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西瓜炒股的故事(炒股赔钱的悲惨故事)

2022-02-15 16:51 作者:西瓜乔子 围观:

说来惭愧,这件事我觉得挺丢脸的,想了想还是分享出来给大伙吧,顺便讲讲我的投资历程。

我初次进入A股是在2015年,没有赶上那一轮大牛市的上涨行情,最终站岗成为勇士,亏了2000多元。

对于一个手头贫瘠,依靠生活费和写稿费赚钱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天崩地裂。

2015年8月,我买了2个比特币,那时是232美元一枚,几个月后涨到300美元忍不住抛售……之后的故事再也和我无关。

17年毕业,进入了被社会毒打的迷惘阶段。

从19年开始,我就有意识地理财,在深入评估自己的投资风险偏好后,我拒绝了各种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手段,不碰P2P、币圈和股票,只专心定投指数基金。

全程傻瓜式操作,抄大神作业,也就是找五六只状况良好、有百亿规模的基金,然后每周定投,一个月投四次,加起来1万多元,长期坚持下去。

就这样持续了两年,平均年利率是8%,已经很不错了。

但没有经过股票市场一轮完整毒打的我,总有点天高地厚,低估了A股的凶险程度。

为了不被割韭菜,我这一次做了不少功课,各种学习钻研,看K线理解什么是金叉死叉换手率,什么是震仓追高逼空死多,一步步读懂公司财报。

一切准备就绪后,2020年下半年,我踏入股票市场,先去美股买了许多中概股,那时涨势惊人,账户一度浮盈10万美元,忍住了没卖。

接着是A股。

我在2020年12月底,一次性买入五粮液60万,持仓价290元,然后很快就涨到了315元,及时撤退,赚了5%。

然后是迈瑞医疗、伊利股份、智飞生物……来回折腾几次后,短线操作成为我的激进风格,经常满仓梭哈,金额越玩越大。

2021年春节结束后,白马股迎来集体崩盘,当时对我来说还好,只小亏了2万,因为当时是轻仓过节。

不是不亏,时机未到。

在我的信念里,五粮液350元,贵州茅台2600元,是一个旗帜标杆,越往下跌越是机会,那时的茅台可是天天喊着冲3000元。

在股价不断下跌的过程中,我逐步建仓,也就是最深不可测的左侧交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接玩崩。

我没想到会这样一直亏下去,A股一度浮亏30万,美股也跟着亏,当时中国互联网企业集体崩盘,两个账户加起来亏得更多。

万幸的是,我没有碰教育股,不然血本无归。

我买的许多传统白马股,像贵州茅台、五粮液、顺丰控股、恩捷股份、恒瑞医药、比亚迪、立讯精密、通威股份等等,全部在跌,跌得我没有脾气。

其中像比亚迪、恩捷股份、凯莱英、隆基股份等下半年发力的牛股,我虽然买了,但没拿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飞走。

我完全知道它们的潜力,非常有信心,是可以拿得住的,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面前——这些不是闲钱。

现实中,我迫切需要一大笔资金来买房,而且和卖家的合同签订好了,所以当时的心态比较焦虑。

在反思反省的过程中,我决定割肉,为自己的鲁莽买单。

比亚迪我买了30万,180元的成本,割肉后,股价涨到300元;

恩捷股份我买了20万,120元的成本,割肉后,股价涨到290元;

我非常看好的宁德时代,4月底买了50万,360元成本,割肉后,股价涨到630元……

谢谢关心,敲下这段文字的我已经古井无波了。

这样一顿操作抛售,我A股浮盈的钱全部浮亏,再从浮亏变成实亏。

虽然最终依靠基金账户勉强平账,但美股账户的钱平不了,现在算下来,扎实亏了20万元。

20万,亏得好,亏得妙。

9月开始,我认真复盘,总结自己的投资生涯,重新规划,并制定了两个铁律:

1、永远不做短线,不盯盘,不花时间在选股上,彻底摆脱情绪波动;

2、理财只能用闲钱,也就是五年内用不到的钱。

基于这两大铁律,以及我的低风险偏好,我将理财资金分成了两份:

20%资金继续投资我看好的成长性企业;

80%的资金,全部买五大银行股,也就是工农中建交。

为什么呢?

它们五年前的股价和现在一个对比: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五大行的股价基本没有变化,有的甚至还跌了,要炒这些股简直得不偿失。

但我仅仅为了吃股息,吃银行分红,所以不看重它们的股价波动。

什么是股息率,什么是分红率?我在这里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某支股票的股价是100元,每年每股可以盈利10元,并拿出5元分红,分红率是50%。

至于股息率=分红金额÷股价,也就是5%。

再简单点理解,股息率=年利率。

我买了这家公司100股,每股100元,总成本1万元,每年每股分红5元,总分红就是500元。

问题来了,公司在每年的除权日,将一半利润拿出来分红,分红那一天势必会造成股价波动。

也就是股价100元,每股分红5元,股价只剩95元,当天要下跌5%。

此时我手里仍然有100股,每股95元,总市值变成9500元,账户里多了500元现金,加起来依然是1万元,表面看上去,好像不亏不赚。

要注意,如果这家公司业绩稳定,盈利逐年上升,明年或许能分红6元,那么我持有的100股,就能分到600元现金,股息率(年利率)就是6%。

如果公司业绩继续上涨,利润增多,我的股息率会越高。

大家都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会趁着股价下跌时买入该公司股票,从而拉回股价,回到100元每股。

我再列一种极端情况:

