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过年电影剧情详解「详细介绍」

2022-04-05 04:44 作者:毕大费 围观:

毕大费/文

深度解读:春节大戏的几个隐藏剧情

春节过年,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盛了吗?是大众娱乐越来越多元了吗?是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另有所寄?是智能手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是传统文化已经式微?是因为人们崇尚了洋节吗?是春节不再重要了吗?是禁放鞭炮的原因?禁放鞭炮是否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难道恢复鞭炮就有了年味?

年味越来越淡,是否让人们产生了危机与焦虑?古老的春节是否已经不合时宜?究竟是人们对于过年的价值审美出了问题,还是春节习俗本身出了问题?年味的构成来自于精神还是物质?来自于形式还是内容?来自于想象还是现实?来自于个体想象还是共同想象?哪些传统年味需要传承?现代人需要什么样的年味?如何才能让年味重新回归?年味的回归存在可能性与可行性吗?

本文尝试从社会、历史、文化、习俗等多个分析纬度,对于年味变淡,进行深度解读。

深度解读:春节大戏的几个隐藏剧情

【1】

传统年味,有啥内容?各地的人,风俗各异,略举几例。

就说“过小年”是哪天?北方人指腊月二十三这天,江苏、浙江等地是指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三十之前的这个时间段,同是"包邮区",上海人却称“大年夜”前一天为“小年夜”。

同样过小年,北方人要扫尘、祭灶,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上海人白天该干啥干啥,说好的“小年夜”,那就安排小年这天晚上,家人吃团圆饭,时间相当精准。

过小年吃什么?各地亦有分歧,北方人的餐桌肯定有水饺,南方人则是菜式不拘,上海人更是餐无定式,中西均可。

问题来了,年俗既然千差万别,给中国人带来困扰了吗?小困扰当然有,大困扰真没有,前几天,还看到网友为过小年是哪天争来争去呢,但是,对于小年的存在,毫无疑议。中国这么大,由于族群的聚散迁徙,以及地形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和发展了多个不同的文化圈,所谓“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有差异,很正常。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想象的共同体》,最著名的观点:“民族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即它不是许多客观社会现实的集合,而是一种被想象的创造物。”中华民族,正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存小异,求大同,拥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以及共同的民族想象。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没有之一。关于这个节日的叙事,有两条发展主线,第一是全国各地多元文化组成的共同体,第二是祈福攘灾、欢庆娱乐、餐饮美食等多个类型的年味元素组成的集合体。春节既包含了全国各族各地共同的文化特征,比如过小年、送灶神、贴年红、年夜饭、守岁、拜年、迎财神;又包含了全国人民共同的民族想象,比如团团圆圆、除旧迎新、开门大吉、恭喜发财。

至于年夜饭的主食,究竟是水饺、汤团、馄饨、年糕,还是八宝饭?不重要;至于迎财神的道具,究竟是舞狮、舞龙、踩高跷、划旱船,还是赛龙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场景的参与者,以及各个场景的仪式感。

深度解读:春节大戏的几个隐藏剧情

【2】

古往今来,关于春节,正是由若干个充满仪式感的既独立又联系的场景,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好像一出多幕剧,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剧情复杂,故事有厚度,有固定的舞台布景,固定的起承转合。在每一幕中,又分为若干场,每一幕相当于一个大段落,场则是每一幕所划分的更小单位,幕与幕、场与场之间,互相连贯,成为统一的整体。这出大戏,就叫春节。

以年夜饭为例,这是春节大戏的重要一幕,该幕包含很多场。大幕拉开,第一场,一家人赶在大年夜之前返乡聚集;第二场,全家总动员准备美食菜肴,当然,有的地方,男人们翘着脚打牌聊天,女人们忙得团团乱转;第三场,拜神祭祖,祈福攘灾;第四场,年夜饭开席,该场又包含若干细节,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有豆芽等发菜(寓意发财),有腐竹(寓意富足),有莲藕(寓意聪明),有生菜(寓意生财)等等;第五场,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古人总是将崭新的铜钱串起相赠,今人则是选择崭新人民币,全都一样,至于发微信红包,虽然结果一样,形式却已发生重大变化;第六场,守岁,灯火通宵不灭,等着辞旧迎新。

年夜饭大幕落下,正月初一的新幕开启,放开门炮仗,进入新一轮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互相拜年的仪式流程。

