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镰仓物语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21:41 作者:新民晚报 围观:
《镰仓物语》:日本电影的“妖气”

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看《镰仓物语》,并非冲着黄泉追妻的故事,也不是为日剧群星而打卡,而是被“镰仓”二字吸引。8月份,为看小津安二郎的“无”字碑,笔者恰好探访这里,北镰仓的高坡上,小津隐没在墓冢,面朝向大海,静眺着山脚下的“江之电”绿皮车,一列接一列,挂着铃铛,终日往返于过去和当下。站在半山腰,万籁寂静竟有些恍惚,正如堺雅人所言,这里确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镰仓,自古乃阴阳交地。这是一座溢出时间之外,探入历史深处却不失悠然的小城。伴随着暮鼓晨钟,湘南那条海岸线,从昭和到平成,承接着历代日本人的物哀,串连起无数文艺迷的怀古。近的让人想起是枝裕和,远的是夏目漱石和川端康成。一草一木,皆是物语。在是枝的镜头里,一羽蝴蝶会辨识故人;在川端的笔端,一纸千鹤都通晓情语,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妖气”吧。

有人说,《镰仓物语》有点异类,毕竟不像常见的日式料理。“痴爱”与“相守”的内核,穿着《寻梦环游记》式的温情内衣,套上《哈利·波特》式的奇幻外皮,呈现《捉妖记》式的打怪套路。其实,拍摄过《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导演山崎贵能接东京奥运开幕式的活,绝非简单。在我看来,近年复苏的日本真人版电影,走的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路,故事大多改编自漫画,演员表演近似夸张,制作尽量采用实景,谨慎使用高科技,骨子里依然是不变的“东瀛风”,看日本人对传统的敬畏、对风土的依赖和对死亡的迷恋,你会对日本电影的异质有深刻的体验。

一重体验是原乡。《镰仓物语》的一开场便是丈夫带着新婚妻子返回童年住过的镰仓小镇,驾车一路驶过海街,隐喻着男人娶妻成人后,一定要回家的。镰仓是日本幕府的发源,武士道文化的摇篮,日本人的精神和气质与地理有密切关系,决定了日本文化的接地性,如濑户内晴美的京都,川端康成的雪国,文学之乡和现实之土始终相互映射和影响,犹如《灌篮高手》的“命运路口”,奇幻再天马行空,大都接着地气,即便是虚构的动漫,也有真实取景地。《镰仓物语》中的黄泉之国,山崎贵便参照了中国张家界的武陵源和凤凰古城,可以虚构,但绝不戏说,是日本电影匠人的思维和态度。

二重体验是异境。《镰仓物语》的奇幻在于人、神、鬼和妖合一的大千世界。河童、狐妖、穷神、幽灵、魔物、天头鬼、猪头怪展示了日本文化中对各类怪谈的容纳。如果说《寻梦环游记》找寻的是失落的亲情之爱,那么《镰仓物语》就是矢志不渝地守护爱情。影片展现了5对夫妻的阴阳之恋,这种“人鬼情末了”的爱,在日本素来不是传说,而是传统。日本神道自古信奉“这里是800万神灵居住的岛屿”,和“万物有灵”相对的是“生死无界”。通过人妖偕行,暗喻生命可以轮回;踏上黄泉列车,预示死亡并非终点。怪谈文化的实质是借助神鬼之体,反观人性善恶,通过阴阳相连,解构生和死的意义。

三重体验是逆相。日本动漫文化的奥秘在于逆生长。《千与千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镰仓物语》则描绘了一个成人眼中的童话天堂。电影的人设基本沿续动漫,风格均为脸谱化,男主人公一色实际是个长不大的“御宅男”,写作之余痴迷铁道模型收藏,为了忠于爱好,甚至怀疑婚姻;女主人公亚纪子则是傻白甜型的“美少女”,轻声细语,如同好猫咪咪。以小为美,处处皆见。所有的妖怪都是萌系,可爱、暖心和治愈。即便是最大的反派BOSS天头鬼,也值得同情,它的拼命不过是在充当爱的试金石。

日本电影的妖气,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成熟的童趣,记得木心谈日本文学时,曾经感慨:看日本,真是眼花瞭乱,一目了然 —— 或时而眼花瞭乱,时而一目了然。《镰仓物语》拍得不算完美,却直指源头,十分通透。一副好看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金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