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分贝人生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26 01:22 作者:声影新播客 围观:

导语:底层和边缘人群是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算不上富足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态度让人敬佩。繁华的现代都市中,我们总能找到来自社会底层群体的身影,他们因为经济窘迫,在温饱线上挣扎,享受不到城市化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狭窄的居住空间和简单的衣食,构成了生活的全部,也品尝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有这样一部出产自马来西亚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住在城市贫困区的三口之家遭遇变故后艰难生活的故事,片名叫《分贝人生》。通过对主人公家庭苦与悲的描述,引发人们对于改变命运的思考和探讨,还融入了人性和亲情的元素,使这部电影直抵人心。

影片用简单细腻的镜头,真实地反映出马来西亚这个并不发达的国家社会体制并不完善的一面。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它既是对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善恶人性的一次拷问。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悲惨命运的描述,展现出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的辛酸和无奈。

纵观整部电影,压抑的氛围中给人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在详尽描述主人公悲惨遭遇的同时,以底层人群的视角观察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生的不平等,引发对不同命运的思考。

这是一部注重写实的电影,它将最容易被社会忽略的那一类人的生存现状和悲与苦的一面真实地展现出来了。家庭、工作、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缺失,在不堪重负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富裕阶层的奢侈生活与贫困家庭的苦苦挣扎,在影片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社会悲哀的暗讽。

新人导演用简单而又隐含寓意的影像直观地呈现出马来西亚残酷的社会现实,虽在剧情衔接和人物逻辑等方面有不足之处却足够感动人心。影片以真实化的社会议题和对角色人物的合理设定,表现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引出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蕴含着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在看不到希望的人生中,对社会的麻木和冷漠已经习以为常,在一次又一次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中,在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只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维持最基本的温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出生和长大,悲苦的命运早已注定。

精神失常的母亲、初涉社会的男青年、年幼的小女孩,这些本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个体组合而成的家庭,透露出贫苦、无助甚至是绝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似乎没有善恶的区分,只有对自己命运的微弱抗争。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这部电影并没有将不幸遭遇过于煽情化处理来博取同情,也没有用批判的态度去刻意表达导演的意图,故事主线也是围绕这个不幸家庭三天的日常生活点滴展开。尤其是戏份最重的男主角,本是放荡不羁的年轻人,却要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尽管很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逆境中保持着对人生的希望。

小女孩的命运更加充满悲剧色彩,天真无邪的她让这个家庭保留一丝暖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一场车祸意外中消逝,诉说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命运可以注定,但只要不是逃避或者自暴自弃,就有被改变的可能,尽管这种概率很低;生命只有一次,悲惨的命运使生命之光显得微弱,但只要活着,人生才有出路。

社会底层众生相面面观,患病老人、失业青年、辍学女孩,他们的生活里不只是困苦还有温情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男主角阿强亲历了整个家庭变故的一切,本是享受青春年华的黄金年龄,别人在举行隆重的成人礼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大学教育,他却在生活困境边缘中苦苦支撑。打工赚到的钱对于这个不健全的家庭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他只能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增加收入,但为此还失业了。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苦中作乐,与妈妈和妹妹和睦地相处着。上流社会的奢侈和家庭一贫如洗的现状,让这个年轻人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小女孩这个角色的存在蕴含着导演的深意,在场景展现上带动悲与喜的情绪转变。对于出生在贫困区的小孩来说,或许她还没有对贫富有直观的概念。只是到了上学年龄却没办法读书,让她有些失落。

导演赋予了这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一种希望的象征,她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兄妹之间的温暖亲情让人感动。但是随着她的猝然离去,让整家人无所适从的同时也将社会现实的无奈深刻地展现出来。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母亲这个角色在影片中扮演者情感纽带的作用,或许她的精神病人这个角色设定与悲惨家庭处境有着某种因果关联,但是这已经不重要。她首先是一个病人,需要被人照顾,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举止,还会经常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但同时她还是一个母亲,有着母爱的伟大和温暖人心的举动。在她心中,永远都是最疼爱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宁愿倾尽所有。这两种角色的不断切换也构成了悲剧的核心,那就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

角色人物面临的人生抉择和内心的矛盾冲突,在强调命运的同时,也是对生活本质的透彻领悟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待在这部电影里的很多场景里都体现了出来,在这个贫穷的家庭中,物质生活的匮乏不能改变其乐融融的亲情氛围。简单朴素的晚餐,我们看到的是温暖的兄妹情和母子情深。

狭小的居住空间和一张小饭桌,母亲和哥哥对小女孩的关怀,这种无形的亲情力量让这家人此时感受最幸福的时刻,是任何金钱和财富换不来的。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妹妹生日的那天,也成为这家人命运的转折点。哥哥带着妹妹在蛋糕店里通过橱窗看着美味的蛋糕,兄妹俩人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得自然到位,那种对幸福的渴望溢于言表。哥哥带的钱或许只能买一个很小很便宜的蛋糕,但是这种满足对于小女孩来说已经足够。

虽然不能改变穷苦的生活,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在现实的无奈和小小的自我满足中,产生对简单人生的深切领悟。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本来是妹妹快乐的生日,一场车祸却浇灭了这个不幸家庭最后的希望,而之后的一连串事情则将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来。为了一张假的出生证明,男主人公阿强想尽办法,尝尽社会的各种辛酸却未能如愿。

戏剧化的前后两场车祸,最能够引发人的反思。从骑摩托车被撞到驾车撞倒另一个骑摩托车的人,阿强选择了开车逃逸,并接上自己的母亲,一直往前开却没有目的地的。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平静,内心中并没有纠结。面对无望的人生,他选择逃离,别无选择,这就是原本的生活。

关于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如何在人生逆境中坚持下来,无关贫富,是对命运改变的执着信念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面对迥然不同的人生和命运,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人努力提高自己,增强自身实力和抓住一切机会,以求得改变命运;有的人面对无望的人生只能得过且过,在浑浑噩噩中过完一生。

改变命运的背后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较量,纵使无助绝望的处境和身后的不堪重负的羁绊,最重要的是有勇于向前看的坚强心态。

电影《分贝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探讨:在悲与苦中感悟生活的本质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人生的巅峰期和低谷期。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逆境,唯有对人生保持一种执念,有担当有责任心地去面对其中的艰难与困苦,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顺境时处之淡然,逆境时处之泰然,这才是最理性的人生态度。无关贫富,命运有别,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对等的,无论如何,如何去面对人生逆境,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

电影《分贝人生》选取贫富差距这个极易引发热议的社会话题,通过一个悲惨的故事引出社会不公和命运不平等的内容主题。电影展现不仅仅是处在社会底层群体的苦难和磨难,更反映出人生逆境中豁达态度和温情。电影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如同男主角驾车寻找下一个出口一样,每个人看过电影之后在感知社会现实的无奈的同时,应当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