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圆明园娄烨电影剧情「梳理」

2022-04-09 04:34 作者:电影榨汁 围观:

在《兰心大剧院》最后,影片独特的竖排文字写道:

根据虹影「上海之死」及横光利一「上海」改编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这两部小说时代相隔久远,但它们在中日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盛誉。

两部原著经过编剧马英力老师改编,娄烨导演以他独特的电影视听语言,将氤氲在小说中的萎靡与抗争,以及上海租界的醉生梦死展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在多伦多电影节大放异彩,还获得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使娄烨成为少有的拿满欧洲三大电影节提名的内地导演。

无数媒体、记者和影评人都对《兰心大剧院》赞赏有加。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但与国外的热闹相比,影片在国内遇(bei)冷(jin),再次成为娄烨电影收藏品之一。

《兰心大剧院》源于两部原著:

分别是日本近现代作家横光利一的长篇小说《上海》,和当代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的代表作《上海之死》。

原著1:横光利一和新感觉派

横光利一这个名字不及和他同时代、同流派的作家川端康成被中国读者所熟知。

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20世纪初“新感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横光利一《上海》

横光于1928年4月旅居上海,借住在上海租界日侨聚居的虹口,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审视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国际飞地”上海。

小说以发生在上海的“五卅运动”(也称“五卅惨案”)为历史背景,通过几个逗留在上海的日本侨民的凄惨经历,主要是被解雇的银行职员参木,见证上海这个特殊地区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命运洪流。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彭小妍教授在她关于《上海》的论文里论述:

“横光宣称,此作品写于日本马克思主义最兴盛的时期;以五卅运动为契机,他想让大众了解,在蒋介石拓展对东亚影响力的初期,旅居上海的日本人生活情形。在序言的最后,他希望在中日战争趋于白热化之际,这部以此次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多少能反映出‘大东亚的命运’。”

关于“五卅运动”不过多赘述,这一反帝运动中最主要的斗争形式是大罢工,而且直接导火索就是日本在沪工厂资本家对中国工人的压榨。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五卅运动

横光利一在小说中安排参木爱上了中国女工芳秋兰,但后来参木发现秋兰是党员,还是工人运动的骨干。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兰心大剧院》中,谭呐和于堇排练戏中戏时总是提到“工厂、罢工游行”等台词,片中于堇饰演的角色秋兰也来源于《上海》这部原著。

由于日本后来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横光利一和他的作品也被看作是日本侵略的帮凶,所以这个人和他的书在中国并不受欢迎。

电影《兰心大剧院》并没有涉及太多小说《上海》的内容,只在戏中戏部分嫁接了一些情节,它们之间更多是文脉与艺术风格上的延绵。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韩帅所著论述娄烨电影艺术论文,直接使用《新感觉电影》来概括娄烨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形式特征,说明这一文学流派与娄烨电影创作的关系。

新感觉派在20世纪20年代末由日本引进中国,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人,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开端。

以这三位作家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人和事,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男女的空虚。

这一题材在娄烨早期影片《周末情人》中有很充分的体现,虽然时代变了,但那种颓废劲依旧。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周末情人》剧照

在新感觉派小说和娄烨电影中,我们既看不到喊口号式的意识形态表达,也看不到什么隐含的价值观输出,只有作者“感觉”的真实生活侧面的展现。

娄烨曾说:“新感觉派小说对上海街头的描述,对声色场所的描述,对回避意识形态的描述,对远离政治态度的描述,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他的电影不弘扬什么,像《兰心大剧院》这样有宏大历史背景的故事也没有宣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等主旋律,只讲了一个女人和她命运最后的绚烂。

另外,传统小说要求叙事的集中化、中心化和封闭性,而新感觉派感觉化的叙事模式则不重视叙事情节的纵向推进。

所以我们看娄烨的电影有时会感觉故事好像没头没尾,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又这样结束了。

如果你觉得《兰心大剧院》拍得“散”,可能是绝大多数传统谍战题材影视造成的审美准备。传统谍战片基本都是敌我分明、任务明确,主角一直向着任务完成前进。

而《兰心大剧院》虽然以于堇获取情报为主线,但它刻意模糊了以“情报”为目标的做任务式的线性叙事,更多还是从一个身份复杂的女人对乱世情仇的主观感受展开。

为人津津乐道的娄烨式手持摄影在《兰心大剧院》中也有充分使用,成为表现人物主观感受的最好辅助。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于堇在片中是一个女间谍,但她不像游戏里的NPC,按照设定好的故事程序去完成任务,而是个复杂的人。

