人文精神。

古人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以“诗书礼乐”艺术的方式实现“人文化成”在中国有着良好的传统,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烈先生提出,“传统中国艺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陶冶性情、潜移默化之中以助理想人格的完成”,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要发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美育功能,让艺术的修养同道德境界的提升密切联系。“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既为道德境界的提升,寻到以艺术来践行的路径;又为艺术精神的充实,寻到以道德品性为旨归。由此,在艺术实践中陶养性情,安顿生命,构建人伦有序、和谐安宁的良好社会秩序,是对“中国的人文信仰”最好的实践和体悟。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国家奏响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号角下,《中国的人文信仰》无疑是对中国文化自信、传承、弘扬和当代继承的最好展现。可以说《中国的人文信仰》是真正意义上,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用中国观念、中国思想、中国方法,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伦理和精神内涵的一本书。

中国人文信仰的践行,是中国人道德品性回归自我的前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文化屹立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人为本的人文信仰和理念,更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思想的丰富和贡献。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荐书

中国的人文信仰

作者:楼宇烈

《中国的人文信仰》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