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花》法国电影剧情大意「详解」

2022-03-25 23:58 作者:猫咪花 围观:
名著速读国外篇一一第九章《情人》

第1页 作者介绍

191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杜拉斯的父母都是法国小学教师,因轻信当时政府的宣传,背井离乡来到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希望能在当地发财。但父亲在玛格丽特年幼时就因病告别了人世,留下母亲玛丽·多纳迪厄一人靠微薄的薪金抚养3个孩子,家境非常贫寒。

杜拉斯16岁那年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李云泰,帮助她家渡过难关,也成为她的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情人。这段情感往事埋藏了50年后才向世人吐露。

18岁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毕业后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她参加过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同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

她加入过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了《自由人报》。当法国掀起新浪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她也因在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她第一次与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是她前一个情人的好朋友,也是她一生信赖的弟弟和朋友。后来她认识了迪奥尼·马斯科洛,觉得他是“美男子,非常美的美男子”。最后两个人都爱上了对方。半年后,玛格丽特引见迪奥尼认识了昂泰尔姆。接下去的10年之内,这两个男人先后离开了她。直到她70岁时,她认识了不到27岁的大学生杨·安德烈亚,他成为了她的最后一个情人,一直陪她走完了82岁人生。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第2 页 名家点评

她身体的性状其实尚未完全以熟,早熟的意识借助服饰做了夸张——她在渴求爱,母亲无法给予的爱。

通过中国富商的儿子,她得到了她所要的。但那其实不完全是她所企求的,而是另一种性质的爱。

通过这个情人,少女唤醒了自己的身体,触发了欲念的爆发,也导致了情感的超越,变成了全面成熟的真正女性。

名著速读国外篇一一第九章《情人》

第3页 写作背景

《情人》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杜拉斯真正的初恋发生在1930年,当时,年轻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贡的寄宿学校,中国富商少爷被杜拉斯的异国风韵和青春美貌所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爷所吸引,他们经常约会,每天情人都会开着黑色轿车在学校门口等她,带她进豪华餐厅或去闹市区的一幢房子。

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白人世界拒绝接受一个黄种人青年,亚裔家族也将白人少女拒之门外。在当时法属殖民地,白种人和黄种人恋爱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对白种人家庭来说,出现这种异常也是羞耻的。

因此,杜拉斯18岁时便被母亲送到法国读书,富商情人从小顺从父亲,无力反抗父亲,更无力反抗父亲的金钱,被迫娶了老家抚顺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结婚那天,杜拉斯失声痛哭。

作品中的富商情人真名叫李云泰,是辽宁抚顺人。当年满18岁的杜拉斯坐船离开越南回法国那天,情人李云泰也赶赴码头,送别杜拉斯。

多年之后,李云泰携妻子前往法国,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就是这句话,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小说《情人》这部作品的创作。

小说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法国社会中男女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侧面。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第4页 主要内容

主人公“我”的父亲工作调动,满怀希望,全家远渡重洋,从法国来到越南,却一无所获。父亲客死异乡,母亲开办了一所法文学校,以此来养活我和两个哥哥。童年时,母亲花掉自己的全部集蓄,在柬埔寨的贡布省买了一块海边的土地。但因未送礼,腐败的土地管理部门无人告诉她这块土地无法耕种。土地每年都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母亲和当地人修坝未遂,直至破产。

“我”在西贡国立寄宿学校外面的一所专门为法国人办的学校读书,要时常乘坐汽车和渡船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16岁那年的一天,湄公河,在从母亲的学校去某地度假的渡船上,一位比我大12岁的华裔男子对我一见钟情,主动用他的黑色大轿车送我回学校。这位青年是个中国人,他住在沙沥河岸上的一幢蓝琉璃栏杆的别墅里。他家底殷实,其父亲是控制着殖民地广大居民不动产的金融集团成员之一。由于母亲去世了,他从巴黎赶回来,为母亲奔丧。他是个独子,父亲独断专行而财权在握。

名著速读国外篇一一第九章《情人》

这以后,我们常在城南的一座单间公寓里私会。我们在一起谈得很融洽。16岁的我就知道享乐,欲望是我的一部分。虽然我不知享乐为何物,却已对殖民地各种男人对我投来的目光习以为常。

不久,在这间单身公寓里,“我”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带到他房间里来那样去做,奉献了我的童贞,尽管我还是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这间公寓里幽会。他疯狂地爱着我。而对我来说,我更想要的是他的钱。

“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淫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这位黄皮肤的情人带着我们全家人,去高级餐馆,去逛夜总会,满足我们可悲的虚荣和自尊。

“我”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怪异扭曲的家庭中。淳朴、刚强却被世人欺骗,溺爱大儿子直至去世的母亲;残暴丑陋、乖戾好赌的大哥;善良向上却在盛年死去的小哥哥。他们瞧不起我的中国情人,反对他,却也默认他。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幽会,尽情地满足情感和欲望的需要。

但这段感情终究还是一段感伤绝望的爱情。“我”不能战胜肤色和民族的偏见,不得不离开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挣脱不了几千年封建礼教的羁绊,不得不尊从父母之命,与一位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并给我打了电话。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第5页 名言佳句

1、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 人生充满偶然,茫茫人海,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实在是老天的恩赐。宝贝,我们相遇已经是人生的秋季,带着各自的人生况味,两颗心融合在一起,共同体验爱情的美好和幸福。亲爱的,你是温暖的火炉,在严寒的冬天赶走了人生的荒寒;你是明亮的灯火,在漫漫的黑夜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如果有一天,走到生命的尽头,我愿意躺在你的怀里满足地睡过去,正如树木回归大地。

3、我们在生命间行走,碰见一些人,彼此相喜欢,然后又彼此别离。用了很长的一段工夫去遗忘对方,然后一切归于宁静。却在良久良久今后,发现埋葬在心底的陈迹。恋爱不克不及够永远。别离可以。永远的别离,在杜拉斯的笔下,华美而寂寞。

7、 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

(未完待续)

名著速读国外篇一一第九章《情人》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