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尸骨无存好看吗

2022-03-04 08:47 作者:淘沙观点 围观:

今天推荐两部非常优秀的国产电影,《暴裂无声》和《暴雪将至》,早就想写一写了,原谅我的拖延症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这两部电影在我心目中都是年度国产最佳之一:一部直接正面直击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割裂与冲突;一部以下岗潮时的国企工人为主视角,展示了当时剧变的中国社会。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我有时候写一些意识形态影评总被你们说太“唯物史观”了,我终于等到了这样一部电影,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每一帧每一秒都写着两个字:阶级。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影片的三个主角就是我书里和文章里一直用的金字塔这张图,太典型了:张保民底层人民;昌万年统治阶级(理论上来讲他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统治阶级,但是他在电影中的象征身份、抽象表征就是统治阶级,为什么电影里不能出现真正的统治阶级我们都懂);徐文杰,精英阶层,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金字塔这个象征在影片中也多次出现,放羊娃用石头垒过,昌万年的办公室里也有,大脑办公室那场戏里昌万年就是用的“金字塔の惩戒”一击KO张保民。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你看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取得多好:保民,文杰,昌、万年。电影里还有很多细节都是绝赞,比如那位热心肠的老乡(不好意思我实在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在张保民家喝水的时候随口吐槽:井水味越来越重了(污染);电影开头一镜头,村长往家里屯了一车矿泉水。再比如还是这位老乡,强调两次“羊一只没少”,其实昌万年非要让手下带张保民去见他就很可疑,因为按照他的地位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后面谜团解开了,还是他心里有鬼——类似这样的暗示还很多。羊,也是一种象征符号,就如昌万年所说,羊是吃草的,代表食物链最低端,那么谁在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呢,昌万年呗。吃西红柿的镜头就更直白了,那就是在吸血,“血”还粘在了他的西服上,他又不得已换了一套外皮。

所以我并不同意网上《暴裂无声》不如《心迷宫》的评价,心迷宫的技巧在明面,暴裂的质感在内里。我们下面就来结合电影仔细分析一下昌万年、张保民、徐文杰三个阶级。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正如我前文所说,结合到中国特殊背景下,昌万年并不是纯正意义上的统治阶级,但并不妨碍我们以他为表征进行分析。昌万年的形象直白地告诉了我们来自顶层社会的“原罪”,就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昌万年是比较典型乘改革东风而起的“先富一代”,这一批人多半父母、家族有一定的官方地位,通过“批条子”获得大量物资,这就是当时所称的“官倒”、“军倒”,这便是最早的“X二代”的雏形。到后来,权贵阶层更是明目张胆地通过股份改革白菜价买卖国企、买卖国有矿山、资源,把全国人民三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就这样中饱私囊。或者通过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会记得,当时社会上好多“打假英雄”,94年才有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者血汗工厂攫取利润,为了追求极致利润而造成的矿难,也就近几年才慢慢减少,至于一些黑砖窑、黑作坊的毒瘤,恐怕至今没有清除。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所以马克思就讲,资本的原始积累,从来都是血淋淋的。没有那么多所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财富神话,那都是写进垃圾成功学的毒鸡汤。在市场竞争下的想要积累起第一波财富,要么赶上科技革命的好时候,要么就得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了。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比如上图这位地产商,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拼爹,然而他在自传里是这样写到:

我先后填了三次党员表。当时部队知道我父亲的位置,所以经常让我回北京采购东西。那时物资紧张……我母亲在北京二商局工作,还管供应,所以我经常借这些关系给部队采购物资……我也是第一个用军用飞机倒‘走私品’的。我们等于在‘销赃’……

“管供应”“军用飞机”这在这些上层阶级看来并不是什么“权力寻租”或其他,而是他们“能力”的一种体现。再讲另一个故事,蒋纬国在抗战胜利前夕驻军汉中,他第一时间得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然而汉中的数十万军民对此还一无所知。这首蒋纬国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呢,他拿着本来应该发给士兵的军饷,去汉中市面上大肆囤积鞭炮、烟酒等商品。等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汉中时,这些庆祝的“刚需品”已经被蒋纬国购买殆尽。此时蒋公子高价开仓放货,发了一笔横财。

