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雪谷逃生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22 10:12 作者:煮鹤仙人 围观: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货款与不幸都不是恶人造成的,而是那些为了自以为是的正义不择手段疯子们种下的苦果。——你觉得是谁说的就是谁说的,如果你想不到什么人说过,那就是我说的。

一个日本的小豆丁有一句名言:真相,只有一个。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可大洋彼岸的马克.吐温却也说过: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世界了。

真相只有一个,而谎言却可以互相苟合繁殖出来无数个。

而且真相往往跟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但谎言却可以像鸡尾酒一样,根据人的喜好调配出各种口味来。

当人们忽略事实根据,用主观臆测代替真相的时候,他们嘴脸将比有心为恶的人更加丑陋不堪。

因为在有心为恶的人,至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在面对真相的时候还会理屈词穷。而那些自以为掌握真相的人,无论做怎样的的恶事,都会觉得自己是在“维护正义”,即使明知其在行凶为恶,他们也会理直气壮的。

这种根植于复杂人性的卑劣,在金庸号称剖析人性的作品《连城诀》中,有过极为精彩的描写。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一场旷日持久的千里大救援

在《连城诀》中,纯粹而又无耻的采花淫贼血刀老祖在机缘巧合之下,擒住了江南武林领袖南四奇之一,水岱的女儿的女儿水笙。

江南武林人士闻讯,无不愤慨万分,为了营救水笙,大侠少侠倾巢出动。

由于血刀老祖在擒住水笙的时候,同时抢到了“铃剑双侠”的大宛良马,江湖群豪追击得极为辛苦。

血刀老祖为躲避群豪,一路昼夜不停地往老巢方向逃窜。

群豪同样换马不换人,衣不解带的一路追击。

群豪一路追来,每到一处州县市集,便调换坐骑。众人换马不换人,在马背上嚼吃干粮,喝些清水,便又急追。——三联版《连城诀》原文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在这个过程中,一路上遇到的武林人士得知原委以后,很多人出于义愤,自愿加入到了追击血刀老祖,为江湖除害的行列当中。

虽然这些人里未必人人都是真心地想要行侠仗义,但毕竟还是为追击行动壮大了声势,追击人员从最开始的几十名,到藏边的时候,人数已经多达数百名!

他们一路风餐露宿,爬山涉水而行,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即使没完全尽心,也称得上是尽力了。

试想一下,如果是在现实中发生不幸事件,一般网民虽然很乐意在安全安逸的地方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但如果真让他们参与到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救援工作中去的话,你觉得有几个大佬有那个胆子和魄力冲到第一线玩儿命?

蒲松龄在《聊斋》中曾经提到过他姐夫的祖父的一个观点: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在故事里,这种观点被地府的官员十分赞赏,以至于要让他姐夫的祖父赶紧死了,好去河南某地当城隍。

虽然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老蒲的姐夫的祖父大概率是想当官想疯了,所以才吹了这么一个漏洞百出的牛皮。

但是他这种“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观点,却是对传统文化中唯心主义道德观相当凝炼的总结。

之所以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在别人做善事的时候,自以为是的批评他人“别有用心”,不是真心为善,就是由于这种唯心主义道德观在作祟。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其实无论行善者出于什么目的做善事,他们的行为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倒是那些质疑者们,他们又做了什么呢?

以现实的角度来说,凡是大规模的慈善行为,基本都无法避开利己性的考量;要么是为名,要么是为彰显实力,甚至可能是为了提升自己在某个圈子里的地位。

一个人如果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全心全意为了他人,那他本根本无法在社会中存身,即使不被他人压榨致死,也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一生。

这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生存都是问题,又怎么可能有余力去帮助别人?

《连城诀》中跟着南四奇一起追击血刀老祖的那些江湖湖豪客,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们为“行侠仗义”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这个时候,他们还都是当之无愧的“侠客”。

他们中有些人或许用心不纯,但却绝对没有害人之心。

这样一群急公好义的侠客,是怎么变成一群暴徒的?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雪花乱飞迷人眼

我们在读书或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大多都是以“上帝视角”进行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对作品中发生的事件做出全面的判断。

但作品中的人物,却跟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待人接物的视角都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连城诀》中群侠与南四奇追击血刀老祖到藏边一座山谷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雪崩,队形大乱。

只有南四奇凭借着高超的武功冲进了山谷之中,而群侠却被大雪封在了山谷之外。

山谷之内南四奇和血刀老祖几番恶战之后,三位惨死,只有花铁干一个人丑态百出,苟且逃生。

但是雪谷中发生的一切,被大雪隔绝在谷外的群豪都是不知道的。

此时雪谷之中知道事情原委的,只有三个人:狄云、水笙、花铁干。

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群豪并没有放弃营救水笙,他们一边另找入谷的道路,一边等大雪融化。

好不容易打通了入谷的道路以后,遇到的第一个人却是花铁干。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在雪谷三个幸存者里,花铁干虽然卑鄙无耻,但他却有着狄云和水笙无法比拟的江湖声望。

而且狄云在进入雪谷之前,就被群豪误以为是血刀老祖的党羽,是大家追杀的目标之一。

因此,有条件向群豪说出雪谷事件真相的,其实只有花铁干和水笙两个人。

且不说“先入为主”的观念几乎人人难以避免,单是从水笙和花铁干的身份对比上来说,不明真相的人也会更倾向于相信花铁干的说法。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一个是初出江湖的少女,一个是成名多年的大侠,当这两种身份的人各执一词的时候,你会更愿意相信谁说的话?

谎言之所以比真相更容易传播,就是因为经过精雕细琢的谎言逻辑性往往很强,但真相却往往更加野蛮而直接,不按逻辑出牌的。

一代大侠花铁干,居然贪生怕死,还吃结拜兄弟的尸体,这符合正常逻辑吗?

虽然不符合,但它真的发生了。

水笙和狄云少年男女,而且狄云还是一个“小淫贼”,大家都曾见过他们搂搂抱抱,在这雪谷之中他们孤男寡女,朝夕相对,发生点什么不合理吗?

很合理,但他们确实什么都没发生。

江湖群豪没有“上帝视角”,所以他们选择了相信权威性更强,事件逻辑更通顺的花铁干。

如果以这个角度看看,水笙为了掩护“小淫贼”,不顾杀父之仇,还污蔑千里迢迢,舍生忘死救她性命的花铁干,骂她两句不应该吗?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应该!

简直太应该了!

如果不是看在她父亲是一代大侠的份上,简直应该“为民除害”!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以水笙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大侠们的行为跟暴徒还有什么区别呢?

侠客与暴徒之间就差一个花铁干,盲目的道德能经起几次“反转”?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拥有空前的话语权的同时,也导致了“道德暴徒”的空前泛滥。

但凡网络上有一点风吹草动,总会有大批“键盘侠”闻风而动,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以自己的“脑补”为依据,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

这些自以为“道德卫士”的人,实际上往往是在证明自己的人性有多扭曲,内心有多阴暗。

虽然人们常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至少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做飘向远处的那一朵。

生活不是文艺作品,我们没有超能力,也拯救不了世界,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混乱的潮流中拯救自己。

近些年来网络事件一再“反转”的情况并不少见,真相不知道打了多少次“道德大法官”们脸,但是却很少见到有人出来道歉。

理直气壮的迫害他人,明知道错了也不悔过……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恶”?

相关文章