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非常博客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27 20:10 作者:博客天下 围观: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在这个故事中,“一家人”的家,既是家庭,亦指国家。

作者|殷万妮

编辑|丁宇

心怀家国的一家人

2020年2月21日,贵州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70人出发前往湖北,27岁的杜富佳是其中一员。

杜富佳是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她的哥哥叫杜富国,是南部战区陆军扫雷排爆大队战士。2020年的春节,是杜富国近七年来第一次回家。就在这个一家人难得团聚的时刻,杜富佳依然递交了两次志愿前往湖北支援的“请战书”,最终踏上了援鄂的征程。

她认为,守护在岗位上是职责所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就在做着准备,从一月份开始就经常练习穿脱防护服,并认真学习第一版到第六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到了武汉,她被安排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第八病区,主要负责治疗工作和消毒工作,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照料。期间,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穿上三层厚重的防护服后进入隔离区开始工作。

在杜富佳看来,这些既是她作为护士的专业和理想,也是来自哥哥杜富国精神的感召。她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武汉是我的前线。”

杜富国是一位获得过多次荣誉的“排雷英雄”。他积极报名参加边境扫雷行动,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执行扫雷任务时,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结果,在排查过程中突遇爆炸,他保护了战友的安全,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兄妹二人,一个在雷场,一个在医院,虽所处地点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理想。《理想照耀中国》之《一家人》一集,讲的就是杜富国和杜富佳两兄妹的故事。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的事迹,在剧中作为两条支线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在武汉,杜富佳除了抽血化验、采集咽拭子标本、打针、送药等工作,也需要抚慰患者情绪。她一有空就会陪患者聊天,有时也读新闻给他们听。时间久了,患者也跟杜富佳熟络起来,有两个患者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她和一个同事拉了进去,群聊的名字就叫“一家人”。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随着疫情日益严峻,病人数量增多,杜富佳和同事们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哥哥杜富国给杜富佳很大的力量,她说:“哥哥对我很支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她还邀请哥哥加入了“一家人”的聊天群,杜富国也在群里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患者勇敢起来。

在拍摄前,导演王元、编剧张显及主创团队一起前往贵州湄潭县兄妹的家做采访。他们在杜家看到了一块展示板,上面印着杜富国荣获的所有荣誉。

采访结束,剧组又同杜富国一起去遵义市参加一个录制活动。出发前,他跟陪护他的战友去楼上换军装。王元跟杜富国的母亲李合兰聊天,聊的是儿子的身体状况,聊着聊着她就止不住地流眼泪,聊到后面,泣不成声。

这时,杜富国换好了军装,战友搀着他往母亲的方向走,李合兰擦了一把眼泪和鼻涕,起身往书房走,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王元把观察到的细节和了解到的故事都用到了戏里。他明白,这是一个母亲的坚强,她会在儿子面前隐藏自己的悲伤情绪。于是,就有了戏里李合兰接儿子回家后,强忍着情绪跑进屋,关起门来才哭出来的情节。

在《一家人》这集中,类似的还原真实的细节有很多。比如,在拍杜富国与家人相聚的这场戏时,王元给饰演杜富国的演员陈若轩加了一场戏。杜富佳跟哥哥说“妈来了”,杜富国立马冲着妹妹说话的方向转去,站在杜富国一旁的父亲把杜富国的身体往右拧了一下,他的脸才正对着母亲。

“这是我在跟杜富国交谈的时候观察到的,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他会先去听别人说话,然后很有礼貌地把身体摆正,再去说话。”王元在接受《博客天下》的采访时说。剧集即将播出时,王元第一时间告诉了杜富国的战友,让他可以在播出时听《一家人》的故事。

《一家人》通过表现杜家兄妹一家人小家的感情,来呈现个人和祖国之间的情感连接,以及背后的家国情怀。剧集的时间短暂,但它所传递的人物身上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仍在继续。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对话李一桐:平凡人的伟大

拍摄期间,李一桐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见到了杜富国和杜富佳兄妹。杜富佳跟李一桐聊起她作为援鄂医疗队队员的经历。为了方便打理,出发前杜富佳剪短了头发,造型上的变化被用到了这部戏里。

了解了医护人员的抗疫日常和奔赴前线的心态,李一桐对角色的理解也更深入。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的信念感是拼尽全力去救死扶伤;作为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她关心哥哥,并以他为荣。通过角色,李一桐尽力去表现杜富佳想传递出的精神力量,她没有遗憾。

博客天下:在人物塑造上,您和导演之间有过怎样的讨论?