看这件事,至少蒋纬国已经跟挪用公款、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搭上边了吧,但人家不这么觉得,他自己觉得特别光荣,觉得这是他聪明脑瓜发现的商机。为啥,因为上面这个故事出自蒋纬国的自传,就跟任某强同志光明正大把自己投机倒把写进自传里如出一辙,他们都觉得这是光荣呢。历史的相似往往颇具备讽刺性。这群“上等人”,有着独特的权力、地位和所能动用的资源,但是他们偏偏认为这都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能力之外的资本全是零嘛。昌万年的发家史也不难想象,矿山这种事“上面”的猫腻大家都懂,只是电影里不好拍而已;至于对下他是怎样吸血矿工的,已经有很好的展示了。但他肯定也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还觉得这是“狼性”的体现,这是自己的能力。

换而言之,统治阶级自己即是秩序。

我们再来看这位中产经营徐文杰,俗话说穷文富武,这位文杰兄自然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了知识分子,从而才能变成……统治阶级的传教士。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中间的精英阶层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们必须遵从统治阶级制定的规则和秩序,负责宣扬统治阶级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执行者。这一群体有何特点,就是我们教科书里那句经典的话: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看电影每一个情节都在展现徐文杰的软弱与妥协,这就不用我多分析了。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苦大仇深的劳动人民张保民,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失声。这也是我们底层人民的共同特质。我一直在强调,即便是到了2018年,我国网民数量也只有7.7亿人,看似不少,但你换一个角度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有近50%的人口依然无法使用互联网。我们每天从网上能看到各种冤屈,各种不平,各种舆论事件,但是更要意识到,有50%的底层人口连上网发声这条路都没有。我认识一位朋友,前几年做过农民工维权的志愿者,他说看了那些农民工,真的才知道什么叫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绝望,除了绝望什么都没有。他为啥做了几年就不做了呢,因为他自己得了抑郁症,就是见这些人间惨剧太多了。好在他家庭条件都不错,他父母也支持他,现在在新西兰调养身体。他老跟我说他是一个毁灭论支持者,认为人类这个物种没有希望了,赶紧一个陨石砸下来大家都死了得了。

无产阶级之间的状态,是电影里展现的为数不多人性温暖的部分。比如那位帮忙找磊子的老乡,给翠霞带了他母亲用的药(她们患的是一种病,很有肯就是污染问题);再比如矿上的工人对于保民这位“后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再比如被保民戳瞎眼的屠户,关键时刻帮了保民一把。这个电影的三观就十分正了嘛:其他阶级要么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要么是吸血的恶魔,只有无产阶级是人性之光——这是他们阶级属性决定的。所以说无产阶级只要砸碎了他们的锁链,世界就是他们的。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理论和实践都曾证明过,无产阶级之间更趋向于互助和联合,因为他们除了阶级兄弟之外,已经一无所有。同期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也展现的是同样的内容。主人公一家在上流社会,感受到的只有提防、背后议论与歧视,而在穷人区中,获得了真正人性的温暖。阶级兄弟不但在生活中帮助主人公的点点滴滴,甚至为了主人公女儿上学的学费,不惜在危险的公路上碰瓷,令人为之动容。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具有天然的联合属性(因为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联合还需要先锋队的引导和启发;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农民阶层,虽然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但是依然同样具备这种天然联合的属性。

不过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与斗争是属于矛盾的两个方面,联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的冲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有时候次要方面会转化为主要矛盾阻碍无产阶级的联合,这是考茨基的理论,他认为统治阶级用一些选票加面包就能分化无产阶级。而丧失了先锋队领导的无产阶级往往会在内部的倾轧与冲突中迷失自我,在丛林法则中空耗内部力量。张保民坚持不签署卖地协议,以至于与屠夫爆发了流血冲突,就属于无产阶级内部的斗争。

有一点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电影有一处明的“金字塔”,还有一处暗的“金字塔”——就是他们三个人的孩子。统治阶级的孩子在加拿大留学,完全不用卷入这一场冲突中;精英阶级的孩子被殃及池鱼,但好歹也算有惊无险;底层人民的孩子……尸骨无存……他们三个人孩子的处境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分别是统治阶级的“祸不及子孙”,精英阶级的“祸及子孙”和普通人民的“子孙祸及于己身”。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我跟一位朋友看的这部电影,看完后她有些不太理解,说那个小男孩跟小女孩不是手牵手吗,怎么又死了?这是拍啥啊?我给她讲了半天电影的表现手法,我用《末代皇帝》举例子,最后溥仪拿出了那个他小时候藏的蛐蛐罐,最后怎么又爬出一只活蛐蛐来,怎么可能呢,这就是象征手法啊。同样,小男孩和小女孩站在山头上,看到的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他这放羊娃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了,但小女孩还依然属于这个世界,所以他回到了漆黑黑的山洞,而小女孩从山洞中走了出来。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这个山洞象征的就是死亡,同样昌万年办公室的暗室,也是一个生命的黑洞,导演对这两处景观的拍摄手法是相同的,他们代表的意味也是相同的。

