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起跑线的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27 18:56 作者:终南影话 围观:

引子:成功、金钱与教育并不成正比,一切都需要不断反思,问题才能得以改善的可能。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电影《起跑线》是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剧情电影,作为一部印度影片,《起跑线》同样寄予了印象中传统印度电影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画面,用一种幽默趣味性戏剧的方式讲述了一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从小受到最好的教育,绞劲脑汁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故事。影片以“择校”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展开叙述,在喜剧幽默的氛围中也向观众传递了印度的教育体制问题、阶级的固化、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和引发对于人性的思考。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下,起跑线也是不同的。当“起跑线”这个比喻用在教育里,也是当下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了,父母最关心也是最为操心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在印度也被表现得十分尖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不仅在中国,在印度也同样适用。但相比之下,印度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所反映的不仅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更是对存在于印度严重的阶级矛盾问题的质疑和反抗。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电影《起跑线》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故事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一话题进行叙事,借助小人物家庭的命运来牵动整个故事的发展,白手起家的中产阶级拉吉夫妇,为了送女儿皮娅进入顶级的私立学校读书,想尽一切办法从走后门托关系买学区房,到逼不得已装作穷人住到了平民窟,这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反映出来了印度所存在的严重的教育阶级层面的不公平问题。富人家庭的孩子一出生就预示着能够享受高等的教育环境进入名校,而中底层家庭却只能被培养成服务于资本的“工具”。拉吉一家便是不甘于沦为中底层而不惜往上攀爬的代表,然而在这过程中却是经济、权力的交易过程。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孩子上学更像是一桩生意,教育的目的成为了只要求孩子出人头地,而不是注重他们兴趣的培养,就像影片中的父亲拉吉一样,凭借着商业头脑取得成功成为了中产阶级家庭,但拉吉其实没有受过任何高等教育。影片的一开始,母亲米塔执意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孩子没人管、教育环境和条件恶劣,而私立学校孩子们不讲印度语而是学英语,精通各种语言,只有在这样的私立学校读书,孩子才能出人头地。印度是个以讲印度语为耻的国家,他们认为上层阶级的人是应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阶级的象征”这句话在影片中毫不保留地将阶级问题展露无疑,因此孩子进入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就是拉吉一家能够成为富人阶级的象征。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因受到三千多年来种族制度的影响,印度阶级分化尤为严重,在这个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环境里,即便是从中层阶级想要上升到了富人阶级,但还是会被真正的富人看不起、在孩子受教育问题上还是能让这个家无能为力。教育目的难道不应该首先从人的本分开始做起,再去进行各方面的培育和发展从而使这个社会多元化地发展嘛?然而影片却反映了教育是一种富人阶级的权利游戏,富人掌握了孩子上学的权力,《起跑线》通过这样一个家庭现象,将存在于印度的严重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问题,形象的展示到银幕上。影片所展现的问题也正是在当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所存在的学区房、教育商业化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话语权的富人阶级才是游戏的实际操控家,从而电影引发了观众对这样一种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除此之外,影片融入了具有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元素,正符合印度电影的特色和电影市场,再加上这种喜剧手法来传达悲剧性内容是该影片最大的美学特点。电影《起跑线》在表现风格上看似在表现教育这一深沉的话题,但多数段落却显得明快诙谐,在影片中也加入了三段印度歌舞片的写意,三段歌舞不仅仅是对于印度歌舞片的续写,也变相地将贫富差距阶级差异拉到最大化,引发了观众对人性欲望和真善美的思考。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首先第一段是父亲拉吉拉着女儿在派对上跳舞,但却受到了众人的讥笑与嘲讽,这是将拉吉这一中产阶级家庭与上层的富人作了明显的对比;第二段是孩子们在改造学校时一起劳动,充满欢乐的歌舞画面;最后一段是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在顶尖的私立学校进行才艺表演,这段歌舞表演实际极具讽刺意味,一方面讽刺着所谓的名校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是对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给予了深度的批判。另外,影片的结局给人出乎意料:拉吉夫妇放弃了费力争取来的私立名校的入学资格,而将女儿送到了公立学校并大力捐款赞助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这一举动对人性的真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在经历了几经波折之后他们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富人阶级虚伪与冷漠的现实。

《起跑线》|印度教育体制背景下的反思

有人说这些问题在印度远比影片中表现得更加尖锐,这一点或许并不可否认。因为在当今社会,这些问题也是在中国的映射,贫富差距、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的担忧、学区房摇号等一些确实存在,但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为了消除这些矛盾而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而印度却逐渐适应了贫穷。这也是电影上映在中国赢得了比在印度更大反响的原因之一。电影《起跑线》将存在于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社会各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毫不隐讳地表达出来,观众所接收到的不仅是电影表面所表现的问题,更是挖掘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所引发的思考和叹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