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蝴蝶梦好看吗

2022-02-25 07:14 作者:小朝清风 围观:

1940年,由影坛公认的悬念大师,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劳伦斯·奥利弗、琼·芳登等主演,为好莱坞贡献了一部经典影片《蝴蝶梦》。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这部电影荣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以及最佳摄影奖,希区柯克也凭借这部影片奠定了在好莱坞的地位。

该影片根据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悬疑小说《丽贝卡》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单纯而平凡的年轻女子坠入爱河,嫁入豪门后,本以为从此过上富足浪漫的生活,却发现丈夫的前妻丽贝卡的阴魂始终笼罩在豪宅中。之后,丽贝卡的遗体被发现,一桩命案由此被揭开的故事。

希区柯克用他独特的希氏技法 为《蝴蝶梦》抹上更为浓郁的悬疑色彩。影片悬念迭起,精彩纷呈的情节背后,揭示一个宏大的主题: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使男权社会遭遇了巨大威胁和挑战。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反叛和抗拒男权主义,一场恐惧的男权主义噩梦无法避免。

男权主义即将土崩瓦解

1.男权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克西姆

影片中的迈克西姆是个典型的英国贵族,高贵而富有,还有个仙境似的曼德丽山庄,所有的一切都成就了他传统的男权思维。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他在妻子丽贝卡死后就去旅行,并与温顺胆小的“我”约会,发展到求婚。这个求婚也只是在早餐桌上的问询,因为这就是“我”这种地位的人该得的,如果“我”是上层人士,或许求婚会更正式点。这也恰恰反映出了他的贵族本质,他的求婚和后来对“我”漫不经心的态度都说明他只是把“我”当成他的所有物,用“我”来消缓他的恐惧,他像喜欢杰斯帕(一只小黑狗)那样喜欢“我”。因为“我”是男权社会中所推崇的女子典范,乖顺无知,与叛逆强势的丽贝卡刚好相反。

迈克西姆说过:“我为曼德丽考虑很多,我总将它放在第一位。”这表明他对曼德丽庄园的爱是放在家庭,妻子和朋友之前的。

曼德丽庄园对于迈克西姆举足轻重,超越了一切,爱情、婚姻、家庭都是附庸品。而曼德丽正是男权主义的象征,它牢牢地掌控着迈克西姆的男权思维。

2.男权社会里,女性对于男性生命体验中的双重意义

迄今为止,文字所记载的全部人类文明,几乎都是男权制度之下的文明。因此,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叙事形态都具有男性主体叙事的特征。在这数量浩如烟海的文字与叙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的形象和意义大都是相对于男性主体而设定。

事实上蛇蝎美女与纯真少女,正是这两种基本类型,负载着、呈现了男性生命经验中女性的双重意义。

一如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工作者所指出的,在好莱坞电影中曾长期存在着一种以伪人种学为基础的女性定型化形象:那便是金发碧眼的、天真的(准确地说,是近乎无头脑)性感美女,是男人的梦中情人和理想贤妻,宜家宜室;另外是黑发女人,又称浅黑型女人或拉丁裔女人,神秘、聪慧,可能带给男人爱情与生命的奇遇,却同时可能充满未知的威胁和邪恶。其中最典型的例证,是玛丽莲·梦露和奥德莉·赫本所象征的两极形象。

《蝴蝶梦》里丽贝卡虽然没有出场,但借助第三者之口人物形象素描,她美貌、聪慧、富有才干,性格自负叛逆,周旋于多位男子之间,带给男主耻辱和威胁,令其陷入无尽的噩梦深渊里,不能自拔。丽贝卡是蛇蝎美女的象征。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迈克西姆娶进豪门的第二位妻子“我”,是一位天真无邪的金发女郎,迈克西姆受够了丽贝卡的威胁和挑战,他向往天真善良的女性,来安抚内心的伤痛。“我”虽然出身低微,但单纯而质朴,连“我”的怯弱不自信也是优点,正中迈克西姆下怀,不假思索与之闪婚。“我”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下乖顺温柔的“天使”。

《蝴蝶梦》女主演尚未确定时,男主扮演者劳伦斯·奥利弗向导演希区柯克推荐了费雯·丽,希区柯克没有采纳。拥有一头乌黑发亮秀发的费雯·丽显然不符合天真无知的女主形象,希区柯克启用了金发女郎琼·芳登担任女主角。这条银幕花絮正应了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定型化形象。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好莱坞影星费雯·丽