李一桐:有一句话是,塑造一个角色很难超越角色原型带来的影响力。对于杜富佳这个角色,我跟导演在想法上达成了一致,就是尽量还原出真实的抗疫情况。不过,据我所知,在抗疫前线,所有医护工作者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电视剧情节所呈现出来的。

博客天下:您觉得杜富佳身上最大的特质是什么?

李一桐:她看似平凡,但是内心却比任何人都要坚毅、伟大,因为她能够在抗击疫情最重要的关头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奔赴前线。

博客天下:您观察到的哪些故事和细节被用到了戏里?

李一桐:当时跟杜富佳聊到了她的哥哥杜富国,他是很厉害的排雷英雄。和她的长聊中,我能够感受出她对哥哥的关心,也因哥哥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以他为荣,这是她对哥哥的感情。与此同时,我也去了解了她奔赴前线时期的心理变化,感受到她是个坚毅的人。

博客天下: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李一桐: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情绪上的不可控,我们每一场戏都在还原武汉疫情最严重时期医护人员们的情况。在演戏过程中,我在情绪上崩溃了几次,尤其是在拍哭戏的时候。

博客天下:塑造这个人物,对您个人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启示吗?

李一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对话陈若轩:用表演靠近人物

在陈若轩的观察下,杜富国是个热爱生活、乐观温暖的人。于是,他在饰演这一角色时也常把笑容挂在脸上。剧中有一场戏,是杜富国戴着假肢做俯卧撑的戏份,反复练习时,陈若轩才感受到这个动作的难度有多大。陈若轩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向大家呈现杜富国的家国情怀和他们一家人心中的大爱。

博客天下:拍摄之前,您为杜富国这个角色做了什么准备,比如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人物?

陈若轩:其实之前,我就看到过杜富国先生的新闻报道,他在排雷任务中毫不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经历磨难后仍然选择笑对生活,这种心怀国家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令人敬佩。除了研读剧本、看新闻报道,我还看了导演发来的探望杜富国先生时拍的视频,他也跟我讲述了眼中杜富国的样子。

博客天下:导演组给您看了探望杜富国时记录的视频,视频内容是怎么样的?

陈若轩:杜富国先生带着假肢吃饭、运动,也有他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讲述。从他的神态和话语中,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对我后面的表演有很大的帮助。

博客天下:您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过程,从外形和内在去靠近人物的?

陈若轩:拍摄前,我戴着假肢吃饭、运动,练习了很多次,同时也一直看着视频捕捉杜富国先生的神态,再加上参考导演的一些建议,这些都能让我在表演中更靠近角色。

博客天下:在表演中,跟对手戏演员孔琳、李一桐有哪些交流呢?

陈若轩:两位老师在剧中分别饰演我的母亲和妹妹,杜富国先生回家后和母亲、妹妹重逢的那场戏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在表演的过程中,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坚强和伟大,而我们几位演员都希望能展现出他们最真实动人的一面,让观众也能体会到这份感动。

博客天下:您觉得杜富国的理想和信念感体现在哪里?

陈若轩:在排雷过程中,杜富国先生深知任务的危险有多大却没有丝毫退缩,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博客天下:本次拍摄过程和您以往的拍摄经验有哪些不同之处?

陈若轩:以往的拍摄中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诠释好剧本中的角色,而这一次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让我去观察,去真切地感受他身上所蕴含的能量,然后把这种感知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表现出来,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博客天下:您觉得在这个时代,“理想”意味着什么?