另外一个带有象征性的符号,是带奥特曼面具的小男孩。小孩子的形象,在西方众多文学作品中都非同一般。自从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之后,小孩子经常扮演一些“说出大人所不能说的”这类角色。在《悲惨世界》中,这不是小孩子,这是先知: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同样,在《暴裂无声》中,小孩子也是先知。他在张保民面前痛苦挣扎,用拉弓的动作对着徐文杰。《悲惨世界》中,指出沙威尔身份的是小孩子;《暴裂无声》中,指认昌万年的是小孩子。艺术作品中,小孩子就是用来跟黑暗残忍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中作对比的。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我们再来谈下一部杰出的国产电影: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我之前说过,悲剧从来都分为两部分,悲剧的一半是时代的悲剧,悲剧的另一半是人性的悲剧。

先从时代的悲剧说起。“暴雪将至”的一层含义很明显,就是深刻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在98年前后,我们迎来了市场经济时代最大的改革,具体包括国企私有化、两千万工人大下岗、取消福利分房、社保改革、福利医疗教育改革等,其中许多改革的影响(如房价问题),是我们现在还在承受的。

经济体制变革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影响,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石家庄有过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入室杀人犯,伏法之后发现是来自东北的一位下岗工人;2001年石家庄发生的一起上百人死亡的爆炸案,罪犯是一位丧心病狂的无业人员,走投无路之后决定报复社会。彼时正值我国社会转型时期,2300万工人大下岗所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是无法想象的。受下岗冲击最严重的东北地区,男性青年进入关内充当打手,女性青年从事性工作,犹记得那时候我们那边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说社会四大害是:“**法、**税、东北小姐、黑社会”——后两个都是社会转型、工人大下岗善后不利带来的严重问题,说国家愧对共和国的长子东北地区不是一句空话。那个时候什么KTV砍人、洗浴中心抢地盘械斗等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居民区旁,那个时候居民的治安体验感恐怕并不美好,“深夜撸串”的美好故事恐怕还追溯不到十年以上。

电影中对于时代悲剧的展示有很多,比如一位下岗工人禁不起老婆的嘲讽,一怒之下杀了他,而他们的孩子才上小学。有一句话叫“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有一句话叫“穷生奸计,富涨良心”。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人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结论往往是错的——不是因为穷生奸计,所以那些奸恶之人活该穷,穷死算了;而是我们应该消除贫穷的土壤,让因为贫穷而“生奸计”的人越来越少,这才是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国企改革没有错。《暴雪将至》里拍大国企生活的几场戏非常有感觉:千人一面、运作低效、官僚主义、浑浑噩噩,仔细品味一下艺术作品对于当时年代的真实还原,你就会发现那些体制僵化、思维陈旧的国企真的该改了,不改就会拖累整个经济。大下岗没有错,错在哪里呢,一方面错在对下岗工人的保障问题,理论上来讲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人与国家会达成这样不成文的契约:我为国家工作一辈子,不求丰厚的金钱回报,但是国家也要保障我一辈子,包括福利分房、退休金、福利医疗、福利教育甚至于子女工作的分配。而下岗潮,意味着国家单方面打破了这一契约而未给工人们相应的补偿。这样造成的社会问题是深远的,就如我开头所说,贫穷是犯罪滋生的土壤,受下岗潮影响最深的东北,成为了“小姐、黑社会”的输出地。实话实说,但凡老百姓有的选,他们会选择出卖自己的肉体,做妓女、做打手吗?

段奕宏饰演的余国伟,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小悲情人物。他是国企工厂的保卫科科长,一心想要上进,去“体制”里,但是体制不接纳他。因为这个时候“体制”也有自己的问题了,体制已经不是在一个上升期了,已经逐渐丧失活力、僵化、衰落了。电影里老警察也说了,人手不够,所以他一直不能退休。那么人手不够为什么不招人呢,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像余国伟这样的青年呢?

