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在线电影剧情家庭内地「分析」

2022-03-30 08:39 作者:海云轩主 围观:

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家庭为讲述对象,展现家庭生活、探讨家庭伦理的影片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同样有着优秀的传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一批展现家庭生活的影片在讲述一个个或悲情或喜剧故事的同时,重塑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观念,并反映出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展现出的新的面貌。

影片《小花》(1979)便是一部较早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的优秀影片。该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1930年,桐柏山区一户姓赵的人家因家境贫困,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女儿小花卖给别人,卖掉女儿之后追悔莫及。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夫妇因革命失败被迫转移,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被卖掉的小花同岁,赵家将她改名叫做赵小花。

十七年后,十八岁的赵小花到解放军部队寻找失散两年的哥哥赵永生。因永生负伤掉队小花没能找到。这时,小花意外的遇到了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周医生十分喜欢小花,并把她认作干女儿,却不知自己就是她的亲生母亲。而赵家的小花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叫何翠姑,此时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长。

在一次战斗中,翠姑救了身负重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亲哥哥。小花与哥哥终于相逢。翠姑与养父何向东谈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才终于得知自己的身世。翠姑在战斗中为营救小花而身负重伤,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并与永生去看望翠姑。翠姑和哥哥兄妹相认,众人十分感动。影片结尾,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参加革命。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对于1979年的中国影坛来讲,《小花》可以说是一部横空出世的作品。这部影片根据作家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改编,围绕着战争年代里两户不同人家的生离死别,展现了在革命战争背景下真挚感人的兄妹之情、母女之情。

尽管从故事内容上讲,《小花》这部影片或可以看作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的伦理片和"十七年"电影中革命正剧的一种揉合。然而,该片在表现形式上的探索在当时却有着大胆革新的意义和价值。它打破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方式和时空概念,不再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情节,而是将兄妹三人的的闪念和回忆交织、穿插在一起,以此来结构剧情。这样一种表现手法使中国传统故事片的面目为之一新。同时,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的"寻找"的线索,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普通观众的集体心声。这一点或许恰是《小花》在当时观众当中引发共鸣的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同样作为诞生于1979年的影片,《瞧这一家子》则以喜剧片的手法,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里儿子和女儿各自的恋爱经历,刻画了人们在新的时代里所呈现出来的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崭新面貌。

毛纺厂车间主任老胡的女儿嘉英是车间的挡车工,和车间的修理工郁林相恋,两人一起研究厂里的技术革新问题。郁林要对厂里的老机器进行技术改造,用"光电探纬仪"代替手工作业,却遭到思想保守的老胡的坚决反对。

老胡的儿子嘉奇是文工团演员。一次,嘉奇和大阮、张岚逛公园,嘉奇奋不顾身去救根本没落水的孩子,大闹笑话之余却给孩子的姑姑、新华书店的营业员林小红留下了好印象。后来,嘉奇应邀到书店教大家舞蹈再闹笑话。这一次,小红热情的帮助和鼓励使嘉奇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工厂里,嘉英等人设计的光电探纬仪出了故障。在众人的开导之下,老胡终于发生了思想转变,也投入到了技术革新之列。

在看嘉奇的首次演出时,老胡误把张岚当作嘉奇的女朋友,非要儿子和她分手。光电探纬仪终于试验成功,郁林和嘉英喜结良缘。张岚、小红一齐来到老胡家中,老胡夫妇都错把张岚当作未来的儿媳小红,直到大阮赶来接走张岚才真相大白。最后,嘉奇和小红结婚,张岚也变成了一个踏实的好青年。全家高高兴兴的喜庆团圆。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瞧这一家子》是新时期伊始中国电影不可多得的一部喜剧片。该片自始至终洋溢着的喜剧精神和乐观态度对于此时的电影观众来讲无疑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创作者们利用各种诙谐幽默、充满戏剧性的手法,在让观众会心一笑、开怀大笑的同时,帮助人们在心理上扫除过去历史留下的阴霾,对着手创造新的明天产生无限的希望和热情。影片结尾,父辈一代人的顽固思想得以化解,青年一代人的轻浮毛病得以改正,一个甜蜜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得以团圆,这些无疑都代表着在新的时代里集体大众的一种美好愿望。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和《瞧这一家子》的轻松、喜庆相比,创作于十余年后的影片《过年》(1991)向我们展示的是普通百姓家庭生活中另一个不同的侧面。"年"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在农历正月初一之前回到自己的家里,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团圆饭,等待新年的到来。《过年》讲述的便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程家是北方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全家三代一共十三口人。父亲在外奔波,赚了些钱回家过年。除夕夜,母亲围着锅台包饺子,和丈夫一起盼着儿孙们回来过年。可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老两口凄凉地在一起度过了除夕之夜。