如果以新感觉电影来总结电影《兰心大剧院》的本质:

新感觉是将主观感受投射到客观事物之上,从而使主观感觉客体化,构成所谓的“新现实”。片中的于堇只是个客体,她投射了作者对于女人宿命的一种感受。

原著2:虹影和旅馆小说

即便娄烨讲故事的方法不同,但电影总要讲一个故事。

就剧情而言,电影《兰心大剧院》基本按照作家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故事线演绎的。

而且《上海之死》中的戏中戏叫《狐步上海》,还有对穆时英新感觉小说《上海的狐步舞》开篇名言“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的引用,都能看出新感觉小说对虹影这部《上海之死》的影响。

小说《上海之死》把于堇比作高压电线上的蝴蝶,全部故事就发生在蝴蝶触电的刹那间。

另外,《上海之死》是虹影的“上海三部曲”之一,也是作者自称的第一部中文“旅馆小说”。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原著作者虹影(左四)和电影主创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虹影(左)

读过三遍原著,虹影构思精巧、金句频出、语言灵动,娄烨导演也拍出了浸透在原文中那种浪漫主义和淡淡的悲伤。

用小说里的话来说:“小说好,剧本自然不会糟到哪里去的。”

剔除细节,先说结论,用最简短的文字按故事顺序概括《上海之死》的来龙去脉:

※备注:以下内容都是小说《上海之死》虚构的情节,并非历史史实

于堇养父休伯特早年被美国情报机构以维护世界和平等大义说服,发展成间谍,利用他开在上海租界的旧书店为掩护,逐渐成为美国远东情报中心。

命运巧合下,休伯特偶遇父母被杀的幼年于堇,并收养了她。

于堇长大后进入演艺圈,竟意外走红,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明星。同时休伯特也把他是美国间谍的秘密告诉了养女于堇。

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疯狂扩张的时代,休伯特又以世界和平、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等大道理把于堇也发展成间谍。

于是这位沪上名伶突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娱乐圈发展,实际上是以演艺事业为幌子,利用业余时间在香港的一座离岛上秘密接受美国间谍训练。

训练期间,于堇的花名代号是Indigo(蓝靛花),结业后被美军授予中尉军衔,并在香港待命。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随着日美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美国情报机关发现单词Kabuki(歌舞伎)频繁出现在更换密码后的日本海军电报中,这个词很可能代表日本发动战争的目标,但无法破译。

所以休伯特接到上级指示,召回在香港秘密受训三年的于堇,接近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军官,套出Kabuki到底代表哪里。

为了掩盖自己回上海的真实目的,于堇和休伯特打了两个烟雾弹:

第一个烟雾弹,于堇借爱艺剧团导演谭呐邀请她回沪演出的契机,以演员身份回来排戏。

第二个烟雾弹,于堇前夫倪则仁被汪伪特务机关“76号”逮捕,她以救前夫的目的回来。

最终,于堇在《狐步上海》首演后的庆功Party上,接近受邀前来的日本海军少佐古谷三郎,给他下了迷药,套出Kabuki情报。

总结来说,《上海之死》讲了一个中国女孤儿被美国间谍养父养大,以演员身份为掩护,太平洋战争前在香港接受美国人训练,再回到上海套取日本人情报,帮助美国预判战争方向的故事。

关于日本海军把珍珠港作为向美国开刀的第一个目标,正史和野史都提到关于提前获得情报的传闻。有的说情报没有发出去,有的说情报到了罗斯福手上,但他没有重视或故意放水。在这些情报中,传闻蒋介石也掌握了一份。

小说《上海之死》的剧情就构建在这样一个历史传说上,把其中一份关于珍珠港的情报记在了虚构角色于堇头上。

无论作者虹影在小说《后记及鸣谢》中多么极力想说服读者这件事的真实性,但虚构就是虚构,于堇只是个小说角色,她怎么可能在历史上帮助美国获得过珍珠港的情报。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也许当年真的有一个间谍甚至是女间谍做到了,但关于那几份提前获知珍珠港的情报,目前还是个历史悬案,没有一种考证得到官方证实,都是为虚构故事提供素材而已。

电影《兰心大剧院》的故事梗概忠实原著,其中戏中戏、于堇套取情报的方式,以及结局和原著不同。

网上有些评论说这部电影拍得有些散乱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承载不下原著中那么多信息,舍弃了很多前因后果。

再加上娄烨导演刻意使用大量手持摄影,黑白颗粒感的画面,还有些听不清的台词,制造出一种碎片化的感觉。

也许拍成一部谍战剧,可以更完整地表现出小说的内容。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因为电影缺失了很多信息,下文进行补充,有助于理解影片:

还是先说结论,原著和电影中出现的全部主要人物,都是间谍,全员间谍!