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是社会的发言主体,女性纯粹只是客体,女性仅仅只是男性的附庸,她们的价值要通过身边的男性才能得到体现,这是生于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3.丽贝卡对于男主迈克西姆来说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丽贝卡出身高贵、美丽动人、才华横溢,与英俊潇洒的豪门富少迈克西姆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然而婚后第五天,丽贝卡就向丈夫提出两人只在公开场合维持夫妻关系,互不干涉对方的私生活。她了解迈克西姆对自己的怨恨和不满,离婚有损上流人士的尊严和脸面,丽贝卡深谙丈夫的心理,他只能无奈接受。

丽贝卡知晓自己已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她告诉迈克西姆,自己怀的孩子会继承曼德丽庄园的一切,但孩子不是他的,以此激怒迈克西姆,逼他向自己痛下杀手。丽贝卡设下的局阴狠毒辣,她的死成为迈克西姆心中散不去的阴霾。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曼德丽庄园的家仆

虽然丽贝卡肉体早已凋零,然而她的阴魂一直笼罩着曼德丽庄园:庄园的景象、室内的摆设、管家和仆人的礼仪规矩等等一如既往;她的意志深深影响着生前接触她的人对她的印象:丽贝卡美丽漂亮,妩媚动人,任何一个男人看到都会爱上她;丽贝卡胆子很大,喜欢开船出海;丽贝卡经营有方,一年内让曼德丽庄园全国闻名,形象俱佳。

丽贝卡的鬼魅身影如幽灵一般缠绕着迈克西姆,使他产生恐惧,精神抑郁,而无力摆脱噩梦的纠缠。

希区柯克运用其出色的希氏技法渲染了噩梦的黑暗色彩。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为了保持原著小说中的黑暗气氛,希区柯克坚持把《蝴蝶梦》拍成黑白片。在影片开头法国南部海滨的一座悬崖上,迈克西姆精神恍惚,整个场景画面灰暗沉郁,隐喻男主的心理阴郁,透不进一丝阳光。在曼德丽庄园里,一身黑服的管家丹弗斯太太面色铁青,冷若冰霜,令新夫人触目惊心、手足无措。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曼德丽庄园处处盛开的石楠花、带有 “R”字母的手帕、丽贝卡的衣服、宴会请柬、小黑狗、大海、海滩小屋……这些众多的意象隐喻着丽贝卡还活着。这些意象时不时地冒出来,干预着迈克西姆新婚燕儿的生活,撕扯迈克西姆的内心,牢牢控制着他的精神世界,使他深陷噩梦的恐惧无处逃遁。

影片的末尾,丽贝卡忠实的粉丝--女管家丹弗斯太太纵火燃烧曼德丽庄园,与庄园同归于尽。曼德丽庄园是迈克西姆最为看重的财产和地位的象征,它的毁灭预示着男权主义的根基正在崩塌。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丽贝卡的"生"与"死"是生命从绚烂走向毁灭的过程,揭示了在浮华的背后,其实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

无论生与死,丽贝卡在与迈克西姆的较量中都是胜利者。这让在男权社会里属于附庸地位的女性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男权主义势必土崩瓦解,男女平等的时代即将到来。

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1.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先锋人物--丽贝卡

在曼德丽庄园,尽管丽贝卡出类拔萃,但她依然被迈克西姆视为“花瓶”的角色,而不是身份等同的妻子的角色。丽贝卡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女人,在那个美丽却缺少温情的曼德丽庄园,丽贝卡感受不到来自丈夫的关爱和尊重,冷漠沉闷的夫妻生活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她的思想开始了转变,由最初对婚姻生活的期待转为绝望,对丈夫的虚伪和冷淡充满了怨恨。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丽贝卡是个性倔强且无所畏惧的女人,她对丈夫的仇恨,继而演变成了对于男性的仇恨。她叛逆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了,她鄙视嘲笑着男权时代的男人,周旋于多位男子之间,与他们调情和寻欢作乐,以此表达她对于男权社会的藐视和嘲讽。

丽贝卡的行为于其说是对于丈夫的报复,更是对那个男权社会的反叛。

也许丽贝卡在身处的时代是被鄙视和唾弃的对象,但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影片借用“丽贝卡”这个形象,表达对于男权时代的不满,也可以说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

女性意识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是女性通过独立思考萌发出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在对自己性别认同的前提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