我们看余国伟,虽然有一些“轴”,但是工作能力有——工友们说贼从他眼皮子底下一过,就会被看出来,也确实展示了他怎样破获物资盗窃案的;工作态度有——积极参与连环杀人案的侦破,几次身处险境,我努力工作想多拿点年终奖,人家努力参与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是想进步,从动机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工作道德有——他徒弟临死前说了,工厂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拿了钱,对物资盗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独余国伟蒙在鼓里,因为知道他肯定不会收这个钱。像这样工作能力、态度、职业道德都齐全的人,作为一个小城市的基层治安工作者问题不大吧?然而他却没有这个机会,他的上升渠道是堵死的。体制的活力在于人才和流动性,不管余国伟适不适合,这么多恶性案件只能死用一个延迟退休的老警察,肯定是体制出了问题。

而余国伟更悲剧的地方在于,不只是上升渠道给他堵死了,反而给他打开了一个巨大的下滑通道。下岗那一段戏拍得特别好,非常有感觉,先是一个空镜头展示出《敦刻尔克》式压抑的天气和环境,然后工厂大门紧闭,数百工人站在大门口,工厂领导开始点名,点到一个进来一个,然后大门上锁,告诉大家以后不要来厂子里了,生活用品会派人送出来。

当急速下滑之后余国伟就有一些病态了,更把进入体制当成唯一的人生希望,而破获这个连环杀人案则是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伴随着人生下滑,余国伟也迎来了人性的大滑坡。

像他这种表现,说好一点就是有社会责任感,说坏一点就是投机钻营,基本上是可以55开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社会要“好”一点,给他一个向上的助推,他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很明显,他生活在一个整体社会处在下行或大变革的时期,他这种边缘人物是大变革恰好要淘汰的对象,他最后一步步滑向深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这个悲剧中,时代的变迁与人性的弱点互为内外因,缺一不可。

在电影中余国伟人性的变化有三个重要的节点,一是为了追捕嫌疑犯,导致徒弟错过最佳救治时间;二是结识了特殊职业工作者燕子,并希望以燕子为诱饵引出连环杀手;三就是最后,误杀了一位他认为的“杀人犯”。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堕落是一步一步递进的,从还算客观的失误,到完全主观的意愿;从尚存一丝善心、悔念,到一瞬间完全的失智与疯狂,余国伟终于迎来了他人性的暴风雪。

暴雪的经典游戏魔兽系列中,有一个经典的人物叫阿尔萨斯,他从一个王子堕落为了巫妖王。其中他堕落的一个节点性事件就是斯坦索姆屠城——市民感染了瘟疫,即将变为丧尸,为了防止大范围尸变带来的危害,王子提前屠杀了全部的市民。虽然的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但王子也逐渐走向堕落,他的灵魂已经受到了玷污。因为他知道,他做的事情并不能称之为“正确”,唯一他所能做的,就是要杀光恶魔、击败天灾军团,为那些无辜的市民报仇。于是他决意北征诺森德,用雇佣兵毁掉了自己的船又杀死了雇佣兵,为了无上的力量拔出霜之哀伤,最终堕落为死亡骑士。余国伟也是类似,最初的执念只是找到凶手,当徒弟因为追捕身亡之后,为爱徒复仇的情感又掺在其中,当燕子自杀之后,他就濒近于疯狂…没有谁是天生的恶魔,他们人性滑坡的过程都是一步一步的。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段奕宏凭借余国伟的角色获得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这可是实打实的影帝;《暴雪将至》也获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可以说影片质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莫言的小说被认为是乡村魔幻现实主义,我发明了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工业魔幻现实主义。这部电影里所展现的晚期工业化风格和末世蒸汽朋克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感觉了,钢铁森林与人性的交织纵横,小城市的没落与小人物的挣扎遥相呼应。若真要说拍工业城市,《暴雪将至》的风格以后绝对是可以用来做参考模板的。

一份迟来的安利:这两部电影撕开了我们血淋淋的社会

工业说完了,再说说魔幻现实主义,里面的几个细节很有意思。首先是一直说要下但一直没下起来的暴雪,直到余国伟出狱后才飘了几个雪花,仿佛这一场暴雪憋了十年。还有就是余国伟回到工厂,说自己是这里的劳模,老工人否定了他的说法,说一来保卫科不出效益,从来没评过劳模;二来97年人心惶惶,没人有心思评劳模。导演设置这个情节的意思,就是为了说明余国伟认为自己被评为劳模这件事是假的,是自己的臆想,跟他后面的疯魔相呼应,是整部电影魔幻的一部分。也印证了燕子对他说的话,大意是我的梦都醒了,你的梦还没醒?这句话看到后面我才明白深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