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一站之隔电影剧情「分析」

2022-04-22 19:41 作者:商业街探案 围观:
小旅行社有多惨?她扮成玩具熊上街拉客,还赔光婆婆的卖房钱

探案 | 以为加盟的网站能给流量,却只能扮玩具熊上街拉客。

都说疫情重创了旅游业,但其实在疫情前,很多小旅行社的生意就已经在悬崖之上了,比如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多余:从毕业起就开始做旅游,在2017年时,看到某老牌头部旅游电商放加盟的消息,就心动了,想自己当老板,开个旅行社门市。

那个时候,旅行社也正红红火火,王多余琢磨着,凭着自己10几年的从业经验和大牌旅游电商的加持,怎么也能做出个名堂吧,结果发现:选址、人流、员工管理……到处都埋着大雷,自己挨个踩了个遍,好不容易把学费交完,有点盼头,疫情却来了……再次印证了那个至理名言:千万不要卖房创业!

开实体店铺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找地方招客人。第二是管理好员工服务客人。在这个上篇,我们会讲述她选址、引流上的挫折和努力,相信不止对旅游从业人士,甚至对所有做实体零售的创业人,都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加盟很烦:交钱的时候事儿少,选址的时候事多

王多余是个行动派,一旦决定了加盟,就立马雷厉风行的筹备起钱来:要说加盟费其实不贵,大概也就是四、五万元,但是考虑后续的房租、装修、人工、运营成本,要启动,三、五十万是跑不了的,王多余和老公的积蓄不够,怎么办呢?

于是王多余和老公商量,婆婆在老家刚卖了个房子,有个几十万房款,先借过来,保证一年回本,连本带利归还……当然,几年后婆婆哭天喊地的要钱,指着王多余说媳妇败家……那就是后话了。

和品牌方签约时,还有个小插曲:品牌方要求和加盟商签个年流水的kpi,说是旅行业惯例,流水签的高,奖励和补贴(比如装修)就越丰厚,当然,达不到也要罚钱,王多余琢磨着第一次创业,谨慎点,签了个最低流水……结果后来连最低流水都完不成,那也是后话了。

总之,交钱签约一切顺利,就等选址开店,万事大吉了。可是在北京扫街找店铺,顶着6月份的大太阳奔波了一周后,王多余和老公得到了一个结论:在预算范围内,想在北京五环内找个好门面,不可能!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品牌方要求:铺子不能低于50米,而且有门店保护,10公里内不能同时有两家门店,这增加了找门面的难度。另外,门店也不是越大越好,大门店门店虽然有广告效应,看着气派,但要么租金太高,要么远离人流旺地, 旅行社门市还是要深入社区接地气,方便做好服务才行。

既然什么信息和准谱儿都没有,王多余索性走出门去逛逛,顺着大街看到租铺子的电话她就打过去问。考察了一星期,他们认清了一个事实:月租金预算两万以内,在北京五环内找不到好铺子!

这话怎么说呢?

五环内的商场或超市边动辄一个小小的铺子就要两三万的月租金,楼层还不一定好,如果是商场还有不菲的进驻费、统一规则的装修费……但还别说,贵也租不上,那时候北京城正在治理封墙打洞,很多街边店铺要么没了,要么可能今天开张明天被关,那些人流旺、又没有整治风险的街边旺铺,都是一票人抢着租,根本轮不到自己的啊。

写字楼的铺子也是同理, 王多余打听到,虽然写字楼的铺子租金便宜些,但是那些一层好铺早就在建楼的时候,就被内部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了,怎么可能轮得到自己。接盘捡漏的机会也不是没有,但是转让费10万起步, 怎么消化的起呢?

官司很难:店盘下来了,证下不来?!

垂头丧气的王多余转而寻求中介帮忙找铺。

兜兜转转之后,王多余相中了北京四环附近一个高档小区旁的洗衣店。

从消费能力来分析,这里靠近朝阳公园,是名流巨贾常住的区域,房价虽然一平米就要十万起,但是听说入住率在80%以上,还以业主自住为主,附近的业态也不错,连小区门口的超市都是进口超市。

更重要的是:房租在预算范围内。(可惜的是她当时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房租低是有原因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地址却被品牌方的工作否决了!理由是位置不够显眼,门口是农贸市场,与品牌调性不符。显然,对方想要的是具有广告效应的店铺。

王多余气炸了:先不说那种店铺我根本砸不起,合着我加盟你们是为了给你们宣传吗?

