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黑镜潘达斯电影好看吗

2022-02-28 16:44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啥叫鸡肋剧?

开篇一鸣惊人。

续作持续攒劲。

但渐渐,看它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冲着招牌去,意兴阑珊地回。

Sir要说的是《黑镜》。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不知道多少人跟Sir一样,每当它再出新作,不看心里堵,看了心里冤。

凭借实力重回巅峰,难。

靠噱头,来得更快。

概念营销,没人是网飞的对手,这一次它们又为《黑镜》攒出一套必杀技。

12月28日(上周五),《黑镜》特别版“0前戏”直接上线,还带着一个更大噱头:交互式电影。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国外网友炸开了锅:网飞你玩得太大了!!!

国内网友人声鼎沸:必须科学上网,谁有能用的梯子???

是《黑镜》翻身了?

抱歉,Sir要给这款“游戏”泼泼冷水——

《黑镜:潘达斯奈基》

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先看怎么个交互法——

每当遇上剧情节点,影片会提供两个选择。

选择时没有停顿,画面继续如丝般顺滑推进。

但你的选择已经冥冥中决定了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潘达斯奈基》不仅如此,还要在新格式上玩花活儿——“打破第四堵墙”。

在设定上,你仅是担任“控制者”。

你不用去试着融入剧情“角色扮演”,你的角色就是自己——“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热心网友”。

剧情中,主角会一步步觉醒,发现“自己是被控制着的”。

这时,你就可以选择穿过屏幕,和小哥直接交流。

我在网飞上看着你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够酷了。

网飞借此向你宣布——

“最新主角、观众合拍片,文体两开花,弘扬《黑镜》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大家也真没少赏脸。

发布没到一个小时,片名《潘达斯奈基》,就上了推特热搜第一。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外国网友轰动。

而作为世界仅存的几个看不到网飞的国家之一,中国,网友也跟着沸腾。

微博上不少人图文直播起了收看过程。

也有热心玩家开始给Sir的同行们献计献策。

最近的公众号标题我帮你们想好了

“我们花了20小时,替你找出了黑镜的123456种玩法”

“看不到互动版黑镜?看这篇就够了”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国外网友已经将整个《潘达斯奈基》大部分的剧情攻略做成了流程图,整套流程啃下来,规模大概这么大——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试问:一个让你自主探索,参与其中的影像世界,你该如何say no?

网飞你赢了,至少赢在会吆喝。

这种诱惑Sir难以抵挡,在更换了多种科学上网新科技、搞定网飞账号后,摩拳擦掌地打开了《潘达斯奈基》的播放界面——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说它“革命性”,一点不假。

网飞还在正片开始之前播放教学视频,介绍操作方法,降低观众的适应门槛。

但经过一下午的上手实操、过关斩将、读盘重练、集齐各种结局......

你问最终体验?

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先简单总结一下:

商业上,是一次出色的营销案例;创新上,是一次前卫的影像实验。

但从电影角度,对不起,Sir只有差评。

打差评的,确实不只Sir一个.

网飞刚刚放出资源,豆瓣立刻出现条目,9.0高分开局,接着便一点一点地掉了到7.6(掐指一算还会更低),完成了《黑镜》系列有史以来的最低分。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怕没看过的旁友跟不上,Sir先简单撸一下剧情。

ps.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

虽然不好看,但仍想体验的朋友建议不要服用

主角小史(菲恩·怀特海德 饰),是一名丧穿地心的游戏程序员。

丧,来自童年阴影。

5岁时,母亲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她的死,与小史和父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如今,19岁的小史正在制作一款名为“潘达斯奈基”的游戏,游戏类型直接点题:玩家可以决定剧情走向,开启不同的时间线。

在编写这款游戏的过程中,他的精神状态变得十分糟糕。

不疯魔,不成活。

小史神魂颠倒,尽全力践行着前半句,中断服药、和父亲吵架、和偶像玩儿命......

在这破罐破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一直在受人操纵”的小史彻底崩溃。

最终,参透真相的他,将以“合作”的方式,终结这场悲剧。

怎么办?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操纵他的还能是谁?

就是我呀。

不到五分钟时,我就要做出他的第一个决定:早点吃啥?

你来决定早餐吃什么,如何?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类似如此的选择,还有更多更多。

例如,是否接受制作人提出了开发建议?是否接过偶像递过来的毒品?选择是否毁掉眼前的作品?几乎五分钟一个。

但最终,终将推到逃不过的高潮戏码——

杀了爸爸 or 放弃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只可惜。

人物动机像甲方需求一样改来改去,主题也飘忽不定。

坑越挖越大,却始终填不满,“真凶”永远不现身,真相永远都是迷,完成一个结局,就像是听完一部没讲完的故事。

网飞会在这时亲切地邀请我:再来一遍。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故事别指望讲好了,那“多线结构”呢?

对不起,依旧差评。

在不断尝试与选择之中,剧情都将通向一个黑暗的,却不怎么精巧、没揭露任何谜底的结尾。

所谓多结局,差别也不大:

以“一定会被杀的父亲”和“是否杀掉其他几位重要人物”进行排列组合。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悲剧的源头,Sir只能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总结出来一种:

万恶网飞丧尽天良,聚集吃瓜网友反复虐待青年游戏从业者。

So,没惊喜、没震撼、没反思。

只有冗杂。

在一些营销号上,吹出了《潘达斯奈基》存在着上百亿种可以探索的结局剧情。

但这种花招,就算蒙得了影迷,也蒙不了玩家......

