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流浪猫鲍勃电影剧情分析「详解」

2022-04-14 17:15 作者:下饭课题研习社 围观: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文 /下饭社长周不安)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当一个年近三十岁的男人躺在伦敦街头的长椅上,看着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时,他会想什么?

会想起自己曾经美好的童年,还是回顾自己长达近十年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或许这些他都没有想,他关心的,仅仅是明晚这里,还能不能让他再睡一夜,他害怕警察来把他赶走,顺便踢烂他赖以谋生的破吉他。

在伦敦的街头,人们不会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施舍给一位“瘾君子”流浪汉,更没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不是因为遇见了那位“好搭档”,这位“瘾君子”流浪汉说不定就在某一天的凌晨,因为过量摄入“药品”而人间蒸发。

这个流浪汉叫“詹姆斯(James)”,他的好搭档是一只名叫“鲍勃(Bob)”的橘猫,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流浪猫鲍勃》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于2018年11月2日首次在大陆地区上映,至今在豆瓣上仍有着8.0的评分,感动了一众中国网友。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故事讲述了一位在伦敦街头以卖唱为生的瘾君子詹姆斯,在回到救助公寓的楼梯间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流浪橘猫。

在英国人的字典里,橘猫代表着对生活的坚定态度,也代表着最好的伙伴,面对这个突然闯入自己生活里的小家伙,詹姆斯起初并没有在意,他用自己在街头卖唱赚来的几个可怜硬币,给这只猫买了药,还做了绝育。

詹姆斯本以为这只猫在身体康复后就会离开自己,但没想到,这只猫竟然赖着他不走了,索性,他给橘猫取名鲍勃,并一直将它带在身边。

于是乎,一人一猫的生活就此开启,在鲍勃的陪伴下,詹姆斯找回了尊严,找回了决心改变生活的勇气,最终实现了一出“浪子回头”的华丽蜕变。

我一直都在想,这只橘猫到底给詹姆斯带来了什么,它不能和詹姆斯沟通,更不能给詹姆斯找到一份有保障的工作,但却使得他能够重塑自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看完电影后,我又去看了原著传记,事实上,我仍然很难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去发现这其中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效应,以及某种很难解释的XX原理。

但是当我完全消化了自己的感动后,我深刻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有些力量不在于学问和公式当中,而是根植于我们的人性里。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一直以来,詹姆斯从来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带着他四处漂泊,尽管他的母亲是一位商业人士,他们也曾有过富裕的生活,但那时年少的他,却没有什么能够帮助到母亲的商业计划。

他在校园里的生活格格不入,进入社会后很快就成了混混,并沾染了让他堕落的毒品,在父亲新组建的家庭里,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并不想和这个毒虫染上关系,最终将他赶出了家门。

至始至终,詹姆斯都不是一个被需要的人,即便是在伦敦的步行街上,都不需要他那恼人的吉他和弦声和歌声,除了那些贩卖毒品的人之外,没人需要詹姆斯。

可是鲍勃不一样,也许是在野外的生存及其艰难,也许是每一次争地盘打架都输给其他的公猫,他需要一组热乎乎的暖气片和一碗牛奶,同时也更需要一个人的照顾。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鲍勃的出现唤醒了詹姆斯人性当中的担当,他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如此迫切的被需要着,这是一种压迫与折磨,同时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催促他前进的力量。

八年前,我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与欢喜,其实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你不被需要了。

彼时的我,正处在每一个年轻人都会遭遇的迷茫阶段,工作中处于边缘,朋友们不需要的我帮助,家里也不需要我补贴。

正如彼时的詹姆斯一样,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更不知道谁需要我身上的什么能力,而在经历过那段黑暗的岁月之后,我深知,能被需要,其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换言之,“被需要”三个字往深层次说,何尝不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责任”吗?