陈若轩:意味着拥有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所以拥有理想某种程度上也能让我们享受人生,整个时代也会因为每个个体“理想”的实现而不断进步。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对话王元:通过细节去还原人物

在跟原型人物交流时,王元观察出了很多人物身上的细节。以杜富国来说,王元看到,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杜富国的腰身总是挺得笔直,有着军人的模样,他说话并不铿锵有力,而是温柔随和。杜富佳还告诉他,哥哥比以前瘦了。这些细节,被王元一一记住。拍摄时,他也用到了戏里。因为只有从细节入手,才更有可能去触动观众的内心。

博客天下:从《一家人》的预告片来看,故事情节更侧重杜富佳赶赴前线,但其实在这部剧中,另一条支线是关于他哥哥杜富国的,这是后来做了调整么?

王元:《一家人》的故事原本只是以杜富佳为主,我提出建议,想把杜富国加进去。其实杜家一共四个孩子,杜富佳的弟弟杜富民是一名医生,也递交了援鄂请战书,他的另一个弟弟是边防战士,一家人两个从军,两个从医。从剧集名字来看,“一家人” 说的是杜富佳和杜富国这一家人的奉献精神,还有一层意思是杜富佳代表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是一家人。

博客天下:医院的戏份是在哪里拍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

王元:在四川梓潼县人民医院,有一层楼刚装修好,是空的,这是县里领导和卫生局给剧组免费提供的拍摄地点。拍摄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为了表现医院抢救的紧迫感,有的镜头是靠晃机器完成的,没有具象化镜头。结果那会儿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后来就把之前拍的镜头删掉了,只剪辑出了下雨的镜头,不过气氛反而更合适。

另外,就是道具有限,剧组只能去想各种办法。有一场戏,患者的病号服只有一件,饰演医生角色的演员抢救患者,要用剪刀把病号服剪开。我要拍不同角度的镜头,只能再拍一遍,就把衣服简单缝补,再反过来套到演员身上,好在后来拍摄都顺利完成了。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博客天下:剧中,杜富国见到妈妈时,为什么选择用军人的身份向她问好?

王元:我给杜富国设定了一个点,就是他不想让***见到他的样子后难受。一般来说,多少年没见妈妈了,回家见面肯定是亲热的、高兴的,但杜富国没有。他以军人的身份向妈妈问好,话是喊出来的,“李合兰同志,南部战区陆军战士杜富国向您报到。”杜富国回家的这一路上,他可能就在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问候,他知道妈妈会哭,会难过,他会去想怎么帮助妈妈破解悲伤的情绪。

还有一场戏,是杜富国吃米粉吃得有些吃力,爸爸妈妈都看着他,他考虑了父母的感受,主动提“妈,要不你喂我”,妈妈犹豫,他又说“小时候不都是你经常喂我的吗”,妈妈李合兰才端起碗来夹米粉,吹凉,再递过去喂。他爸爸看到这一幕,心里难过,转身掀开门帘进了屋,我原本设计的是他点了根烟,如果不这样处理,从视听呈现上去看,很难去表达父亲的情绪。

博客天下:您觉得陈若轩、李一桐适合剧中角色的原因是什么?

王元:我跟陈若轩合作过,我交待他演《一家人》里的戏,从说话方式和神情状态着手去把握好军人的特征,比如说话节奏是说三四个字就停顿一下,他私下也一直在练习。他很认真,我当时想有墨镜的话,眼周的伤痕就不去做了,但他坚持要做。

李一桐给了我一个惊喜。前期跟她聊角色,我发现她的思考逻辑和节奏都不错,交流很愉快。定妆时,我建议演员不化妆,她下嘴唇中间有一颗痣,脸上也有一点斑,我拍了照片给她看,说素颜多少有些瑕疵,但是这才真实,挺好的,她很配合。相应的,整个片子,我把色调调成了偏青色的,而不是暖色。

博客天下:油菜花在剧中是一种意向吗?象征着什么?

王元:拍摄时,我跟美术师说,这个地带油菜花不难找,去找一片,于是有了剧中的那个场景,杜富佳坐车归乡,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油菜花是一种意象,象征着大地回春,生命复苏,万物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

《一家人》:家国背后的守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