假如这家公司碰上黑天鹅事件,股价瞬间从100元降到10元每股,我趁机抄底,用1万元买了1000股,并预测明年的每股分红是6元。

那么我以1万元成本买的1000股,明年所获得的总分红就是6000元,股息率达到60%,持有两年直接翻倍,之后都是稳赚。

也就是说,股价跌得越厉害,我进场买入获得的股息率就越高……前提是,这种股价暴跌90%的公司,不要有什么巨雷,可以雷到退市那种。

大致总结:

1、分红不看股价,只看我手里的股票数量。

2、股价跌得越厉害,股息率越高。

接下来,我们看看A股高股息率的公司有哪些: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名列前茅的公司,股息率都高于7%,尤其三湘印象的股息率是14%,如果它每年都保持14%,那么你只需要持有七年时间,就等于赚翻倍了。

可没有任何人保证,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能持续稳定,每年能保持这么高的股息率。

这里面还有一个悖论:

1、每年愿意将赚到的钱拿出来进行大额分红,而不是继续投入生产研发,往往说明这家公司没有什么前景;

2、或许会有极少数公司,每年能保持稳定的股息率,只是反映到股价就是常年不变,一潭死水,比如五大行的织布机行情。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景非常好,每年还高分红,那么肯定会有大量股民买入,一起推高股价,导致股息率越来越低。

先入场的股民肯定开心,既可以维持原有的高股息率,又可以考虑将股票卖了赚差价,横竖不亏,进退有余;

而后入场的股民,再也不能买到极其便宜的筹码了……或许这些股民也不在乎那点股息率,他们只想着赚股价差。

这大概也是A股大部分散户的特征(包括我),看不上每年稳定的股息率,而是盲目追求股价差,追求那种过山车式的涨停板。

再来看看五大行的股息率: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交通银行股息率最高,有6.85%,意思就是,如果我按照今天交通银行的收盘价4.61元买入,那么每年的固定年利率就有6.85%,这是真正的高收益低风险。

而且随着交通银行的稳定业绩增长,每年30%分红率不变的情况下,分红金额会不断提高,股息率不断上涨。

相比之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9%;

五大行三年期的定存利率是2.75%,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只有3.35%左右。

五大行这十几年的营收和净利都保持着稳健增长趋势,纯现金牛,每年的分红稳定在30%,而且可以预估,随着未来养老金的缺口扩大,这个分红率会继续上升。

每年拿到的分红,我会继续买银行股,如此滚动下去,收益会越来越可观,而且因为持仓市值大,我可以进行打新额外赚取收益。

我不必担心它们财务造假、业绩造假的问题,更不会担心何时倒闭……这就是为什么民生银行的股息率有9%,我却不敢买的原因,说到底它还是一家民间资本设立的商业银行。

我选择了五大行的高股息,就意味着我已经放弃了它们的股价成长性,不关心它们的股价波动,毕竟股价再怎么跌,我的持股数量可没有任何变化,更不影响分红。

暴跌了,我趁机多买进筹码;

暴涨了,说明牛市真的来临,连五大行的股票都能起来,这时候我反而要考虑立即抛售,落袋为安,等低位再进场。

进可攻,退可守,我目前正在践行这种理念。

今年7月30日,交通银行的股息率达到历史新高——7.36%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我错过了这天,因为到9月份我才正式梳理自己的投资路线。

9月28日,我一次性买入60万交通银行的股票,股价4.47元,当天的股息率是7.02%。

之后我会密切留意五大行的股价走势,只要哪一家的股息率突破7%,而手里又恰好有闲置资金,我会一次性买入。

我也更期盼大熊市的到来,这样银行股才会被打压,筹码就会更便宜。

另外要说一下,目前股票分红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持股少于一个月,需要补缴红利的20%税款;

持股大于一个月少于一年,补缴10%的税款;

持股大于一年,免征税。

看吧,国家都在鼓励大伙长期持有股票,别三心二意地进进出出,到时一顿操作下来的收益还低于没有买股票的人。

如果你没有多少时间理财,没有时间看股,不懂理论,没有高收益野心,厌恶风险,又有一定量的闲置资金,不想存银行定期,那么与其追涨杀跌,还不如直接买五大行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记住,一定是长期不用的闲置资金,这是我的血泪教训。

你理财的资金只有闲置不用,才能笑看股海沉浮,看庭前花开花落,卸载掉软件从此不再牵挂。

最后我想说。

有一种观点是劝年轻人不要过度理财,因为基数太小没有意义,还不如多投资自己,多赚钱多开源。

但我是持保留意见,因为我太了解年轻人是如何投资自己的,买各种华而不实的设备、报各种高大上的割韭菜课程,最终往往是钱没了,人也学废了。

在家锻炼身体,完全不花钱;职场多提升,提升不了就跳槽;多看书增长知识,买书的钱花不了多少。

谨慎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年轻人就该多存钱,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理财路线。

另一种观点是鼓吹复利神话,只要每年的收益率保持在15%,坚持相当长的时间,财富的增长叠加就会非常可怕。

幻想是挺美好。

但几乎没有人能稳定做到每年15%的收益率,可能头一年赚到100%的收益率,接下来几年都是负利率,平均下来是15%。

人们以为的每年15%收益,是一条平滑向上的曲线,其实是过山车一样的地狱路线,对心态的折磨非常恐怖。

以五大行目前的股息率为基准,任何大于7%的收益产品,都必须承担血本无归的惨痛结局。

大家需要衡量考虑,自己有没有承受的胆量,有没有哪怕亏损完了也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底气。

我没有这份胆量,所以我会将大部分闲置资金都买入银行股,老老实实地吃股息。

我不想花过多精力在这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上。

今年炒股我亏得一塌糊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