一些零碎的支线选择,只会呼应一些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小联动。

譬如,你选择购买的某张唱片,将会决定之后你的一段BGM;而你在第一次选择的早餐种类,将会在之后以电视广告的形式出现。

这种“控制权”,叫做“你以为你有控制权”。

无可厚非,就算是一款游戏,它其实无关于你做出什么选择,破解什么样的问题,精彩的永远是迷宫本身的可玩性。

不在选择者,在于出题人。

《潘达斯奈基》确实是张开了一张溢出想象力的大网。

但,忘记了想象力的关隘:

重复,是创意最大的敌人。

《潘达斯奈基》最大的问题是,尽管做出不同选择,你也不会收获任何的新鲜感。

以各种姿势跳跃时间线后,是反复上演的一套流程:

要么,去跟偶像带你嗑药(当然你选不嗑也没用);要么,去见心理医生;开发游戏、回忆童年、与父亲吵架、弑父后关进监狱(或早或晚)......

是交互,确实交互了。

但交互碰撞出来的新鲜感=0。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如果把这些“互动”“破墙”的噱头忽略掉,同样是一样的开局,相似的结尾,20年前就已经玩出了好创意。

1998年,《罗拉快跑》。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任务明确:要在20分钟内,筹集100万。

她的尝试,循环往复了三次,用同样的开局冲向不同的运行节奏、冲向不同的故事环境,最终,盼望的是一种不同的答案。

当时没有“互动”方式,却精妙地展示出了一种借由“蝴蝶效应”进阶完成的升级思维——

第一次,罗拉撞见狗,吓了一跳。

第二次,罗拉被狗主人绊了一跤。

第三次,罗拉跳过狗,回头吼了一句。

无关紧要的区别,却能让结果失之千里。

第一次,罗拉被狗吓了一跳,心情有点浮躁,吓到了一个女人。女人各种不爽,喝点酒,被离婚。不久儿子被政府带走,自己变成一个疯婆子,拐走了别人的小孩。

第二次,罗拉被狗主人绊了一跤,鲁莽之下,撞了那个女人。女人特别生气,觉得该买张彩票补偿自己,结果彩票中了大奖,她一下子成了人生赢家。

第三次,罗拉心情平稳,没有撞到女人。女人也心情平稳,注意到一个传教士,听了传教,入了教会,成为虔诚的信徒。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一败涂地→人生赢家→找到信仰归宿的生命大和谐。

是蝴蝶效应,更是一种满足观众(玩家)心理期待的升级。

而这,仅是一个不重要的支线人物。

《潘达斯奈基》呢?

无论多少遍,观感如图所示——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看着好笑,玩一会你就笑不出来了。

网飞攥着你的手,一遍一遍地虐待我们的主角小史,一遍一遍地杀光他身边的人......

被动虐人也就算了,观众还要被剧批判。

直到被我们控制的小史搞砸了一切,然后歇斯底里地控诉起来——

够娱乐了吗?心理变态!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潘达斯奈基》,看似有选择,其实有时只有一条路。譬如,如果不选择“冲老爸大吼”便会直接结束剧情。

而且,剧中已经大方告诉了我们这是网飞设局,操控者也不会拥有决定权。

概念>内容,几乎成为网飞近年来的趋势。

不光是《黑镜》易主之后的口碑下降。

科幻类,像《副本》《科洛弗悖论》,脑洞大、概念酷,不看就馋。

剧情乏力、内容空洞,看了之后索然无味,几乎成了定律。

即便前作一鸣惊人,如《纸牌屋》《十三个原因》《超感猎杀》,续作口碑接连下滑。

玩点“新概念”真这么难吗?

来,让我们回到《黑镜》故乡英国,看看依旧屹立不倒的《9号秘事》。

玩创新,这哥俩是宗师级。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前不久,《9号秘事:万圣节特别篇》自导自演了一出直播事故。

直播的过程中,声音设备诡异地故障了:哥俩原本编排的好戏,在全英国观众的注视下打开了静音模式。

演出不得不中断,BBC官方致歉。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而等到直播画面诡异地切到了化妆间,一场大型真人4D交互式恐怖秀,才刚刚开始。

没有提前吹出来的噱头,却与直播观众有着身临其境般的互动。

社交平台上实时更新的反馈,证明这谎言的成功。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甚至,BBC官推也跟着入戏,跟着装无辜,只是演技略带浮夸:

这太尴尬了,技术人员你们干什么吃的?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比起翻墙还登不上的网飞,Sir向往这样“身临其境”的直播体验。

惊悚程度,随着真实性成倍上涨。

最终哭笑不得的结局,戳破的是持绝对论者的得意忘形。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所有天马行空、假到离谱的奇思妙想,都是为了捕捉到在生活中,被我们忽视掉的真实。

这些真实,总是被“理所当然”隐藏。

科幻制造梦境,是把我们从生活的梦中叫醒。

而眼前的这一款《黑镜》,叫不醒你,只有懵逼。

你说“交互”很犀利?

但交互也分很多种——

有的是水乳交融。

有的只能算,你吐我一泡口水,我吐你一泡口水。

9分掉到7分?给《黑镜》差评一点不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