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大象席地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30 19:16 作者:Ash路加映画 围观:

《大象席地而坐》里没有大象。

在这部长达四小时的影片里,其实全是导演的独白。故事只是个框架,台词、动作才是血肉,随便一个学生可能会忽然拿着扫帚走过来,说一句:“世界是一片荒原”,然后大笑而去。它像是一场流动的舞台剧,上演着生活,每一个角色都在说着胡波(导演)想说的话,每一个角色都在感受着胡波的感受。观众则化身思考者的雕像,在其中看着,想着,感受着。

一、节奏与镜像

电影的节奏可以称得上匀速,非常缓。所有的事件都拥有着同等的地位,因此也拥有同等的时间表达自身。激烈的动作并没有拥有加快的节奏。

比如黄玲用铁棒打上门找她算账的副主任老婆和副主任时,只有手起和惨叫,然后黄玲走出家门走上斜坡扔掉铁棒。估计爱森斯坦会很赞成,只要结果就行了,过程不重要。

又比如老头的狗被另一只叫皮皮的狗咬死的过程,只闻狗叫声,却没有狗咬狗的画面。

均匀速度的节奏就像是片中的色彩一样,都被冲淡了。

“其实我什么都不觉得。”配上主角的这句台词,一种浓浓的无意义感被传递出来。人物按“流程”办事,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韦布空荡荡的问询,同时也质问着观众。“流程”是什么?是约定俗成、是礼义廉耻、忠孝道德、是社会无意识。为什么按着这样的“流程”去做出反应会失手杀了同学,不得不开始逃亡落得那般境地?

韦布和于城就像一面镜子,映出年少和中年的同一个寂寂的魂灵,或者说空壳。

他在街上和韦布遇到,看着这个上学时间在街上乱晃的年轻人,他说:“你到了我这么大岁数就什么也不会。”那怎么办?高中马上就要拆了,他们怎么办?韦布和黄玲都问过副主任这个问题,副主任只是说他要去新学校了,你们以后都是去卖烤串。最烂的高中就这样。既然是以后小吃街摊主候选人,那这书读不读的也没关系。

况且,就像韦布问的那样:“会什么,又怎么样?”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于城讨厌自己的“废物弟弟”,讨厌那个家里的“老瘪三”、“老泼妇”,但他们始终是一家人,家人是无法选择的。所以他还是像驴一样地寻找打了弟弟的人,这不过是个程序,他像个没有感情的空壳,只是去做。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他们漫无目的,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从这条街上游荡到那条街上,游荡在死水一滩的生活里。

二、台词与主题

片中的台词不是用以沟通的,并且恰恰相反,是用来例证无法沟通的。

韦布去阿姨家告诉他们奶奶死了的消息时,姨夫听了以后的第一反应不是难过而是反问“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并且更关心的是他是不是来找他阿姨要钱——“你要不是没钱了你能来找她?”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老人在楼下孤独地死去,儿女在二楼做饭。一个人死了不如侄子来要钱这件事更加重大。

这件事也与老头上门找咬死自己的狗的狗主人的事形成了有趣的对照,相似之处就在于又是一场自说自话的对话。

老头说“你的狗咬死了我的狗”,狗主人说“皮皮在哪儿?”老头说自己只是来告诉他们这件事,对方却已经认定他是来讹人的。老头只是想来告知这件事的逻辑在狗主人那儿是不成立的,对狗主人来说这是一件没有目的和意义的事,而老头来肯定是有目的的,有目的肯定是为了钱。所以两人的对话就在“我就是来告诉你这件事”和“你想要多少钱?”之间像卡带一样,不断重复,愈演愈烈变成争吵。