丽贝卡作为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先锋人物,当之无愧。

2.女主人公“我”从失去自我到认识自我的成长历程

作为影片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女主人公的形象是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她有一头金色的卷发和秀丽的面容,认识迈克西姆时,她还是一个天真羞涩的女孩,行为举止小心翼翼,缺乏自信。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当迈克西姆向她求婚时,她惶恐不安地答应了,成为曼得丽庄园的新任女主人。然而当女主人公随丈夫来到曼得丽庄园时,才发现这里的生活是一项新的挑战。庄园里丽贝卡生活过的印记如影随形,女管家丹弗斯太太轻蔑和陷害她,更可怕的是新婚丈夫郁郁寡欢,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热恋,相反是冷落和发脾气。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女主为了得到丈夫的爱,失去了珍贵的自我。她事事顺着麦克西姆,穿他喜欢的衣服,梳他喜欢的发型,努力地融入他的圈子,不在他面前提到丽贝卡,甚至不提到与水与船有关的字眼,让迈克西姆忘记过去。她以为只要爱他,就能得到他的爱。可实际上,她并不懂得迈克西姆,她和自己的假想情敌丽贝卡--一个死去的人做斗争,苦苦地折磨自己。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在痛苦煎熬的心路历程中,女主开始反省现状,并积极地扭转局面。她勇敢的告诉仆人,丽贝卡已经去世了,她的东西都不用继续保留,还告诉迈克西姆,自己想举办一场大型聚会,让所有人知道她才是新夫人。女主勇敢面对自我,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当女主与丈夫的一次谈话中得知,丈夫并不爱丽贝卡,她内心逐渐摆脱了自卑,充满了自信,再也不会被他人所左右,也不会再胡思乱想,她对自己的爱情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直到丽贝卡的真正死因被揭开,女主在陪伴丈夫接受调查的过程中表现出坚毅和果敢,成为丈夫坚强的精神支柱,她赢得了丈夫的爱和信赖,内心的自我获得了成长。

曼得丽庄园的一把火摧毁了过去,消逝了心中的阴影,当然最重要的是女主破茧化蝶,迎来了自我的成长,坦荡的和爱人在一起。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3.文学和电影艺术对具有抗争意识的女性的维护和重新解读

在漫长的文学和电影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女性曾是被男权主义所蹂躏、所侮辱的集体,曾是被文学和艺术所忽视、所误读的对象。然而在女权主义的视阈中,女性形象必须重新解读,或揭露男权主义的暴力,或歌颂女权主义的反抗。一切文学艺术行为和结果都要符合女权主义的阐释标准。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爱斯梅拉尔达和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其中塑造了爱斯梅拉尔达这一美丽绝伦、纯洁善良,并且具有丰富意蕴的女性形象。爱斯梅拉尔达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抗争意识的女性,突出表现在她对爱情执著忠贞的坚守和对教会势力迫害的绝不妥协上。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简爱

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当代历史社会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拥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女性——简·爱,她内心渴望自由平等,性格坚强不屈,敢于挑战命运和抵抗。

好莱坞电影《蝴蝶梦》:男权主义的噩梦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郝思嘉

十二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乱世佳人》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经典之作。影片塑造了一位骄傲任性、果敢坚毅、敢爱敢恨的“乱世佳人”郝思嘉,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挑战传统旧观念,追求经济独立,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意识的光辉。

女性主义理论,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女性主义理论已历经漫长的发展,由最初萌芽到后来激烈反抗,十分艰难。正是在这样情况下,出现了很多揭示女性在争取权利过程中不懈努力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其中奥斯卡获奖影片《蝴蝶梦》贡献了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对于引发观众思考女性的权利,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女性主义,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结语

《蝴蝶梦》是一部经得起时光打磨的好莱坞经典之作,如果仅从表层解读这部电影,观众看到的或许是颇具悬疑色彩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浪漫爱情故事,但如果展开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会看到社会男女关系的复杂性,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潜在的主旨:妇女在作为从属等级时,并不是被动的,妇女也有可能瓦解乃至于颠覆男权的支配地位。

在男人占据绝对统治的时期尚且如此,一旦男权有所削弱,社会将趋向于文明健康发展,并且适当解放人性,妇女的地位就会被推到奇迹的高度。这是导演希区柯克想通过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我们也会更加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斩获多项奥斯卡大奖。

望我们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从中获取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