第二天正月初一,二儿子程远带着女友从北京回来。他们想去海边考察准备写毕业论文,希望得到父亲的资助。大儿子和媳妇自去年砸了年夜饭就再也没来过,这次听说父亲带了钱回来,也领着孙子前来看望。大女婿丁图平日在外面拈花惹草,这天也和大女儿一起回家。二女儿程萍当初爱上了架子工大川,父亲不同意,二女儿同大川私奔。这天,大川和二女儿也怀着负罪感进了家门。小儿子程勇和姑娘小凤年夜看通宵电影,一回来便插门睡觉,父亲大为恼火;而小儿子还列出一个2500元的订婚聘礼单准备给父亲……

吃团圆饭时,儿女们一个个讲出自己的企求,让父亲极为伤心;而大川和程萍的慷慨解囊又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父亲将自己带回来的8000元人民币拿出来放在饭桌上。丁图在外面的事被揭发,小儿子程勇为大姐抱打不平和丁图在雪地上滚打起来。这时大儿媳还惦记着8000元钱,一向惧内的大儿子打了媳妇一巴掌,一场混战展开了……

年后,雪花飘落,儿孙散去,父亲母亲坐在爬犁上,怀着无限的伤感离开了雪原上自己富足的家。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影片《过年》立足于现实,以东北农家过年的热闹场景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刻画出在改革开放大潮影响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将父母含辛茹苦、子女却重钱财轻亲情的社会现实淋漓尽致的呈现于银幕之上。创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对人物进行处理,展现了市场经济中各色人物的众生百态,感叹了商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自私、势利。同时我们也看到,作者又无心夸大存在于现实中的这些家庭矛盾,各个细节的分寸把握皆恰到好处。恰是影片编导冷静旁观的视点、不着痕迹的处理以及各位优秀演员的精彩表演,使《过年》这部影片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片中散发的真实、感人的生活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过年》剧照

将影片《过年》和另外一部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1989)进行对比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这部影片于九十年代初在内地公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影片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

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散十八年的母亲秋霞。

当年,林志强的母亲秋霞与其父林国荣相恋,却遭到林国荣母亲的反对。林母为国荣另外娶了妻子。此时已怀孕的秋霞去了乡下,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数年后,国荣之妻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

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的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在一个风雨之夜,秋霞为找志强失足跌下楼梯,此后精神失常。十八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再次相认。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较之于《小花》,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更加接近早期中国电影中以《孤儿救祖记》等影片为代表的商业伦理片。这类影片往往以骨肉亲情的难舍难分作为商业卖点,非常契合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妈妈再爱我一次》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吸引和感动内地的广大观众,对比《过年》,我们或可以认为,恰是影片利用母子重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对亲情进行极力的渲染,填补了九十年代初人们在商品大潮中对于失落的情感的一份渴求与怀念。

1999年,第六代导演张扬的处女作《洗澡》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父子两代人之间由隔阂到和解的故事。

  一辈子经营澡堂的老刘早年丧偶,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大明离家南下闯荡事业,父子之间较少来往。小儿子刘二明患有先天性智障,一直守在老刘身边帮他经营澡堂。老刘感到晚景有些凄凉,多亏有多年的老顾主和一群离不开澡堂子的老伙计们惺惺相惜。

