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冬奥会好看吗

2022-02-26 01:35 作者:淘电影 围观:

喜欢奥运会的朋友大多都知道“埃蒙斯魔咒”吧。

美国运动员埃蒙斯,先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连续三届,在50米运动步枪卧射和步枪三姿两项比赛的决赛的最后一环领先3环、4环、1.6环的大好优势先,分别因子弹打到了其它选手的靶子上、意外扣动扳机、发挥失常而将金牌拱手相让。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重要比赛的意外失败,往往成为运动员终身 的魔咒。

一个以狩猎为生的猎人也会如此,战场上的狙击手同样如此。

无论是夏奥运射击、狩猎、狙击手还是下面这个冬奥会项目,考验的除了平时的训练水平外,对极端环境的忍耐、意志力和与对手的相持力,则是高手之间的分水岭。

心理魔咒,更是大多数运动员绕不过的槛。

但在战场上,这种“执念”,往往能催生出神奇的战斗意志力。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电影《狙击手》,刘奕铁扮演的亮亮,那场狙击作战的精髓,在一个“换”字上。发现小股敌人,狙击手的第一枪的第一个人往往并不致命,目前是战友会拼死相救,如此“围点打援”最大量地杀伤对手。“五连”在出发前便领受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死命令,而受伤的侦察员亮亮,更是“五班”年轻战士大永的同学乡党。

死命令和真情感交杂在一起,就是“执念”,可以成为你的枷锁,也可以激发人惊人的能量。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而在重伤极寒之下,同样是为了“唤醒”这名垂危的侦察员,我方士兵接力吼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雄赳赳、气昂昂……”,无疑也是一种我方的强心剂,带出了电影“不抛弃、不放弃”的小立意,也烘托了“保家卫国”的大使命。

冬季两项是“冬奥会”唯一带枪的项目,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北欧人捕获猎物的方式,中世纪开始,逐渐引入到战争和军事冲突中。

以男子20公里个人赛为例,其中要进行4次两组20发子弹,卧射和立射交替射击,“冬季两项”考验的就是选手动静转换的能力,选手需要超常的耐力、冷静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有素的设计准头,由于冬季寒冷和持续地运动,对人的体力消耗极大,对人的意志也不停的吞噬。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如果一个普通人在地上趴着一动不动能坚持多久,肯定坚持不了半个小时吧。

举个正面的“反例”,专业装备的美军狙击手配备的压缩干粮,一块5立方厘米的食品,就可保证人体18个小时的热量供应。半个饭盒的量够一个人20天左右的热量需求,如此反推,狙击手的极端环境非常人可以想象。

这个项目,不亚于一场雪地中的狙击手对战,因此,常常上演跌宕起伏、反败为胜的大戏。

这些运动员,真正地堪称“老铁”!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冬季两项”,非专业观众,很难从外表看到运动员之间体力、意志、心理和日常训练的较量,明天开幕的“冬奥会”与电影《狙击手》时间重叠,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电影一场雪地中狙击对峙,可以看直观生动的去理解,运动员的难和磨。

反之,我们也检验一下这部电影的成色。

相比于体育比赛,电影和战争中的战士还有勇气和必胜的信念这两个因素。

年前接受采访的张艺谋直言,相比较《长津湖》的宏大叙事,《狙击手》则选择了以小见大,讲述了战争中的无名角落,一个局部的战场,紧紧地抓住几个人物,从细节入手,娓娓道来,......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本片把格局缩小在一场遭遇战,其实是美军给志愿军设的一个套,没有过多宏观背景的铺展,开篇后很快就进入正题,两支狙击小队的对决,节奏紧凑神经紧张。

有点像美剧《黄石》的开篇,由一场车祸开端,直接开着直升机与印第安领土开战。甚至电影的收敛的人物性格释放,刚样的硬核的、主题的带出,含蓄又力拔千钧,甚至山川的气质,都是鲜亮而又可以触摸的颗粒感。

大浪淘沙,身经百战之后,必定是简约和纯粹!