虽然表面上于堇以演戏和解救前夫这两个人畜无害的理由回上海,但各路特务闻风而动,麇集于堇身边。

于堇是间谍,于堇的养父休伯特是间谍,酒店经理索尔·夏皮罗是间谍,白云裳是间谍,莫之因是间谍,被关起来的倪则仁在原著中也帮军统走私,导演谭呐被指认为地下党或左翼文人。

另外原著中的隐藏大汉奸是谭呐身边的助手。这个助手在书里连名字都没有,但这个最低调的角色始终冷眼监视着所有人,日军开进租界后,他立刻出卖了谭呐并投靠日本人。

电影《兰心大剧院》中并没有这个助手的戏份,每个主要角色的结局也和原著不同。

1. 休伯特和于堇:

休伯特和于堇这对养父女替美军窃取情报,但电影和小说窃取情报的方式不同。

不过获得情报后都有这样一个情节,于堇第一次告诉休伯特Kabuki代表的是新加坡,后来她才通过纸条说出Kabuki其实代表的是夏威夷(即珍珠港)。

于堇之所以这样做,原著给出的解释是于堇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她在获得这个关系到整个世界局势的情报后,产生了一个特别宏观的想法。

她没有第一时间把日军偷袭的主要目标告诉休伯特,因为她知道如果日本偷袭美国成功,会把美国拖入战争,这样中国就不用再单独抵抗日本。

关于这个理由书中于堇留给休伯特的字条写道:

歌舞伎将在夏威夷演出。昨天不告诉你,因为我不得不帮助中国。现在告诉你,因为我不能辜负你。亲爱的弗雷德,原谅我,像以前你每次原谅我一样。你自己小心。

永远爱你的J

但在电影中这个理由没有明说。

熟悉二战史就会知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在高层本来就有陆军+海军军令部“南下”和联合舰队“东进”的方向分歧,后来日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以及陆海军配合沿马来半岛打到新加坡是同步进行的。

历史证明,偷袭珍珠港对当时美国海军实力和士气上的打击更大,于堇选择避重就轻先说出新加坡,是后人站在已知角度的未卜先知。

电影中于堇和休伯特的结局与原著不同,书中是日军随着偷袭珍珠港的第一声枪响开进上海公共租界,知道大势已去的休伯特服氰化钾自杀,于堇为了不被冲到饭店的日本宪兵俘虏,也从酒店顶层跳楼自杀。

在书里,她的死,与她回上海排演的话剧中女主角的死一样,都是跳楼。

2. 莫之因和白云裳

除了休伯特和于堇这对养父女,对立阵营中的主要角色是莫之因和白云裳。

不过,电影对小说中莫之因这个角色做了猥琐化处理。

莫之因在原著里本来是个油头粉面、风流倜傥的文人,他还是于堇回来演出话剧的编剧。

这个编剧的身份也是掩护,莫之因的真正身份是汪伪政权特务机构“76号”的特务。

“76号”得名于日本宪兵拨给汪伪使用的极司菲尔路(现为万航渡路)陈调元公馆,公馆门牌号是76号。

书中的莫之因混迹于上海风月场,经常去找导演谭呐,表面上是文艺界交流,其实相互都知道对方身份没那么简单。

于堇回来后莫之因更频繁地进行跟踪,为了监视并打探出于堇和谭呐的真实目的。

电影中并没有提到莫之因是文人,仅保留了的特务身份,而且表现这个角色全程都非常猥琐和无能。

莫之因的上级是白云裳。

白云裳也和原著中的形象差别很大,但主要活跃在话剧舞台的黄湘丽在电影中的表现让人很惊艳。很有书中角色那种外松内紧,精明机警的特质,表面上不失上海摩登女郎的身段,极力融入于堇的生活刺探情报。

小说《上海之死》给莫之因和白云裳定过性:

那么,莫之因该是76号的二等奴才,白云裳直接服务于日本人,一等奴才。

白云裳与莫之因是上下级单位关系,白直接效力于日本在上海建立的特务机关“梅机关”。

梅机关的职责是扶植、监视、对接、指导汪伪政权,尤其是特务工作。

小说最后,莫之因和白云裳到于堇房间搜查。

莫之因试图与白发生关系,结果被白藏在梳子里的刀割下生殖器官,但没有当场死透。

白云裳以为莫之因已经死了,大意中她被莫反杀,结果两人双双死于于堇之前潜藏的国际饭店顶层客房,电影结尾基本还原了这一过程。

3. 古谷三郎

电影给了日本海军军官古谷三郎更多戏份,由日本著名男星小田切让来饰演,还给这个角色安排了一个妻子被杀的冲突。

实际上,原著中古谷三郎只是于堇获取情报的工具人。

古谷三郎在小说快结束时作为日本驻上海海军代表,参加了《狐步上海》首演成功庆功会。

于堇之所以要办这个庆功会,并邀请很多日本军界人士参加,就是为了抓住和海军军官难得的接触机会。

在庆功会上,于堇躲过白云裳的监视,接近古谷三郎并给他下了迷药,成功套取到Kabuki代表夏威夷的情报。

4. 索尔·夏皮罗和谭呐

休伯特、于堇和莫之因、白云裳直接对抗,另外两个人物索尔·夏皮罗、谭呐也是全场工具人,一个负责跑腿,一个负责和于堇搞暧昧。

休伯特是间谍小组的负责人,但他不方便经常露面,靠暴露在表面的酒店经理索尔·夏皮罗具体办事。

索尔·夏皮罗负责对接于堇的行动,保障她住在酒店顶层不受打扰,还有藏在酒店的秘密电台等工作。

书中给索尔·夏皮罗的人设是非常可靠,还给了一个不容辩驳的理由。他是从奥地利逃亡到上海的犹太人,家人被抓进集中营,所以他和德国以及法西斯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休伯特情报组坚定的执行者。

最后关于谭呐,无论是电影中赵又廷饰演的角色还是书中人物,似乎对搞情报工作没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在和于堇搞情人关系。

谭呐表面的身份是爱艺剧团的导演,最后被助手出卖,指认他是地下党或是左翼。

书中谭呐临刑前看到已被特务杀害的索尔·夏皮罗的尸体,全文结束。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在电影《兰心大剧院》结尾,娄烨导演安排了一个超现实结局:

谭呐和于堇两人坐在剧场布景的咖啡馆角落,等待前来逮捕他们的日军。

随着镜头缓慢旋转,爵士乐代替军人的铁蹄声和呵斥声再次飘荡,戏还在演……

这个结局显然要比小说的结局更浪漫主义。

总结来说,《兰心大剧院》开始出现的“根据虹影「上海之死」及横光利一「上海」改编”不是简单说说。

影片的皮肉是《上海之死》,而灵魂则是娄烨始终贯彻的“新感觉电影”美学。

关于两部原著的解读,也许可以帮助理解和欣赏电影《兰心大剧院》的艺术魅力。

附:兰心大剧院编年史和于堇部分原型猜测

电影片名以旧上海最知名,也最富国际影响力的剧院“兰心大剧院”命名。

这座剧院不仅是《上海之死》故事的核心场景,也是无数以旧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中出现率极高的场所,它似乎是旧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老照片里的兰心大剧院

娄烨出身戏剧世家,从小就受到剧院和剧场的熏陶,对兰心大剧院有很浓重的情结。

娄烨这次把主舞台设在兰心大剧院,也是对心中这个情结的一次表达。

原著《上海之死》中对这座剧院有一段简短的介绍:

没有戏,兰心大戏院平时只是放有文化品味的电影;兰心这名字来自拉丁语Lyceum,原是罗马大演说家西塞罗的学苑,欧洲许多剧院常用的名字,“蕙质兰心”,中文可谓妙译。

这段内容仅仅介绍了兰心大剧院名字的由来,但没有说明它在旧上海文化界的C位是怎么来的。

那么为什么兰心大剧院可以成为一个反映“旧上海”的典型文化符号?

