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大部分炒股赚不到钱(炒股根本赚不到钱)

2022-01-10 22:19 作者:小白理财课 围观: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聪明的投资者》

研究者发现:在 2014 年牛市初期的上涨中,大部分投资者减少了股票持仓。这也不难理解,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能解套,那肯定是要落袋为安。

可到了牛市顶峰前的那几个月,眼看着市场不断上涨,大量投资者按捺不住,重新入场,买在了高位。接下来,牛市结束,市场转头向下。短短几个月内,人心惶惶,很多人都选择了「割肉」离场。但是很显然,在牛市顶峰附近进场的那些投资者,无论选择卖出还是套住不动,都亏损了很多钱。

不只是股市这样,基金市场也是如此。

大部分基民都是在市场刚开始上涨时赎回,又在牛市顶峰附近大量申购

我们把这个原因称之为:人没有直接感知事物价格的能力。

人对绝对数字的感知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尤其是对一些本身就很难估价的东西。所以人对一个东西价格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绝大多数人,是无法给市场、企业或者股票正确地估价的。

由于金融市场「边际定价」的特性,在极端的时刻,你看到的价格往往是最不懂这个东西值多少钱的人定出来的。

这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小区有 100 套房,那么在二手房市场上,肯定不是时时刻刻都有 100 套在交易的,可能有 10 套就很多了。这个小区几个月之前平均价格可能是 5 万一平米,但这个时候,突然有两套房以 6 万一平米的价格成交了,你猜小区业主觉得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一定是 6 万而不是 5 万。换句话说,是刚刚交易的这一两套房子的价格,决定了整个小区房子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边际定价」。

而股票市场也是一样的。在市场极度狂热的时候,是谁在拼命买入呢?

一定是最不懂一支股票多少钱,觉得用 100 块钱买价值 30 块钱东西也没问题的人在给这个资产定价;同样,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很多人愿意以 30 块钱的价格卖出其实值 100 块钱的资产,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价格,就是这些人决定的。

股价是由什么决定的?

股价 = 价值 × 估值

假如你购买的股票价格上涨了,那么这部分上涨,可能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第一个因素是内在价值的提升,这既可能是因为企业经营增值的过程中赚了更多钱,也可能是由于融资、增发等引起内在价值突发的方式,第二个因素就是投资者的预期变好,情绪更加积极了。

公司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是难以看到的。它隐藏在公司中,隐藏在经济里。企业家和员工一起,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盈利增长而不断努力,一个一个产品地制造,一行一行代码地编写,一个订单一个订单地积累,这些缓慢的进步造成了公司盈利和净资产的增加。

内在价值是客观的,但估值背后的预期和情绪是我们主观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样,面对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市场,同样的信息,我们也很难做出正确的估值。与此同时,我们的情绪还会被市场的其它参与者所影响,在贪婪和恐惧中切换,而这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行为。

拓展学习: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通常来讲,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被称为“沉锚效应”。

前景理论下的个人选择特性

确定性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选择确定的收益。

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选择“赌一把”。

损失规避: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小概率迷恋:即使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很多人还是热衷于买彩票、买保险。

参照依赖: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某一个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看最终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