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炒股高送转的技巧

2022-02-24 17:32 作者:斗牛财经 围观:

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美]彼得·林奇

5月下旬以后,上市公司将进入分红实施密集期。下周250家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涉及送转股391家。

但随着这几年监管层一直打击高送转炒作。同时,在“面退”高压之下,高送转也进一步遇冷。那么面对高送转的股民,该不该参与投资炒作?又该如何排雷呢?

今天,斗牛君就和大家来一同探讨下——高送转。

什么是高送转?

前一段时间,斗牛君为大家整理了除权除息的概念:《除权除息的意义何在?一文读懂》,那么了解过除权除息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利润分配中主要就包括这三种类型:现金分红、盈余公积转股本(送股)、资本公积转股本(转增股)。送股和转股两者都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都是增大了总股本,而稀释了每股净资产。

高送转是指送红股或者转增股票的比例很大。

高送转条件要求上市公司在近两年有较高的业绩增长预期,最好能以30%以上的速度持续高增长。因此并不是所有参与股利分配的企业都能被称之为高送转。

另外,高送转股还有一个“填权梦”,就是股票价格重新涨回除权前的价格,实现超高收益。因此,高送转能够成为焦点的主要原因还是迎合市场的概念炒作。

斗牛读财 | 填权行情即将启动,如何排雷高送转?

高送转真能实现超高收益吗?

从高送转的本质来看,它确实是一个向市场传送的利好消息。大部分投资者就会接收到这家公司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市场对“高送转”题材开始追捧,也能对股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投资者有望通过填权行情,从二级市场的股票增值中获利,从而受到更多投资者的追捧,达到了炒作的目的,股价也会随之上涨。

因此,在董事会公告“高送转”预案前后,几乎每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上扬甚至翻了好几倍,部分公司凭借“高送转”题材站稳了百元台阶。

但是,伴随高送转概念的炒作,这里也成了内幕交易的重灾区,短线风险巨大。

这里面会出现几个情况,投资者需要理性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高送转背后的真相。

1.虚假信息

事例1:2007年7月底,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关于A公司将推出中期“高送转”方案的传闻,部分投资者利用传闻炒作公司股票,导致A公司股价三度涨停。A公司随即公布半年报,但并未如期公告“高送转”方案。A公司半年报披露后,股价连续两日大幅下跌。

提示:中小投资者在面对市场出现的“高送转”传闻时,不宜盲目轻信,一切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为准,警惕不良分子利用或制造“高送转”传闻牟取利益。

2.“高送转”的背后

事例2:2007年8月B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B公司发生巨额亏损,但仍推出了中期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增10股。在此之前,B公司股价异常上涨。而方案公布第二天,就是B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且控股股东已计划出售股票偿还债务。B公司推出大比例送转方案,存在配合控股股东高价减持股份的嫌疑。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和质疑。

提示: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高送转”预案时,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进行“高送转”的真实目的,综合考虑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股本规模、股价、每股收益等指标后分析“高送转”的合理性,警惕上市公司出于配合二级市场炒作,或者配合大股东和高管出售股票,或者配合激励对象达到行权条件,或者为了在再融资过程中吸引投资者认购公司股票等目的而推出“高送转”方案。

所以,一个业绩良好且不存在重大内幕交易的企业,高送转确实可能成为一个获益的时机。但是,如果“高送转”的背后暗藏其他玄机,一些中小投资者就很容易落入陷阱,变成“接盘侠”。

本周有10家公司将高送转

近年来,受监管升级等因素影响,高送转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据Wind数据统计,2020年报两市4140家公司有2916家推出了分红方案,涉及送转股391家;如果按照高送转标准(10送转5股),仅128家,占送转比仅为32.737%。

本周即将分红股权登记的250家公司中,盛视科技、南大环境、铂科新材、广和通、金丹科技、中船汉光、世名科技、康华生物、狄耐克、古鳌科技10家公司达到高送转标准(每10股送转5股)。

本周进入送转股权登记的公司如下:

斗牛读财 | 填权行情即将启动,如何排雷高送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