参考论文集《上海租界与兰心大剧院》简单介绍兰心大剧院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被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个“双半社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开埠后的上海。

1845年英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租界,随着租界的外国人(一开始主要是英国)越来越多,自然带来西方的娱乐生活方式。

洋行的大班、职员,还有各行各业的外国人下班后和节假日也要娱乐休闲,但他们总不能看中国的戏曲。

所以当时在沪英国人建立了很多社交、体育和娱乐为目的的俱乐部,其中就包括1850年建立的两个业余剧社,名为“浪子”和“好汉”。

一开始“浪子”和“好汉”剧社没有固定排练和演出的场地,只是在仓库货栈里临时搭建舞台。

1866年这两个业余剧社合并成“西人爱美剧社”,英文为Amateur Dramatic Club,缩写简称为A.D.C.。

这个剧社本来是一些英国侨民和家属中的戏剧爱好者玩票团体,但因为是当时在上海唯一一个有影响力的西方话剧社,它得到了英国殖民高层的支持,影响力逐渐扩大。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上海租界区域扩展图

1867年爱美剧社在原博物院路(Museum Road)现称虎丘路上建起一座木结构剧场。

这些侨民把老家英国著名剧院Lyceum Theatre的名字搬来,命名了这座建在上海的第一座西式剧院。

据说把“Lyceum”翻译成“兰心”的是中国历史第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王韬,寓意艺术如兰花般高雅纯洁,也是白玉兰作为上海市花的渊源之一。

1871年,建好约5年的木质兰心大剧院被一场火灾烧毁。

1874年,受上海租界最高代议机构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的筹资支持,在现虎丘路、香港路和圆明园路交叉处原址重建了一座砖结构的新剧院,即“第二代”兰心大剧院。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砖石结构的第二代兰心大剧院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第二代兰心大剧院的相对位置

第二代兰心大剧院不仅全面升级,紧邻英国领事馆和官邸,在殖民地高层的支持下B格逐渐提升,成为主要面向上海外国上流社会演出的高档剧院。

除了原业余的爱美剧社在此演出外,还有很多来沪的高规格剧团、演奏家和重要剧目把这里作为舞台。

例如著名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的剧作《魔鬼的门徒》在华首演,就在兰心大剧院。

1907年中国境内首个话剧团春阳社租赁兰心大剧院作为场地,在中国境内上演了的首部由中国人演出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这场演出和同年早些时候春柳社在日本上演的同一剧目,被视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由此,兰心大剧院成为当时上海中外文艺的中心。

虎丘路上的兰心大剧院经历了半个多世纪(55年)的经营,因建筑老旧等问题于1929年被变卖。

随后,爱美剧社用卖掉二代剧院的资金,以及部分社会捐款和贷款,在原法租界的蒲石路与迈尔西爱路(现长乐路和茂名南路)转角兴建了第三代兰心大剧院,一直存在至今。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30年代的兰心大剧院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现在街景里的兰心大剧院

新建的兰心大剧院依然深得租界支持,1931年2月5日当时的英国驻沪总领事还为剧院新址做了开业典礼并致辞。

新剧院建成后,爱美剧社、工部局乐队和上海俄罗斯芭蕾舞团是常驻演出团队,其中工部局乐队被视为西方文化在上海的符号,所以一直进行例行演出。

剧院还曾兼放过一段时间的电影,用以弥补亏空。

关于电影原著《上海之死》的故事主线,也就是虚构的沪上名伶于堇回沪演出,在兰心大剧院演出史和中国话剧史上也有原型可循,主要和中国近代戏剧家唐槐秋和其女唐若青有关。

唐槐秋早年曾留学法国,专攻非常前沿的航空机械专业。但他在法国却被旅行剧团所打动,随后放弃理工报国,模仿法国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的旅行剧团,名为“中国旅行剧团”。

这个剧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专以演戏卖票为生,唐槐秋的长女唐若青是剧团女主。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唐若青年轻时的照片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唐若青演过邵氏版《倩女幽魂》里的姥姥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唐槐秋和他的“中国旅行剧团”辗转中国各地,边走边演,最终逃到香港避难。

1939年,深陷上海孤岛的剧艺社邀请在香港躲避战乱唐若青来沪担任《明末遗恨》的女主。

这部话剧连演64场,轰动孤岛时期的上海。

但随后唐若青在公演别的剧目时,与其他演员发生冲突罢演。

失去信用的唐氏父女找到编剧魏如晦撰写新剧《洪宣娇》,又找来电影导演费穆做话剧导演,并花重金租下兰心大剧院大剧场,还召开记者招待会大肆宣传。

最终,《洪宣娇》在兰心大剧院上演了9天,获得一笔可观收入,在孤岛时期实属难得。

可以看出,由香港来上海演出的著名女星,选择高规格的兰心大剧院,还有轰动上海的全新剧作……

唐若青父女这段传奇经历给小说《上海之死》提供了创作素材和灵感。

解读娄烨电影《兰心大剧院》和它背后的两部原著

关于兰心大剧院和对于堇真实原型的考证,从另一方面帮助理解原著和电影。

以上信息与史实如有错误和疏漏还望指正~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