《大象席地而坐》在台词方面和《燃烧》是有点类似的。人物在讲一个故事,一个和剧情看似毫不相干并且冗长的故事,但这就是主题。《燃烧》里是“great hunger”的故事,《大象席地而坐》里是一个砸死猫的同学的故事。《燃烧》里女主角向往沙漠的日落,《大象席地而坐》里他们向往满洲里的大象。都充满了寓言和象征意味。胡波和李沧东的语言都处于一种直白和隐喻之间,或许也与他们的作家身份有关。他们并不将所有的隐喻都埋藏在影像里,而是让主角用台词去表达。但是主角说的不是角色,而像是导演的日记碎语。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除了故事以外,《大象席地而坐》里还有更加直白的表达。比如韦布的呐喊,他从医院偷看了于城去看于伟之后,在一片空地里嘶吼:“你是人渣,是狗屎,你快***吧,你快***吧。”这几乎是全片感情最为激烈的时刻,彭昱畅的表演非常好,他将那种绝望和无力透过屏幕传递了出来。看着他因发狠而发红的眼睛,凌乱的头发,毫无生机的面孔,他不仅仅是自我厌弃,同时也在咒骂生活。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这是一台一个人的独角戏,在能够自由表达时,他一会儿是个麻木的青年,一会儿是个疯子,他将内心最分裂的部分撕扯开来呈现给众生。愈合起来时,他又和一个普通人别无二致。

三、背影与面孔

影片的光线很弱,尤其是刚开场的几场戏,我们很难辨认出演员的面孔。只有一个黑糊糊的影子、轮廓。他将现实中那些模糊又具体存在的事搬到银幕上,同样给它们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黑纱,就好像闭上眼睛回忆往事时眼前所能看到的一样。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在演员走到光亮处时,移动摄影几乎是贴着演员的肩部以上给特写,并且导演表现出了对于肩颈头部背影特写强烈的爱好。运用了大量的特写,甚至可以牺牲演员的动作、环境。这些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演员的面孔才是独具意义的。一个利落的背影、一个年迈的背影、一张年轻的失去活力的面孔……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少年倔强的姿态,对周围充满谨慎,脆弱受伤时变化的微表情。少女和母亲争吵时露出的一丝与母亲的相似。老头和于城孤独地游走在街上。当我们直面这些背影与面孔时,会感受到一股奇妙的震撼力,它们似乎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符号,负载着人类的全部奥秘。我们只能痴痴地凝视着它们,凝视得久了,这些面孔就独立于演员自己存在了。像是德吕克所提及之“上镜头性”,镜头拍下这些面孔,它们成了影片的主角,富有灵性和某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四、关于大象

其实胡波也不是那么丧,“被同样的消极和绝望围困时”,他“呈上了一柱肯定的火焰”,尽管非常微弱的。

韦布还是拉住了老头,说:“去看看吧。”去看看别的地方是否会有不一样,去看看满洲里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

深夜的大巴停下歇息,他们裹着厚厚的衣服,在北方的冬日呼出鲜活的生气。老老少少传着毽子,像是巷弄里小孩童年的游戏。一个低角度的远景,似乎不愿打扰这难得的快乐时光,又让人记起安哲罗普洛斯影片中的那些刻意疏离的远景。在这些场景里,镜头似乎是一个窥视者,只敢躲起来,唯一的功能就是默默记叙。

大象是没有的,它只是导演呈上的那柱微弱的火焰。吸引着众人,去追寻它就是去追寻火光。

“人活着,就会一直痛苦。”

是这样吗?换一个地方会好吗?老头说不会好,说没什么不一样的。但他们还是去寻找那头大象了。见是没有见到的,但结尾处听到了大象的嘶吼,已经足够了。

那么,为什么是大象呢?虽然这个问题看似毫无意义,因为是没有答案的。它多半只是导演的偏好或者某日的梦境。正如我也热爱着这浑身褶皱、灰色的、大耳长鼻的生物。

细致解读《大象席地而坐》,这四小时为何如此真实、悲恸又空茫?

海报中那只庞大的大象的幻影笼罩着众人,这样的庞然大物,又笨重又孤独的,就坐在那儿,多丧啊,但对于一个内心空茫的人来说又是多么温暖啊。

“看看周围,所有人都活着。”而他,只是不知如何模仿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