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归舟电影剧情解说「详细介绍」

2022-04-06 15:43 作者:红星新闻 围观:

》》点击收听杨淑英生前作品:杜十娘 归舟

今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获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杨淑英因病抢救无效于今日下午1点30分在家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杨淑英表演自然、大方,生活气息浓厚,观众将她与陈书舫、竞华、许倩云公推为川剧“新四大名旦”。川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杨淑英同志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她淡泊名利、笑对人生、不骄不躁、为川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她的逝世是中国戏剧的巨大损失,是川剧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卓越艺术家,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光荣传统,把川剧事业发扬光大。”

川剧“新四大名旦”杨淑英今日因病逝世 生前曾被小平同志点赞

杨淑英1928年7月出生,四川自贡人,1951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成都市实验川剧团、成都市川剧二团、联合团、成都市川剧院、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工作。杨淑英同志历任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顾问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代表、成都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

川剧“新四大名旦”杨淑英今日因病逝世 生前曾被小平同志点赞

杨淑英曾用艺名佩环,幼年学过杂技和曲艺,14岁拜师川剧男旦钟琼瑶,并向师母白卉娟学艺,后在川南、川中一带搭班演出,演技日趋成熟,以《斩四姑》一剧在自贡正式登台。她文武兼备,唱、做俱佳,长于花旦和刀马旦。擅长高腔、胡琴戏,所唱高腔曲牌〔香罗带〕尤富韵味,自成一格,有“杨香罗”之称。

川剧“新四大名旦”杨淑英今日因病逝世 生前曾被小平同志点赞

谭韶华所著《川剧群星》中,称其“演文戏含蓄隽永,演武戏英姿飒爽”“唱高音明朗嘹亮,唱低音柔和婉转”,并善于根据各种人物的身份与性格设计和创造新的唱腔。她的声腔艺术曾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教学研究。杨淑英同志的代表剧目有古装剧《穆桂英》《谭记儿》《夫妻桥》《梁红玉》《杜十娘》《点将责夫》《射雕》等,现代戏《江姐》《朝阳沟》《李双双》等,剧中所塑造的主角形象广为观众称道。多次看过她演出的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书赠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条幅给予赞扬。

川剧“新四大名旦”杨淑英今日因病逝世 生前曾被小平同志点赞

据川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川剧界叱咤风云的杨淑英,川剧的启蒙竟然来自于茶馆。“杨淑英老师的家附近有个茶馆,10岁开始她就天天去听,然后跟着学两句,偶尔上台。没想到偶然遇到她后来的恩师,她的老师说,这个女娃嗓子还是好,就把她收了。”14岁拜师,杨淑英随师傅来到了成都,一直唱到了成都市川剧院。1953年,剧院开排《穆桂英》,杨淑英不仅嗓子漂亮,外形也很有英姿飒爽的范儿,便成了这出戏的女主角。她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出《穆桂英》让小平同志记住了她,川剧研究院撰写的讣告称:“1978年冬天杨淑英老师随团赴京作汇报演出,邓小平同志看戏后赞扬杨老师演的穆桂英很有气魄,英姿飒爽,武打干净利落。”

川剧“新四大名旦”杨淑英今日因病逝世 生前曾被小平同志点赞

邓小平同志接见杨淑英(左二)等人

作为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杨淑英的演唱艺术倾倒了众多观众,生前还与一些老戏迷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自从1989年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杨淑英的视力减退,登台演唱机会少了,但她对川剧痴迷如故。她的丈夫车荣德是作曲家,与她琴瑟和谐,常相唱和。车荣德说,杨淑英常在择菜淘米时情不自禁地唱起川剧《归舟》《点将责夫》的片段,以用对川剧的深情来表达她对世纪伟人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

“我很难受,前天我才去看了她,叮嘱她多吃点东西,没想到今天就离开我们了。”杨淑英的女儿杨万瑾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虽然母亲的身体机能已经衰竭,但她还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了。

“我姐姐给妈妈按摩时,发现她身体只剩下骨头和皮,身体机能已经完全衰竭。但是我们每次看完她离开时,她都会主动给我们说再见,还要亲我们一下,很清醒。”接到弟弟的电话后,杨万瑾顾不上腰疾,赶到母亲家里,已经见不到她最后一面。“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没有听到她给我的遗言,我真的很难受。”在她印象中,母亲最爱的就是川剧。“之前住院,一醒过来她就开始唱川剧《归舟》的片段,川剧已经是她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了。”杨淑英和老伴车荣德一直和儿子住在一起,“我几次想接他们到自己家来住,因为我家要大一些,妈都不愿意,已经习惯现在的居住环境了。”

杨万瑾回忆道,1978年,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副总理出访尼泊尔路过成都时,川剧人准备奉上一台原汁原味的川剧演出。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母亲杨淑英却倒下了。“她的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整个人天旋地转,别说演出,连走几步都难。没有看到妈妈的演出,小平同志非常关心,还安排他的保健医生给妈妈看病,让人非常感动。”随着年岁的增大,加上之前摔了一跤,杨淑英很少出现在舞台上。“川剧院50周年时,妈妈在台上的表演是最后一次。虽然她岁数大,可是她一点不守旧,老是给我们、还有川剧人说,川剧要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创新,这才能让这门悠久的艺术发扬光大。”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任宏伟

编辑 官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