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我姐姐电影剧情「梳理」

2022-04-14 19:13 作者:浅草札记 围观:

1

看电影《我的姐姐》之前,正好在读汉魏诗。

其中有一首蔡文姬的《悲愤诗》,讲述汉匈战争时,她被匈奴人掳去,强配为妻。与家人离散、在异国他乡忍辱含悲生活,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若干年后,汉室来人将她赎回,她却要再一次面对和子女的别离。

诗里有这样两句:“儿前抱我颈,问母何欲之”。(儿子上前抱住了我的脖颈,问母亲要到哪里去?

电影里,当张子枫饰演的姐姐蹲下来给弟弟整理鞋带,弟弟将胳膊无声环上姐姐的颈子时,我心里顿时浮上这句诗,一下子就湿了眼睛。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古今中外,人类情感的痛点和泪点都是一致的。

02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去豆瓣看了几篇关于《我的姐姐》的影评,打了低分并且排名靠前的那篇是一位有过雷同经历的“姐姐”写的。

她在文中悲愤地向编剧和导演质问:仅仅因为弟弟可爱懂事,就可以轻易一笔勾销所有伤害吗?

当然不能!弟弟再可爱再懂事,都不能拿他来进行道德绑架。但是,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来说,一个可爱懂事的弟弟很大程度上会左右你当下的选择。

哪怕将来你会用整个余生来后悔,但当他用小手环上你脖颈的那一刻,当他锲而不舍试图来牵你手的那一刻,当他奶声奶气喊你“姐姐”的那一刻,你的本能会战胜你的理智。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03

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否深入地思考过,那就是“依恋”的力量。 在我看来,这种力量简直可怕,因为它甚至可以左右你的喜好......

我自问并不是爱狗人士,自己也从不养狗。但是以前住在山居的时候,有一条别人送来山居养的狗子居然跟我建立了感情。

起因是那狗子初来乍到时,绝食了好几天,喂它狗粮和肉都不吃。有一天我心念一动,拿了只盘子装狗粮(而不是洒地上)放在它面前,它居然就开吃了!

从此后,它就变得很依恋我。我走哪儿,它跟到哪儿。我踩着碇步过小溪,它本来害怕过那些碇子,但为了能跟牢我,在犹豫了好一阵后,硬是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一碇一碇地跳过了小溪。晚上我进宿舍睡觉,它就趴在门边整夜守候。我坐车出山,它撒开小短腿在后面拼命追跑到蹄子出血......

我从一开始的得意,到后来的怜惜,慢慢地对它产生了感情,甚至觉得对它有了责任。

就是这只狗子,我给它起了个名叫龅牙妹

那会儿我还很是想不通,将之联想到人身上:假如一个你不爱的人非常依恋你,此生只为你活着,你会因此爱上他吗?(答案当然是不会,那也太恐怖了)

但是!如果换成一个可爱懂事你又喜欢的孩子依恋你呢?

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姑姑的女儿大概四五岁,长得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她,一有空就带着她玩儿。小丫头也很依恋我,有时候去幼儿园接她,一看到窗外的我,她就坐不住了,小屁股翘着趴在桌子上动来动去,就等着老师喊下课,她好第一时间冲出来扑到我怀里。

如今一晃许多年过去了,表妹自己的女儿也已经上了幼儿园。而我每每想起她,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依然是她翘着小屁股趴在桌子上等着老师喊下课的样子。

为什么说五六岁的孩子是天使与魔鬼混合体,他们的讨厌是真的,可爱也是真的。孩子的天性很敏感,尤其是在感应到自己可能被抛弃的前提下,那种因求生欲而激发出来的依恋表现,真的特别容易让人心软。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更何况,人本身就是擅长自我感动、容易上升价值的物种。亲情、爱、责任感......这些东西一搅和,心肠真的硬不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04

现代人很喜欢讲“自我意识”。大而化之地解释便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要什么?我不要什么......