两方利益点不同,互相僵持不下。王多余磨破了嘴好说歹说,品牌方才做了让步。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装修了,而品牌方的工作人员这时候提议,因为暑假马上到来,必须抓住这个旺季,所以证照手续要加快,同时进行。

办证的时候,品牌方的工作人员发现证照办不下来,因为办证机构表示房产证有问题。具体有什么问题,要王多余自己去查。

王多余赶紧去联系房东:

第一次去问,房东说房产证没问题。

第二次去问,房东说房产证没问题。

第三次去问,房东说房产证没问题。

……

王多余懵了:没问题怎么会办不下证呢?无奈的她,找了一堆七大姑八大姨一堆的关系一打听才明白,房产证上的房东,是一家国有公司,已经更名,所以王多余要提供新的房产证去办证才行!

可是和王多余签合同的房东,实际是三房东,这家国有公司的大房东实并不同意三房东转租,所以三房东无法提供最新的房产证,王多余的店根本办不下证!

等这一套搞清楚了,装修也完成了,十几万白花花的银子出去了!怎么办?

王多余不得不硬着头皮一边联系律师,一边和房东谈判。经过一个多月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僵持,房东亮出底牌:只能承担一半的损失,其余的不管。王多余被逼的不得不退店提起诉讼。

好不容易找到的店址就这样废了,启动资金也少了一半。王多余不再敢去找中介,开始了自己大海捞针的寻店历程。经过换店面这一折腾,原本能租预算一万五的店面,现在王多余只能用一万左右的预算来找铺子……

慢慢的,夏天的旺季错过了,十一的旺季过去了,直到冬天,王多余才在五环附近的一个商场背后,找到了一个不是那么火爆的商业街,租到了三楼的位置——可能您要问为啥是三楼不是一号楼呢?因为她这时候只租得起三楼了啊。

把之前从店里拆下的装修材料、美术字都用上,省钱再省钱,从简再从简……王多余终于在年关之际开始了试营业。当王多余把旅游彩页铺满展架,把大红福字贴满玻璃窗,一个喜气洋洋的新旅行社门市诞生了。

小旅行社有多惨?她扮成玩具熊上街拉客,还赔光婆婆的卖房钱

虽然位置有点偏,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王多余相信好事多磨,她乐观的认为自己一个资深旅游人一定能让店里生意红火,客人不断。

人流很少:所谓的品牌方导流根本靠不住

前面说过,王多余最终选定的店铺,所在的商业街就有点偏,偏偏还是三楼,想自然吸引人进来,很难。但王多余想的是,除了自己直接从业那些年,积累了一部分老客户,可以试着挖过来外,可以多管齐下,解决人流问题:

1、店铺虽不在商场内,但商场可以设置指向标和方便通道,可以把附近小区的居民和消费者引过来。

2、品牌方的App可以提供支持。

3、出去做促销、做异业合作,总有的是办法。

但是王多余直到开业才了解到,自己先前的估计太过于乐观了!

先说商区的自然人流问题。

这个商业街本来是火过一阵子的。

在前一年的夏天,商业街的物业允许在商户在一层搞夜市,每天晚上来吃夜宵的附近居民也是络绎不绝。但是夜市产生的油烟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反感。

夜市被举报关停,整个商业街也跟着整改,元气大伤,等王多余在这里开店的时候,丢失的人气再也回不来了。

至于指望商场引流也完全不靠谱,事实是,商场不捣乱就不错了。

开业后,王多余才了解到,原来商场和商业街是两家不同的物业公司管理的,虽然同属一家总公司,但两家是死对手。

为什么呢?

话说当时商场和商业街同时开建,总公司为了使两个商业体都能卖得好,就希望两者能形成资源互补的关系,要求商场不得招商餐饮类的商家,商业街则以餐饮商家为主要招商对象。

但近年来电商的兴起,实体商场的生意越来越差,来逛商场的人越来越少,商场开始着急了。

穷则思变,商场经过一系列考察后,决定把亲子类场馆和餐饮业作为搞活商场的两项法宝。这一变动倒是确确实实达到了效果,也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后面商业街的生意。

商业街的商家们联合起来抗议,最终商场以补贴的形式,补偿了商业街餐饮商家,结束了纠纷,商场当然是心有不甘的,此后别说和商业街共享客流,通往王多余店铺的通道就三不五时的被封上。

别说人,鸟都飞不过去!

商区不行,王多余就只能把希望放到品牌方App上。

她积极的按规定提交了各种材料审核,希望店面能够出现在App,但是等了很久,王多余依旧没能从app上搜到自家的店。

第一次咨询,回复说门头不符合要求。我改!

第二次咨询,回复说美术字不符合要求。我改!

第三次咨询,回复说店门口的照片不符合要求。我改!