  二明的一张明信片让大明误认为是父亲病逝,匆忙从深圳回来。父子二人见面,彼此之间感到生疏了许多。面对迟暮的父亲、不谙世事的傻弟弟和这个破败的澡堂子,大明只好留下来照管这个家。从这时起,大明才开始真正接触澡堂业,才试图去了解父亲,并渐渐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城市在不断的建设发展,老澡堂子面临着被拆迁的境况。老刘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决不和澡堂子分开。就在这个时候,已是风烛残年的他旧病发作,离开了人世……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洗澡》是一部充满脉脉温情的当代都市生活伦理片。该片围绕着老刘一家两代人对澡堂子和洗澡的态度,反映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父一代与子一代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造成的两代人之间日久弥深的隔阂。儿子在追求个人奋斗、事业成功的同时,忽略了同父亲之间沟通和交流;而父亲则在固守着旧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和儿子之间距离越来越远。随着儿子和父亲在经营澡堂时的相处,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固守实际上是出于对失落的情感的那份怀念,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最终被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所化解。影片在舒缓的叙事中,流露出几分面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淡淡的怀旧之情。

2002年,第五代的领军人物、国际知名导演陈凯歌向中国的电影观众奉献出一部同样是讲述父子之情、并且感人至深的影片《和你在一起》。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刘成是江南某小镇的一名厨师,勤恳工作,辛苦攒钱,培养儿子刘小春拉小提琴。

望子成龙的刘成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经过不懈努力,刘成终于让性格怪异的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在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一位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后者的恩师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

小春满腔遗憾地离开无法担保他演奏事业成功的江老师,在余教授的指导下继续追寻成功之路。但在余教授那里,小春感到了束缚和压抑,并与父亲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就在比赛开始之前,余教授告诉了小春,原来刘成并非是他的亲生父亲。

影片结尾,在众人的帮助下,小春在火车站追上了正要离开的父亲,并为他演奏小提琴。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以展现父子之情为核心的感人之作,片中由刘佩琦扮演的父亲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尽管影片在叙事上的处理并非完美,但导演却以细致的手法刻画了存在于父子之间的脉脉温情,尤其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于平凡中见伟大的父亲形象。这位中国式的父亲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为了让儿子能够功成名就,不惜牺牲掉自己的任何所有。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与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相契合。而片中刘成作为刘小春养父的身份设定更加凸显了普遍存在于中国父母身上的这种舍己为子女的德行与品性。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似乎是第一次放弃了他一贯的历史反思与文化批判的立场,小心并且真挚的向刘成这位中国式的父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众多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影片当中,影片《刮痧》(2001)难得一见的将视点放置于中国式家庭之外,通过讲述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家庭遭遇到的突发性事件,以西方文明作为参照展现了中国家庭特有的东方色彩。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刘易斯。电脑动画设计师许大同和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八年,开始渐渐融入美国社会并且事业有成。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家人和睦幸福。许大同的父亲从中国来看孙子。一天,丹尼斯患了感冒,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丹尼斯的病很快就好了,大家都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但没过几天,丹尼斯因不慎碰伤被大同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孩子背上有紫红色的刮痕,认为他受到了家长的虐待。于是,大同被儿童权益保护机构以虐待儿童的罪名送上了法庭。大同辩解那不是伤痕,是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但却苦于无法让法庭明白。结果,许大同输了官司又丢了工作。妻子简宁为了能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不得不违心与丈夫提出分居。圣诞夜,许大同思子心切,冒险从外面爬楼进自己的家看儿子……

最终,在大同好友的帮助下,儿童权益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刮痧。许大同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刮痧》剧照

《刮痧》这部影片以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刮痧疗法所产生的误会作为主线,在叙事上有着较强的戏剧性。创作者以缜密细致的手法,将故事的矛盾冲突一步一步的予以升级,最后又巧妙的实现了各种矛盾的和解。在矛盾冲突中,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异质性的一面被很好的凸显出来;而三代人之间的血脉骨肉之情也被充分的展现出来。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刮痧》剧照