自我意识属于显意识,清晰可辨。还有一种意识,叫潜意识,它是你“自我”的另一面,不太好认,因为它经常被你的自我意识压抑着。但它不会消失,它会悄悄潜伏在你的生命暗影里,不动声色地左右你的人生。

为什么懂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懂很多道理只是增强了你的理性,但过不好这一生通常源于你的本能。而潜意识,就是你的本能反应。

有些人很强大,能凭借理性改变本能,但是,那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因为荣格发现,人类的潜意识下面,还有一层更深的集体潜意识,或者也可以叫集体无意识。 它的内容包括英雄主义、亲情、爱......这些人类基因库里的基本人生主题。

荣格管这些主题叫“原型”,包含所有原型的意识层面就是集体潜意识,它构成了我们心灵的基础。它对人类心灵有绝对控制力,但又不留痕迹。(《未发现的自我》)

我们人生中做的那些痛苦、无奈、高尚、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想不明白......的选择,很多都是源于集体潜意识的驱动。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05

好,讲回电影《我的姐姐》。

姐姐想要卖掉房子去北京读研,姐姐想把弟弟送给别人领养,姐姐想活出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姐姐显意识层面的“自我意识”。

对于自己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她心里很清楚。但是,亲情、爱、责任,这些集体潜意识不肯放过她。甚至,她的自我意识越鲜明,她探底集体潜意识的能力就越强。

电影里有个小细节,姑妈切开一个西瓜,自然而然地把当中最好的部分挖出来给她吃,自己吃边角料。姐姐一边大口吞咽,一边眼泪断线珍珠似地往碗里掉。

包括记忆里母亲给她洗头,在她挨父亲打时抱住她的画面......成年后,当她目睹一名孕妇拼死也要为家里生个儿子的场景时,她理解了一个女人的时代局限性。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她被亲情伤害过,但也被亲情滋养过。她很想痛快去恨,但她又做不到,那里混在泥砂里的糖粒总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提醒她曾经品尝过的甜味。

姑妈“无私”的形象,成了姐姐集体潜意识里的中坚力量。她一面痛恨这“无私”带给她的道德绑架,一面又很清楚,若没有姑妈的“无私”,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悲哀的人类啊!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人的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当集体潜意识的力量过于强大,干拢自我意识运作的时候,人就分裂了,精神困境就产生了。 只要是人,多半无法逃脱这样的困境,甚至某些禽兽也不能。

06

很多人不满意电影的结尾。 看上去还是姐姐选择了牺牲自己,负担起弟弟的人生。看上去,还是把一顶“崇高”的帽子戴到了姐姐头上,用道德的锦旗,裱上虚名,来行伤害之实。

但是在我看来,姐姐站在这条人生的分岔路口,无论她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不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果她狠心抛下了弟弟,选择去北京过自己的人生,只会是一时痛快。此后漫长的余生里,她可能会不停地反刍这绝情冷漠的一刻,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被集体潜意识左右的人类,没那么容易放过自己。

以前看过一篇小说,讲一个单亲妈妈因为婚姻和生活的不幸,想把年幼的女儿遗弃在火车站。但最后终是不忍心,又把她找了回来。许多年后,这个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趁女儿不备,跑去了火车站。女儿找到妈妈的时候,她正在汹涌的人流里撕心裂肺地喊着女儿的名字。

虽然这是小说里的情节,但我觉得很有现实基础。就连古诗里,抛下儿女回故国的蔡文姬事后也写:“回想自己太绝情,心中忧愁死复生。”

换个角度,如果姐姐选择牺牲自己,接过照顾弟弟的责任,也一样不容易,也可能会一辈子耿耿于怀:因为你,我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

如果她后半辈子生活幸福,那可能还好些。如果遭遇不幸,不但她自己痛苦,那个受她照顾的人,也可能会背上沉重枷锁。

看电影的时候,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父母早亡,跟电影里的姐姐一样,她自少女时代就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她16岁嫁人的时候,是带着五六岁的弟弟一起嫁的。我的外公也是英年早逝,她独自拉扯四儿二女外加一个弟弟长大、成家......个中艰辛难以想象。

但是,这段人生经历,在她备受磨难的一生里,我从没听她提及。只是在她临终前卧床不起神智都变得迷糊的那段时间里,她反反复复地讲:我16岁那年嫁来这里,还带着一个在尿床的弟弟......

纵然晚年儿孙满堂、个个孝敬,终是意难平。

07

因此,电影是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怎么做都有可能对,怎么做也都有可能是错的。

之所以续一个阳光的尾巴,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很难讲清楚是非对错。那么,相较于沉下去纠结在黑暗里,不如浮上来挣扎在阳光下。

《我的姐姐》:人类这么悲哀的物种,谈什么自由选择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因为有感情、会共情。这世上有太多的饥荒、战火与瘟疫,可以摧毁各种关系与联结,但是,英雄主义、亲情、爱......这些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依然会是让人类生生不息存续下去的纽带。

所以,认命吧!可悲的人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