……

当王多余满目泪花儿的终于在app上看到自家店的时候,半年时间悄然流逝,而由此带来的流量也并没有王多余期待的那样奔涌,稀稀拉拉有时让人几乎遗忘曾有过这样一个引流渠道。

王多余只能自救了!

拉客很累:除了扮演玩具熊,还要给早教班送礼

转眼间,就到了2018年的春节, 这时候店里结束了试营业,商业街也迎来了回京的上班族。如何以最快最省钱的方式让大家知道这里新开了一家旅行社门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预算紧张让王多余伤透脑筋。

但王多余还是下了血本,她用一个月的店租金租下了整条商业街把头最显眼最贵的广告牌。夜里亮灯的时候,即使在商场边的主路上也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这块广告牌!

小旅行社有多惨?她扮成玩具熊上街拉客,还赔光婆婆的卖房钱

广告牌的效果是有的,整个店里再也不用没完没了的和电话过来的客户解释店铺怎么走了,只是和投入的资金比起来,引流的效果性价比太低,用了一阵子就停了。关键是,品牌方又不出这个钱,自己继续做,等于是拿自己的钱给品牌方宣传,是不是傻?

王多余只能加大地面促销力度,但是和物业报备的时候,王多余发现了更可怕的事儿:

物业居然有自己的旅行社资质!

等于说,物业自己做整个管辖区域内包括小区的旅游业务,出于利益保护,物业不允许王多余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

这时候,王多余的斗志反而上来了:

附近那么多小区,地铁一站之隔的地方也是小区集散地,自己就宣传不了?活人会被尿憋死?

不过,事实证明,还真能憋死。

王多余先是去地铁站周围发宣传单,被轰走了。

王多余又把宣传单贴在地铁口的墙上,五分钟不到,宣传单失踪了。

王多余又又在附近小区挨个门口塞广告单,这次更惨,从监控里看到王多余的保安直接把她拎出了小区!

……

后来王多余学乖了,她晚上去地铁口和小区边做宣传,还带了几块钱一把的小扇子一类的成本实惠的小礼品附赠,这种打游击的方式安全倒是安全,效果却不突出。

再后来,王多余从品牌方那里借来了一套玩具熊的服装穿上,自己打印了店里的名字、地址和电话贴在上面,让同事拿着便携播放器和自己精心准备的、上面贴着店铺信息、里面塞着首次消费代金券十元的糖果礼盒,共100盒,站在上班族午餐必经的道旁,和喜欢卡通的路人用立拍得合影,顺便送上糖果礼盒。

别问王多余为啥不去人潮涌动的商场门口宣传,因为她早就去过了,只是刚到就被物业轰走了。

而这个办法效果也不好,王多余扮演的玩具熊撒娇卖萌,合影拍了不少。没几天,还真的有客人拿着代金券上门了,但仅仅只有这一个客人。撒出去的另外99份代金券石沉大海。

种种努力收效甚微之后,王多余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异业合作。

她琢磨着,爱旅游的人爱生活,爱生活的人也爱健身,所以,首先联系了附近商业街和商场的健身行业。

但是这些机构对陌生人的拜访也是顾虑重重:假如对方是黑导游,合作有纠纷就会波及自己,也有的怕忙活半天自己不受益;怕一腔热忱给别人做了嫁衣......王多余跑了七八家,最终谈下来一家商场里的24小时健身房。

这家健身房同意和王多余进行优惠券互换,作为彼此的客流互通,还在健身房大堂和更衣室分别给了王多余两块免费放置宣传品的位置。

虽然发出去的优惠券没见到效果,但是合作居然还成了2单,一单是给健身房的教练办签证,另外一单是健身房会员自由行,虽然利润不多,但苍蝇再小也是块肉啊,算是个可喜的开端。

王多余同时还在开发店铺隔壁的早教班——那可是流量大户。王多余时不时殷勤走动,带点小礼物,最终,人家终于在周年庆、办抽奖的时候想起了她,让王多余提供点旅行代金券做安慰奖的奖品。

可是最后,早教班嫌弃王多余的优惠券价值太低,把她淘汰了。王多余气坏了:“安慰奖礼品价值不低于2000元?就你早教班牛呗,我们是出钱来当孙子的?”

但这个早教班居然还是王多余拜访客户里最“客气的”,其余的英语培训班、舞蹈培训班、日本寿司店、SPA馆等等不是给王多余送个白眼,就是给王多余留个背影。总之,第一年,王多余店里除了自己以前积攒的老客户,其他渠道来报名的客人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未完待续……

上篇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请留意《加盟旅游网站赔光婆婆卖房钱(下)》,那是对内和员工博弈,刀光剑影,更跌宕起伏,结局也更令人扼腕叹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