在《洗澡》中扮演父亲的演员朱旭在片中扮演了许大同的父亲。可以说,他代表了中国老一代的父亲形象,对待已为人父的儿子较为严厉,而对待孙子却无比的溺爱。同时,他们似乎再也无法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现代文明的种种规则限制在不经意间往往构成了对于他们情感的某种伤害。许大同夫妇的境遇则充分显示出作为"此一代人"的尴尬。尽管他们希望通过改变自己来融入到代表着现代文明的西方社会之中,然而令他们感到无奈的是,中国式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早已在此之前便已经将他们同化。因此,颇为矛盾的是,恰是出于一种中国式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他们宁愿让自己的儿子从一开始便被西方社会所同化。尽管影片最终以大团圆的方式收场,然而我们看到,存在于三代人之间的不可弥合的裂隙将继续扩大……

《我的兄弟姐妹》是2001年颇为卖座的一部影片,该片以一个虚构的一家兄弟姐妹分散和重聚的故事,引发出当年不少观众的眼泪。

年轻女指挥家齐思甜首度到内地举行演奏会,想趁这机会找寻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幼年时,齐思甜的父亲在小学里教音乐课,一家六口虽然生活清贫却幸福和睦。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母亲突然病重,父亲带她连夜赶往医院,没想到在途中遇上了车祸。一夜之间,四个孩子失去父母成了孤儿。略为懂事的大哥齐忆苦为了让弟弟妹妹们能过上好日子,忍痛把他们送人收养。为了日后的相认,他交给每人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二十年后,齐忆苦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从报纸上看到有关思甜的消息,决定亲自到旅馆与思甜相认,谁知却意外地卷入了一宗交通事故,还成了嫌疑犯,不得不四处躲藏。思甜先找到了在哈尔滨读书的弟弟齐天,又在舞厅找到了高中毕业后无所事事的妹妹齐妙。

演奏会当天,齐天和齐妙都到了现场。忆苦在去音乐厅的路上被警察发现逮捕,经过一番恳求,终于也赶到了音乐厅。在父亲的音乐中,齐家四兄妹拥抱在了一起……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我的兄弟姐妹》这部影片围绕一家四兄妹聚散离合的故事,表现了父爱、母爱、友情、爱情,特别是兄弟姐妹之间浓郁的手足之情,从而引发众多观众的共鸣。2004年,由彭小莲执导的影片《美丽上海》讲述的是一个和《我的兄弟姐妹》颇为相似的故事。

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法租界生活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在豪华富丽的别墅里过着优越的生活。

文革中,父亲蒙冤而死,四个孩子从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大哥良浩因家庭出身问题,大学毕业被远送到西北;二姐静雯高中毕业便被发配到贵州农村插队,并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三弟阿荣从事着律师职业,但金钱的充裕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小妹在文革结束后去了美国,但始终难以融入异乡的生活。

分散在各地的儿女们因为母亲的病情纷纷回到已经破败的家中,一家再次团聚,昔日的恩恩怨怨再次涌现……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上海欧式洋楼是都市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美丽上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道风景线上。导演以细腻婉约的手法,让一位母亲和她的四个子女在片中诉说着自己家庭的沉浮往事和酸甜苦辣。母亲虽然无力改变子女们的生活磨难,然而来自于母亲的关爱、教诲却成了四个子女认真面对生活现实的契机和希望、处世为人的立足点、手足之情的凝聚力。母亲临终时和每一位子女的平常中显得不平凡的沟通和交谈,揭示了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细腻入微的内心情感和一生做人的原则尺度。她给了落根他乡者自强不息的鼓励,给了桀骜不驯的成功者脚踏实地的劝勉,给了苦苦挣扎者生活的勇气,给了漂泊的孤独者博大的理解和心扉的开启。最后,她在安详和微笑中永远熟睡。

在《美丽上海》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典型的家庭故事,关于遗产,关于婚姻,关于教育,关于老人的赡养,关于回忆……几乎囊括了一个家庭能够经历的所有事情。相对于《我的兄弟姐妹》来讲,《美丽上海》更加凸显的是一句中国的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家永远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结和最终的归宿。

由国产电影看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

《美丽上海》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