这就是真实感,有内力!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冬季两项”与狙击手一样,相比较速滑、高山跳雪、速滑、冰球这些动感十足的项目,很容易成为无名角落,所好的是电影可以将一个无名的角落,艺术地呈现。

用最简单的剧作——一场狙击战,刻画出最细腻的人物心理与状态。把每个人物放大,这一场战争,对于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高光时刻。

今天的“狙击手”与“神枪手”有着很大的区别,狙击手担负着破坏袭扰、狩猎狙杀、支援掩护和监视警戒等重要任务。一名合格的狙击手不仅要有神乎其技的枪法,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耐力、热情、决心、毅力......少了其中一个都不行。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比赛期间的温度大约在-20℃至-1℃,实际比赛的时段大约在-10℃左右,电影《狙击手》设定的抗美援朝的时间地点的冬天,温度大约在-40℃至-20℃之间,而且保暖措施更不能同日而语。那个年代,即使再厚的衣服沾了雪时间久了就成水成冰了。

“冬季两项”运动员的保暖应该不是个主要问题,但对耐力的要求则也不逊于狙击手。

与“埃蒙斯效应”比较,就是心理的稳定性,或者说抗干扰能力,埃蒙斯没能消融挥心中的念头,无法抵抗来自自身的至暗时刻。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初二看完《狙击手》,如果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导演的驾驭能力做比较,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克制。克制住了战争题材的宏大叙事结构,克制住了多线群像的野心,克制住了煽情的冲动。

前有《长津湖》和剧版《跨过鸭绿江》,还有同档期的自带声势的《水门桥》,转而将视线聚焦于一场狙击战,去繁从简,干净利落。克制之间情绪感染力极强,靠一个眼神、对周遭的描述带出的情感,这样的视听逻辑很纯粹。

回顾张艺谋三十年对各种题材电影,各种艺术形式的驾驭,这种简洁的克制力,恰恰是他赋予战争片张力的底蕴,所谓“克制如处子,张扬如脱兔”。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也期待明天的冬奥会开幕式,会带来怎样的“颠覆,和百年未见”。

假设以张艺谋的这种心理素质,去注入到一个射击运动员的身体,必定也是高手级别。

从这角度,我们再去欣赏“冬季两项”,或有更多理解、启发和趣味。

回到电影《狙击手》,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讲,节奏上可以媲美《红海行动》,相比春节档的其他几部电影,完整度、完成度都非常高。

截至今晚八点,大年初一上映的四大“护盘金刚”,《狙击手》评分最高。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双方狙击战的巅峰对决让整部电影扣人心弦,电影给出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大大加强了本片的戏剧张力。子弹时间更有质感和空间穿透力,剧情有笑点有泪点,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很多战争电影进入“后期内卷”时代,《狙击手》实景效果显得那么自然纯朴,使电影的主题思想更深入人心,更有时代的代入感。这也是《黄石》之所以成为神剧的一张画风。

甚至比去年张艺谋自己的《悬崖之上》更好看。

如果你自己看看演员表,就会发现,张艺谋在《悬崖之上》“乌特拉行动”铺设的悬念,王子阳的扮演者,正是被张艺谋导演选中出演《狙击手》的陈永胜。

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谁更老铁?

有影迷评论说章宇的表演尤为精彩,眼神里几乎带刀。

这就对了,狙击战是战争中的特种作战,讲究的战术战法的“小快灵”,与一击必杀的“稳准狠”。武器装备固然重要,而人的因素,战士的军事技能与战斗意志,以及能否与手中的钢枪做到“人枪合一”,才是谁能在这一方生死场上笑到最后的胜负手。

试试看,把张艺谋的《狙击手》,冬奥会的“冬季两项”的老铁们,一起对照看。

看看狙击手和运动员,他们如何做到:

眼神带刀,心中有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