整个春节,就是在一幕接一幕,一场接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场景变化之中,不断地铺垫剧情,将故事与想象推向高潮。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的切换过程中,燃放烟花炮仗,作为辅助的背景音乐,重要的前景设置,以其震耳欲聋的声光与烟雾效果,不断掀起一场又一场小高潮,激励着所有全体参与者的情绪,推动着情绪的发展。

与多幕剧不同之处在于,通常人们看戏,别人在台上演,自己在台下看,哪怕将手掌拍烂,参与感仍然不强,只是观众而已。春节大戏则是全员全过程参与,几乎每个人都是剧中的角儿,全部是互动环节,天人互动,人鬼互动,人人互动,以及长幼互动,男女互动,亲朋互动,完全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剧中人,如何不投入?如何能够忘却其中的情感杂陈?一切剧中的体验,全部都是年味。

深度解读:春节大戏的几个隐藏剧情

【3】

如前所述,在春节大戏中,除了具有多幕多场的特征,每一幕中,已经深度融合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餐饮美食三个重要主题。

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分析,古老而传统的春节,祈福攘灾应该是三大主题的重中之重。一切剧情,以此展开。人们也以此为借口,趁机吃喝玩乐,欢庆佳节。

推证其原理,似乎很简单。春节起源于农耕时代,既来自古人对于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洞察,也出于人们对于各种灾祸不可控制的畏惧。

所谓“年兽”每到年关就要出来伤人的故事,显然是古代人们的危机感与焦虑感的集中呈现,正是因为“年兽”作为所有风险与灾祸的共同体,过年才能够成为各种复杂且隆重仪式的共同体,通过这些仪式与流程,将年兽放逐,保护人们平安健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都是在科学时代尚未来临之前的无奈之举。

农耕时代,是一个漫长的蒙昧时代,人们对于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究竟想干点啥、又将向何而去,既无法解释、又无法解决的天灾人祸,除了寄希望于神灵、祖先,还能向谁求助?

大致梳理春节的诸多场景,即可验证祈福攘灾作为核心主题的推论。首先从“过小年”开始,很多地方风俗,都是将“小年”当作春节起点,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春节终点。

以下主要以中国北方风俗为例。

小年,祭灶神,希望能够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大年,贴年红,希望能够阻挡住妖魔恶鬼的非法入侵。

年夜饭之前,在家中举行祭拜仪式,拜祭天地神灵,向祖先祷告。

除夕守岁,灯火通明,防止年兽非法入侵。

压岁钱的主要功能,压住邪祟,保佑晚辈新的一年平安。

年初一的开门炮竹,迎神与驱邪。

初一的重要活动,主要是前往寺庙和祠堂举行祭拜仪式,很多地方,至今仍有前往庙中烧头香的习俗。

年初二,祭财神,希望财源滚滚来。

年初三,祭祖,与清明“上坟”不同,大多在家中祭拜祖宗牌位。

年初五,接五路财神,因地域文化不同,此处出现分歧,有的是接文武义君偏五路,有的是接东西南北中五路,而且,对五路财神爷的姓氏名谁,也各有各的说法,不做详述。

年初七是人节,传说女娲创造苍生,前六天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造人,是为人类的生日。

年初八,祭星节,祭祀各路星宿,希望得到护佑。

年十五,月圆之夜,佛教安排在此夜点灯供佛,而道教将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汉代宫庭整合了佛道两家在上元节的仪式,民间则在此夜,持火把,到田野,驱赶虫兽,祭拜月神,祈求丰收,火把后来演变为元宵灯会。

基本上,传统的春节,人们的最重要活动,就是紧紧围绕祈福攘灾的重要主题,对所有的天地神灵,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虔诚祭拜;又对所有的妖魔鬼怪,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无情驱逐。

春节期间的另外两个主题:欢庆娱乐、餐饮美食,则是紧紧围绕祈福攘灾的核心主题,逐次展开。欢庆是演出给诸神欣赏,美食是奉献给诸神品尝。由于诸神没有真动筷子,人们只好勉为其难,吃光喝光了诸神用过的美酒佳肴,严格意义上讲,那些都是献祭之后的剩菜剩饭。

参考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活着的需求,祈福攘灾则是安全需求。生命健康与安全,是人们实现其它三个需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马斯洛的理论,同样解释了祈福攘灾为什么能够成为传统春节的核心主题,以及贯穿春节始终的价值观。

(未完待续)#4岁外甥女排队给3岁小舅舅拜年##年夜饭能有多硬核##除夕年夜饭##虎年春节拜年词祝福语#

推荐阅读:

年是一只吃人的兽

春晚为什么越办越难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