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棋王好看吗

2022-02-26 01:35 作者:叁宝妈妈 围观:

《棋王》作者阿城,是王朔、陈丹青推荐的‘作家里的作家’。

《棋王》一书由《棋王》《树王》《孩子王》三部曲组合。三个主人公,不同的躯体,呈现的是同一灵魂思想:身处艰难时代,不怨天尤人,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小人物。坚持心中所想,坚守心中初心。

这三个故事曾拍成电影。《孩子王》是大导演陈凯歌在1987年改编成电影。《树王》由意大利导演改编成电影,《棋王》则是在1991年由知名导演严浩改编成电影,由影帝梁家辉主演。

豆瓣9.2《棋王》:小人物也有大作为

一.因棋成王

棋王,讲的是作者在知青下村的火车上遇到王一生。王一生因其对下棋的痴迷,又名棋呆子。当大家沉浸在离别伤痛中,王一生却问人家下棋。在拥挤嘈杂的车厢,镇定自如的下棋。在本篇中,作者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吃,意为告诉大家那个年代食物的匮乏,人们对食物的珍惜。特别是王一生,“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惨无人道”。对于吃之外,王一生的专注都用在了下棋,甚至于,别人阻碍他,他还可以在脑海中跟自己下。痴迷程度可见不一般。更可贵的是如此高手,奉行为棋不为生,棋呆子四处找人下棋,只为切磋棋艺。即便为此错过下棋比赛,宁愿与九人进行下棋车轮大战也不愿走后门。在惊心动魄的大战中,最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为名副其实的棋王。

吴军在《见识》一书中有一句话:“所谓命,就是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棋呆子王一生正是用他对下棋的热爱和对下棋的用心一致,为自己在小人物这个阶层扭转乾坤。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许多人想做又做不到的。

二.树是精神信仰

树王肖疙瘩,是作者在二次知青下村时遇到。肖疙瘩在部队犯错误后留在深山种植,从最开始砍树的树王到后来疑惑“为何要砍有用的树而换上有用的树”。大时代背景下,大家的思想被蒙昧,随波逐流照听照干。只有肖疙瘩,把树当成一种信仰,树在人在,树砍了,人的精神向往就消失了。但肖疙瘩的坚守最终敌不过一个时代的思想。这个故事最让我伤感的。一颗百年大树既然比不上一颗小树苗,多可笑。愚昧蒙蔽我们的良知,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社会上,随波逐流,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心中所想,却不从心出发。我们怕自己的不一样,显得格格不入,我们不敢表达。

豆瓣9.2《棋王》:小人物也有大作为

三.以 人为本

前两篇作者是以一个旁观者去记录,在孩子王中则写的是作者本人在生产队7年后,因上过一年高中被人提报为教师。在教书的那一个月,班上的王福对知识的渴望,让作者看到了孩子淳朴炙热向上的心。在大时代下以服从为宗旨,得知大家不识多少字的情况下,作者没有践行教学提纲从课本上教,以人为本,从基础知识开始,最终逃不过被解雇的命运。在本篇中王福这个孩子让我很受启发。在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不必承受不识字的痛苦,也不用面对贫乏的困境,这是我们的幸运。然而我们许多人对于生活的观察,对父母的对待,对获得一切的付出是比不上认真的王福。

豆瓣9.2《棋王》:小人物也有大作为

本书中没有华丽辞藻的文字,娓娓读来的顺口字迹,让人不自禁对故事联想。有人说,阿城是最会聊天,最会讲故事的人。看阿城的文章,如同听故事。确实如此,文字简短直白,看似平淡如水,实则暗流涌动。连阿城本人的简介,“别人怎么活着他就怎么活着”他从不说自己是作家,即便他已发表了作品,出版再出版到日本乃至世界,他只说自己是个文字手艺人。多么淳朴的一个写作者。明明经历了动荡的峥嵘岁月,却好似说别人的故事般平静。正如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愿意热爱它。”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经历了生活的洗礼,生活虽无忧,心却渐渐被消磨,有时困惑自己要的是什么。想以写作来增值自己,无奈人心太焦躁,太容易受干扰。现如今我们在生活富裕之余追求自己的精神向往,就好像我想写作,总想付出就得到回报,显得急功近利,从最初的我只是喜欢的淡然,变成要超越别人。尤其是我们总说自己超越不了别人,其实,我们自己做不好自己的事,又如何去赢别人。我们缺少的只是像王一生,肖疙瘩,王福那样对一件事情的专注认真,我们做事情想的是要得到回报,而他们是怎么做好。我们缺少的正是他们这种无为之心。

在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莫说小人物只是默默无为,他们所能做的的,正是我们想做却做不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