也许在我们的身边,并没有多少浪子回头的故事,但是在我们所看过的浪子回头的故事里,几乎都是主人公在意识到自身责任时,霎时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客观说,曾经的詹姆斯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甚至都做不到对自己负责,三番五次的戒毒失败,宁愿睡在街头也不去面对破碎的家庭关系,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其实仔细一想,人类社会的运转,就是靠着“被需要”所带来的责任关系所构成。

人们想变得更漂亮,于是生产美妆和服装的人就被需要;人们想变得更有知识,于是发表学问、传达思想的人就被需要。

每个人在这个运转的体系当中,其实都在寻找自己被谁需要,我们究其一生都在寻找的人生方向和前进动力,皆是来源于此,这是从我们一出生开始,就深深烙印在人性当中的东西。

而一个没有责任,或者说感受不到责任的人,又怎么能够在人类社会的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呢?

幸运的是,詹姆斯在鲍勃的身上找到了这一点,鲍勃需要詹姆斯给它一个温暖的被窝、一天稳定的餐食,还有一个人不离不弃的陪伴,而这些,都是詹姆斯在这只橘猫身上找的责任感。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鲍勃给詹姆斯带来了新的方向,让詹姆斯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但这还不足以让他彻底的幡然醒悟,在这之外,鲍勃还给予了詹姆斯另一种人性里迫切的需求,那就是信任。

在鲍勃到来之前,詹姆斯从来都不知道信任为何物,更不懂别人给予他信任究竟意味着什么。

辅助他戒毒的医生曾多次帮助他,甚至一度将他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他曾经交往过的女友,也几次三番的帮助他,希望他能摆脱现在的生活。

然而詹姆斯,这个曾经自暴自弃的流浪汉并不珍惜他人的信任,他难以面对毒品的诱惑,每当他看到破碎的现状时,总是会陷入堕落的泥潭。

他不知道,这些人都是真心的盼着他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一份工作,有一群正常的朋友,业余时间他们可以一起玩玩音乐爱好。

或许人生的某一种悲剧的确是因为不被信任而引出,但是相比之下,更大的悲剧,则是明知有人信任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辜负委以信任之人。

直到他遇见比自己更弱小的鲍勃时,方知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一只难以驯服的流浪野猫,把自己的信任交给了一个从没接触过的“两脚兽”,一个自暴自弃的流浪汉,义无反顾的坚信,这只野猫会永远陪伴自己。

相比于“被需要”,信任是人性里更深层、更迫切的渴望,当有了信任作为基石的时候,人们才能敞开自己,意识到责任、情感以及其他重要的东西。

我们很难揣测一只猫的信任点在哪里,究竟是詹姆斯的陪伴更重要,还是热乎乎的暖气和罐头更重要,但对于詹姆斯而言,他相信自己遇见鲍勃的那一刻,就是人生的拐点。

在没遇上鲍勃之前,詹姆斯可能并不是感受不到信任,往更深的层次上说,也许是他不知道如何回馈信任,更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被信任,但是鲍勃的出现,让他明白:

自己可以被信任,自己有能力回馈他人的信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情感转移”,詹姆斯把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转移到了鲍勃身上,反过来又从鲍勃投射出的信任当中,看到了一个被他人所信任的自己。

就是在这一刻,詹姆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彻底与毒品划清界限,摆脱过去破碎的生活,走向一个全新的开始。

纵观鲍勃与詹姆斯的故事,我们能从其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里看到人性的光辉:

当詹姆斯的身上只有30英镑的时候,他却宁愿冒着饿肚子的风险,掏出22英镑给一只流浪猫买药;

当詹姆斯改过自新,回到澳大利亚看望自己的母亲时,母亲眼含热泪的表示,自己没能陪伴他的成长,感到十分愧疚,而詹姆斯却回应,“让我睡在硬纸盒上的又不是你,这是我自己造成的”。

或许那只名叫鲍勃的小橘猫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出现会拯救一个流浪汉的人生,它也更不会想到,人们在它和这个流浪汉的故事里,看见人性中的光辉再次绽放。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中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力量来源,或许并不是靠着什么效应或是理论发挥作用,仅仅是一道“橘色”的光照进他的人性当中,就足以让他看到、并起身去追逐更美好的生活。

( END )

《流浪猫鲍勃》:浪子回头的背后,是烙印在人性中的力量被唤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